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中的明法,明书,明算,三科考的是什么?

科举制,又称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

帖经,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策问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诗赋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经义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读书人真正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在中国,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唐朝,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唐代科举考试名目繁多,总体分为常科和制科。

常科,即是常设的、有固定日期的考试科目。具体包括秀才、明经、进 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 其中明法(考法律知识)、明算(考数学知 识)等绝大多数科目不为人们所重视;秀 才一科,则难度极高,很少有人敢报名, 逐渐废弃。    诸常科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是 明经、进士两科。其中明经是考察考生对 于儒经的记忆和理解情况;进士则主要考 诗赋和策论,对考生的文学才能和政治见 识有相当高的要求。

明经科相对简单,录 取率也高,达到十分之一;而进士科则非 常难,录取率仅有六十分之一,因此时有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谤语。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各科的考试方法、内容均不相同,其录取标准也各异。

秀才科,考有关治国方略的策文五道,以文理粗通达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这四等为及第。进士科,试三场,先杂文,次帖经,次再口试。所谓“杂文”,就是指考生当场按考题内容写作诗、赋各一篇。而“帖试”就是帖经,又称作“文”,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现在的填空题。明经科,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考试之法,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明法科,主要考试关于法令的知识。明算科,主要考试关于数学的知识。明书科,主要考试关于书学的知识在六科中,难度最大,等第最高的是秀才科。因其主要内容是考试方略策,而方略策在当时又往往为考生所最惮忌,所以参加此科应试者极少。

因此,此科选拔者不敢选,应试者又害怕试,后来到高宗时终于被废止。明法、明书、明算三科,因专业性太强,故应试者也不多。最受贡生们欢迎的是明经、进士二科,原因是其难度没有秀才科大,内容没有明书等三科专,而及第者经复试合格后所授之职也比较优越。在六科中,难度最大,等第最高的是秀才科。因其主要内容是考试方略策,而方略策在当时又往往为考生所最惮忌,所以参加此科应试者极少。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考试  科别  医生  古代  看看古代医生考试  考试科别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