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自古以来,陕西的姑娘很少外嫁,因为这里地处关中平原,物产丰饶,很少出现饥荒年。只有外地的姑娘嫁到陕西来,少见姑娘外嫁。第二怪,叫头上戴帕帕。陕西农村的婆姨出门时头上都戴着手帕,因为这里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长年干旱,太阳火辣,风也大,尘土也多。头上戴块手帕,挡风、挡沙、擦汗,一物多用。第三怪,房子盖半边。

其实严格来说不是盖半边,而是盖三边,另外一边直接顶着土坡,又省钱又省力。第四怪,凳子从不坐。到陕西农村家作客,很有意思的是,有凳子不坐,非要蹲在上面。这是关中地区老人的习惯了,因为以前这里是没有凳子的,家家户户又喜欢串个门了,吃个饭了。来到人家里,盛上一碗饭,就地蹲在那里吃,美滋滋。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好了,有了凳子了,老人家却又不习惯了,于是把蹲地上改成蹲凳子上了。

第五怪,面条像裤带。南方人讲究吃细面,再宽不过小纸条,如果到陕西去能吓死你,面条宽得像裤带。北方人以吃面食为主,只有这种极宽的面条,吃起来才过瘾。《白鹿原》里的张嘉译吃的油泼面,就是典型的陕西宽面。第六怪,秦腔吼起来。陕西的秦腔那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上过央视春晚表演的。那吼起来叫一个带劲,比起江南的越剧,听起来更有一种沧桑感。

秦腔不是唱出来的,是靠吼出来的,所以唱秦腔的人必须有一副大嗓门。第七怪,油泼辣子菜。怎么做的呢?当地特产秦椒被剁碎以后,加入芝麻香油调好,再加入适量花生,然后用熟油一淋,老醋一激。哇,顿时满屋都是香味,令人胃口大开。第八怪,锅盔似锅盖。什么是锅盔,也就是南方人所说的烧饼,陕西人能把烧饼做成像锅盖那么大。

这又是怎么来的呢?古时这里基本上是秦国的地盘,秦军出征,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想出了做锅盔这么个主意。每个士兵两个大锅盔,中间拿绳子一穿,往肩上一搭,就可以出征了,可以管好几天呢。一旦有士兵战死了,他留下的锅盔可以留给另外的士兵吃。秦人就是靠着这种后勤保障,一路从陕西出发,开启统一六国之路。陕西八大怪,其实都不怪,这是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据说陕西自古就是中原核心,关中更是中原之龙首,为什么却是属于西部省份呢?

谢谢您的邀请回答。您说的不准确。确切说法是,陕西关中在古今都是中原。但陕西的陕北(蒙陕晋结合部的塞北文化区)与陕南(巴蜀文化区),从古到今均不是中原,故不能说陕西自古都是中原。至于说关中是龙首,只是有此一说,并未被权威史书所承认。普遍性的说法是,陕西关中和豫西(或者说陕西关中以东至河南开封以西),为中原的核心区。

时至今日,大体在中国中部的陕西,军事工作属于西北的原兰州军区领导。近年军事工作改革后,兰州军区撤销,其军事工作也被划到中部战区。 至于,作为陕西尤其是关中象征地(首府)的西安,却划归到西北。其原因是,西北地区面积大,需要有一个大城市发挥覆盖力和影响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故靠近西北的西安,就责无旁贷、无二之选了。

在这里,只是行政上的意义,并非地理上之绝对概念。现在不少不了解陕西特别是关中的外地人,往往把陕西看作是偏僻或边远之地,这就错了!这里是真正的“内地"与“中部“地带。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有人把陕西关中泾阳之大地原点,说成是中国的中心点。这话不对。要知道,大地原点最先选的是洛阳与武汉,先后因近山、近水而被否定。

而泾阳远离山水,离城市也不很近,而被选定。泾阳只是象征性的中国中心。中国的中心,最早说法是在河南驻马店的天中山,后又说是在洛阳之嵩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陆地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几何(地理)中心,是在兰州东25公里处一空军军营里。现在我国大陸加上海域共有1350多平方公里,真正的几何(地理)中心,则在成都以东50公里处。

我国目前有一中原经济区,辖地包括河南全省,晋南3地市,冀南2地市,鲁西南2地市,皖北4地市,总共250多个县、市、区。最初方案还有说河南话、听豫剧的苏北几个地市,因其先前已属环渤海经济区,故最终没有划入中原经济区。另外,中原文化圈除过上属晋冀鲁皖苏之相临地、市外,还有鄂西南的襄樊之襄阳、十堰、老河口等地。

 12/12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下一页

文章TAG:伊陕  斜坡  鄂尔多斯  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  伊陕斜坡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