如 125×25×32,要求用(125×8)(25×4)的方法来简算,375-183-117要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即:375-183-117=375-(183 117)。再如:153+95+5=153+(95+5)、 29×75+29×25=29×(75+25)、 15-7.8-2.2=15-(7.8+2.2)、9÷12.5=(9×8)÷(12.5×8)等。

平 时要多注意收集、总结、积累一些解题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如:“凑整法”、“减法运算性质”、“商不变规律”、“运算定律”“分解法”、“裂项抵消法”等方 法。当然,为了提高学生计算速度,还应该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如1——20个自然数的平方;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 数值;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各自的乘积等这样就会更好、更快、更准确的提高计算的效果。

所以,要培养、提升简便运算的意识,提高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要提倡计算多样性,善于选优而从。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 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质量。四、培养合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 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能力形成和提高的直接影响因素。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计算时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计算错误,因此在课堂中、练习时经常给学生强调检查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善于发现和表扬爱检查的孩子,给全班孩子树立榜样,不断重复巩固检查这一良好习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1、养成认真细致、规范书写的习惯;规范的书写格式是学生运算思路、步骤、计算方法的体现。严格按要求正确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整洁美观,才能减少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等现象,因为只有书写认真,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学生也能根据每一步去自检,提高运算的正确率。2、养成首先认真审题、仔细分析的习惯;认真审题,是杜绝小学生出现感知性错误和注意力不集中错误的最有效方式。

平常出现的看错符号或看错数据;或将半径当作直径、直径当作半径;题目要求两问,而只答一问等等普遍错误,都是没有认真审题的结果。3、养成认真演算、善于打草稿的习惯;随 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习内容的不断增添,知识难度增大,思维层次变多,有相当一部分题光靠口算、心算是不能正确解答的,必须借助专门的草稿,认认真真地打 草稿计算,进行多次反复的演算、验算,才能取得成功。

4、养成及时验算、积极检验的习惯;养成及时检验、积极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检验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和学生都不应该马虎地去对待这一项任务。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运算水平,我们应该认真做好学生运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记录,及时批阅学生的每一次练习,不断地给学生鼓劲,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教改经验和做法,洞察最新的教改动态,关注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成果。

应该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运算习惯为目标,以适量的计算练习为载体,以“计算星级评定”为动力,努力挖掘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信心,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生共同研究,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运算教学模式。老师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学生“运算能力”的脉搏,才能让孩子们飞得更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走得更远……。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小学数学题难倒家长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