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让孩子们尽早地获得这笔一生受用不完的宝贵财富。当然老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上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好故事,还可以播放视频,还可以结合身边的真人真事等多种方式对孩子们诚信教育。其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狼来了》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教育题材,它既有绘本,也有视频,利用起来比较方便的。当然此类例子举不胜举,不再赘述。

第二、小学阶段对学生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孩子们一天一天的长大,都已经经过了幼儿园阶段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初步认知和良好习惯的初步培养。小学阶段更要加强对孩子们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各种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时期的诚信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让学生课外阅读了解学习关于诚实守信的好故事,而且可以结合语文教科书中部分课文内容进行诚信教育。

比如《诚实的孩子》、《月下桨声》、《手捧着空花盆的孩子》、《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华盛顿的故事》等等。其中《诚实的孩子》讲述的是列宁8岁的那年,有一天到阿尼亚姑妈家做客,由于玩的非常兴奋,一不小心打坏了姑妈家的花瓶,因为当时没有人看见,由于年幼害怕,就隐瞒了实情,回到家后,因为妈妈的言传身教,列宁一天一天的变得沉默寡言,非常压抑,最后终于鼓足勇气,主动地给姑妈写信承认了自己隐瞒打坏了姑妈家的花瓶这件事情,并且得到了姑妈的谅解和赞扬。

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又是应试教育?

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又是应试教育

这两个概念,百度一下就有答案!不过俺想把这两个教育讲得通俗些,以博一笑!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于让人“知行合一”。这个“素质”,涉及面很广,主要包括个人个人修养、人际交往品德、公德意识、知识水平及学习工作能力等方面。个人修养即发现自我、定位自我的能力。涉及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审美品位。

人际交往品德即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的关系,使之和谐融洽。公德意识指能有服务大众之心,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知识水平及学习工作能力是指一个人如何通过学习获得的见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育以此为目的,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无法用分数衡量,但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

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所有与考试相关的科目,追求的是考试分数的最大化,所有的教学活动就在于提高分数。它往往通过死记硬背、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来达成目标。应试教育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采取的是强化训练和机械重复的方式,容易压抑孩子的天性,扭曲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切随着应试起舞,从而失去生活的乐趣,出现心理问题。

目前,以升学为目标的中国的教育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藩篱,但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认识也让人们反思,于是采取一种折中方式,号召素质教育,鼓励应试教育。北大教授温儒敏也说,要让教师们在“应试教育”这条船上,做一点“素质教育”的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协调统一起来,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诚信教育  内涵  什么是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内涵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