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张爱玲一个作家,脱离自己的写作土壤,天赋再好,都难以妙笔生花。张爱玲的写作福地是上海,离开上海去写异国他乡的生活,写出的文字根本无人问津。投出的稿件接连遭到退稿,这对张爱玲的打击是双重的:对创作才能的否定让她深感痛心,无法从写作上获得收入,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陷入窘境。迫不得已,张爱玲一度回到香港寻找工作。

为了赚钱维持生存、给丈夫治病,她没日没夜地写作,长时间的静坐导致双脚肿胀,在信里,她向丈夫倾吐委屈,说自己累得像只狗。后来,赖雅再次中风加上摔跤造成的损伤,常年瘫痪在床。张爱玲不得不回到美国,日夜看护着丈夫。后来,她在迈阿密谋到驻校作家的职业,将赖雅一起带去。之后又把赖雅带去牛津。不管自己去往哪里,都对他不离不弃。

这段婚姻维持了11年,直到1967年,赖雅去世。不同人生阶段的张爱玲童年的生活会对人生形成深远影响。张爱玲从未得到过父爱,在那个封建遗老的家庭中没得到过温暖,她的写作天赋不曾获得父亲认可。小时候缺失的,长大后就会努力去弥补。谁爱她、谁懂她,她就愿意去爱谁——她要的只是爱,很多的爱。在第二段婚姻中,赖雅给过张爱玲生活上的关爱和写作上的帮助,但是贫病交加的十年,无疑张爱玲对他的照顾更多一些。

有人说,张爱玲把爱都给了胡兰成,可是她在自传小说《小团圆》中又有一句“我们这么好”(我们指她和赖雅)。人心如孤岛,两颗寂寞的灵魂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也许还有惺惺相惜的成分,年轻时候的激情之爱已然远逝。张爱玲母亲黄逸梵某种意义上说,张爱玲延续了母亲黄逸梵的命运。黄逸梵嫁入豪门,却不喜欢逆来顺受的生活,28岁那年抛下女儿漂泊至大洋彼岸,在那里孤独终老,临死前儿子和女儿都不在身边。

张爱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婚姻

她比烟花更寂寞——张爱玲民国名媛中有很多作家,但在女作家中,最有争议、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张爱玲了。张爱玲在抗战期间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而所有作品都围绕一个主题——爱情。遗憾的是,张爱玲自己的爱情并不完美,甚至可以称得上失败,她的一生也充满了悲情色彩,甚至孤独终老,无人问津。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民国最具争议的民国旧上海小女人,去看看她如烟花般的人生。

张家有女初长成张爱玲原名张煐,于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上海市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的一幢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末年的一个有名但不光彩的文人将领,曾因在马尾海战中临阵脱逃而被清政府革职充军。不过张佩纶口才了得,连李鸿章也被其忽悠得将长女李菊藕嫁给了他。

 2/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张爱玲的9句话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辞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