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没有等到“晚岁当为邻舍翁”的那一天——公元819年11月28日,柳宗元病死在柳州。享年47岁。去世之前,柳宗元将所有文稿,以及未成年的儿子一并托付给相识相伴、相互勉励一生的好友刘禹锡。后来,刘禹锡将柳宗元的儿子抚养成人,将他所有文稿编撰成集。终不负朋友嘱托,也给后人带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漫漫人生,难免孤独。

“永贞革新”对唐顺宗李诵的朝局起到了什么作用?

柳宗元是怎样的一个人

永贞革新是唐代顺宗时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害民之政为主要目的的改革,因发生于永贞年间,故称永贞革新。唐安史之乱后,政治黑暗,宦官专权擅政,藩镇割据混战,中央政府的权威大打折扣。宦官、藩镇两害相权,宦官危害尤烈。唐代自玄宗时高力士始,出现宦官擅权现象;太子呼之为兄,诸王公呼之为翁,驸马辈呼之为爷,满朝贵官无人不惧怕之、恭敬之。

唐肃宗时,宦官李辅国任兵部尚书、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势倾朝野;大军出征,又以宦官出任观军容使,掌握军权,位在诸将之上。唐德宗猜忌功臣而夺其兵,崇信宦官任为神策军左、右厢兵马使,自此宦官又掌握了中央禁卫军,以武力巩固了他们政治上的权势,益加骄横专恣。宦官政治严重侵蚀了唐王朝的肌体,引起皇帝与一些忧国忧民官僚士大夫的警惕与不满。

唐德宗晚年,王伾、王叔文侍读东宫,常与太子李诵议论时弊及民间疾苦,并与柳宗元、刘禹锡等酝酿筹划革新。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顺宗擢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力行革新。顺宗因患有失音、风疾、行动不便等疾病,不能听政,遂留王伾居禁中陪伴左右传递消息,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坐翰林院决事。

叔文复引荐吏部郎中韦执谊为相,壮大革新派力量,力图革新朝政。革新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唐顺宗悉数罢去德宗末年为害最烈之害民政事——宫市、五坊小儿(在雕、鹘、鹞、鹰、狗五坊供役之人);罢止地方额外进献,宣布蠲免民间陈欠等民之疾患。召还久被贬谪的贤臣陆贽、阳城、郑宗庆等还京,惩办贪官污吏;停十九名宦官的俸钱,任朝臣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节度使,韩泰为行军司马,以使神策军脱离宦官掌握,逐步收夺宦官的兵权。

这些改革措施具有进步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政治革新,是除弊革新、利国利民的治国善政,一时间朝野均显现出新气象。然而革新损害了宦官集团的既得利益,引起不满;而官僚大臣则鄙视二王等出身卑微,嫉妒羡慕其凭借侍读东宫而骤登高位执掌朝政,故跟着宦官指斥革新派为朋党,强烈反对与抵制革新。革新刚刚进行不到两个月,三月,宦官俱文珍、薛盈珍便以顺帝久病为由,同大臣催促顺帝立其长子广陵王李淳(改名李纯)为太子,预先铺平了逼宫的道路。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永贞  柳宗元  革新  影响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中做了什么  永贞革新对柳宗元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