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宾搭配不当,即谓语动词是“是或成了”的句子,前后不能对应,如例句6“杭州”是地方,不能跟“季节”搭配,因此要改成“杭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他稍微深思了一下”。句中“稍微”和“深思”不能搭配,应改为“他认真深思了一下。”3、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结构不完整。缺少的成分包括:缺主语,一般出现在有介词短语的句子里,如“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受到了教育。

”介词短语不可以做主语,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因此应改成“通过此次学习,我受到了教育。”,再如下图中的例3。缺谓语。如下图中的例句1和2。缺宾语。如下图中的例4.4、重复啰嗦,即句中语意有多个表意相似的词语出现,造成“重复啰嗦”,这类病句比较好改。如下图所示:5、表意不明。最常见的是“指代不明”。如下图所示,例3和例4都是指代不明造成的句意不明。

6、分类不当。分类不当主要体现在搞不清同类事物的范围,如下图中例1,“文娱节目”包括“大合唱”应去掉一个。例2同理,果树包括梨树、苹果树,只有留其一。例3和例4同理。7、前后矛盾,是指前后词语或句子间的的关系不合乎逻辑,如下图所示,例1“小红学习非常努力”“成绩”自然为提高,表示在意料之内,应该用“果然”,“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其它例句同理。四、综上所述,小学生修改病句并不复杂,判断时一靠语感,二靠句子结构分析,三靠句意分析。分析方法一、主干枝叶梳理法。小学生即是用缩句的方法快速找出句子残缺的成分加以补充即可。分析步骤先分析句子主干,主干无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再分析修饰语之间或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有毛病。分析方法二、逻辑意义分析法。

要分析句意、句中词与词之间是否搭配,前后顺序是否不合理,是否有重复或前后矛盾的地方。五、修改句子的方法修改病句有四大方法,分别是增、调、删、换。即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成分残缺的要补增,词序不当的要调整;重复啰嗦和成分多余的要删掉;用词不当的要换合适的词。如下图所示:总之,对小学生来说,修改病句是难点,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应对初中、高中更难的病句分析。

小学生怎样分析病句才能找出病因?怎样修改病句才可以提高得分率?

三年级的孩子如何提高语文修改病句的得分率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修改病句就成为必考的内容,而且是考试中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修改病句最重要的在于找出病因,只有找到了病因才能准确把病句修改过来,那么怎样准确找到病因提高修改病句的得分率呢?今天小徐老师就讲一讲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主干枝叶梳理法(缩句法)病句中有一类常见的语病叫“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分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形式,但是小学生没有学过划分句子主干,那就可以用缩句法,梳理出句子的主干,把句子缩为“谁干什么”“谁怎样了”“什么地方有什么”等只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病句  修改  小学生  专题  小学  小学怎么修改病句  [专题]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病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