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汉化忽必烈在元朝开国之初,进行过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汉化的程度却远远不及清代,其原因是,来自于蒙古各部贵族势力的阻挠,所以汉化改革不彻底。科举制度并非汉化有人认为科举制度就是汉化,所以满清深度汉化。清代汉化清朝也不是根本上的汉化,一条辫子就很说明问题,满清统治者秉持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利于统治而用之。

元朝不汉化和清朝汉化的原因是什么

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元朝不是没有汉化,而是汉化程度有限;而清朝也不是根本上的汉化,一条辫子就很说明问题了,满清统治者秉持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利于统治而用之。元朝汉化忽必烈在元朝开国之初,进行过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但是汉化的程度却远远不及清代,其原因是,来自于蒙古各部贵族势力的阻挠,所以汉化改革不彻底。政治体制汉化程度元建国之初,设中书省管六部,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御史台管监察,这些措施都是效仿汉族封建行政体制的体现,而在这样一个汉族创建的行政体系中,却不允许汉人为正官。

《新元史》中记载:“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之长,汉人南人贰之…一代之制,未有汉人南人为正官者”。此外,元朝虽然效仿以往政权实行科举制,但依旧还是以世袭和恩荫为主进行选官,对待科举取士并不积极,曾一度被废止,就算元仁宗恢复科举,被录取的人也不得重视,前景渺茫。元政权虽然愿意学习汉人的政治体制,但却并不愿意以“汉人”为师,将汉人排斥在元朝权力机关之外。

民族交融的汉化程度不高蒙古人比汉人少,因此他们极力主张不允许蒙古人与汉人通婚,假如被汉化了,会危及统治者的地位,甚至会破坏蒙古种族的纯结性,这也是一部分元朝贵族的担扰,一旦优秀的汉人在各个领域掌握领导权和话语权,就会削弱贵族自身的权威。世界其它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有相对完整的文化和信仰蒙古族虽然远离中原文化或者说远离汉文化,但是他们在与西亚民族的交往当中接触到了藏传佛教 ,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文化等,尤其是与西域文化的交织,元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老外能在中国当官的朝代。

这些文化的存在,客观上也影响了蒙古族对汉文化的仰慕和追求,元朝统治的几十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比较尖锐,没有出现比较圣明的君主,元朝也在不足百年内灭亡,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虽然元朝亡于内乱,但蒙古民族也因未被彻底汉化而在元朝灭亡之后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失为一幸事。清代汉化清朝也不是根本上的汉化,一条辫子就很说明问题,满清统治者秉持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利于统治而用之。

推崇儒家思想并非汉化满清是实用主义政治手段的集大成者,满洲本部人口共二十万左右,打天下治天下都要靠汉人,满人在后面当监工。满清是实用主义政治手段的集大成者,而不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更不是儒家治国的集大成者。官方的儒家思想里,就君臣父子这一条就让满清的统治大大便利了,不能因为孔子的牌位立着,就说满清是汉化了。

科举制度并非汉化有人认为科举制度就是汉化,所以满清深度汉化。其实科举不过是一个维护统治的手段,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满清用科举是为了笼络汉人,在太平天国之前,靠科举做官位极人臣的汉人也没几个,议政王大臣会议乾隆年间才废除。清朝武力不足以慑服天下,所以需要采取很多实用主义的政策和被统治者达成一定的妥协。

生活方式接近并非汉化清朝因为接纳吸收儒家,且重用汉臣,出现了几位比较圣明的君主,开创了康雍乾盛世,老百姓生活没有那么困难,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异族统治,还有,女真人是渔猎-农耕的复合民族,生活习惯和汉人更接近,也更容易融入到汉人的生活方式中去。结语所谓汉化就是民族融合,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共存,共性逐渐增多,迁移杂居互相通婚,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逐渐消失。


文章TAG:目次  信效度  汉化  护理  中华  《中华护理教育》2021年第7期目次  什么是汉化和信效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