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商品采购和竞争策略有些什么?

商品采购模式中国的便利店现在大多采用一对一的传统交易谈判,这是传统交易采购模式。第二个模式是供应链理论指导下的共同研发型的采购,日本便利店主要是共同研发型的采购,是单一谈判采购,也就是说不是自主开发的,而是共同研发,建立共同研发的体制。便利店的商品模式很短,跟超市的商品模式完全不同,在某意义上讲,便利店企业(特许方)是代表消费者(加盟店)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买方。

竞争战略理论认为:应对竞争力量的威胁与压力,有三种潜在而有效的一般性战略方法,即:目标集中化、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和总成本领先。这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综合利用,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成为同行业中的龙头。作为连锁便利店企业,其便利店的业态功能(服务)与特点(便利)以及经营方式(连锁经营)决定了企业必须实行差异化经营、低成本扩张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

便利店可能的扩张模式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规模效益。大型超市强调销售规模,以较大的投入,较快的开店,容易实现较大的规模,但有规模不一定有效益。便利店的规模效益从哪里来?一种是美国和日本都出现过快速扩张的规模效益思维——不管单店盈不盈利,认为只要店铺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就肯定盈利。所以,先占地方,盈利不盈利的都开,目的就是跑马圈地。

便利店同质竞争的差异化战略是怎样的?

目标顾客的差异化超市是面对寻求低价的人,便利店则主要针对的是愿意花钱买时间的人。超市经营的是家庭用品,供应厨房材料,不是针对个人消费;而便利店是为个人服务的,满足个人没有计划的、临时性的消费,面对个人消费需要特色商品。面对同一业态企业之间的同质竞争时,也要强调各便利店品牌的差异化战略,突出各自特色,培养忠实顾客,毕竟竞争优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大小。

另外,应根据便利店所辐射社区的消费者的特点,采购相应种类的商品、提供配套的服务,还可联合供应商共同开发自有品牌的商品,尤其是即食商品,以此来突出不同品牌便利店企业的差异化特色,加大顾客的转换成本,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商务门店引进高档文教用品,并推出团购业务;大学城门店在品牌文化用品和时尚新产品上体现特色;医院门店则推出保质期要求更高的便当类产品。

便利店赢利模式和价格的策略是怎样的?

超市主要满足顾客的物质需要,提供的是商品服务;便利店不仅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更强调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便利的服务。如现阶段我国便利店有代客洗衣、订报纸,代行动不便的顾客免费交水电费,提供简单的医药包、针线包、打气筒等服务。日本的便利店还有冲洗照片、代售音乐会票、代办旅游事务、代订书籍报纸等等。这些都是超市所无法比的无形便利特色。

 5/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新零售背景下便利店竞争策略研究  便利店竞争策略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