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二、现阶段分班,学生选择会合理吗?高一上学期没上完,有多少学生知道自己到底擅长学什么?自己学好的科目是不是就是要选的科目?自己以后想学什么专业?这些专业有什么要求?这一系列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前提下,进行的选课和走班,肯定是不合理的。

能不能直白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内卷?

能不能直白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内卷

“内卷”原来是一个非常烂的翻译,如今变成了网络流行语。这个词原本并不是真正的中文,而是一个来源于英文的“直译词”。从翻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翻译是非常糟糕的。有故作高深的“学术排它性”,目的就是为了让外行看不懂。国内最早用“内卷”这个词的专家,是社会学的学者,采用这个翻译,有故意采用学术词汇翻译的嫌疑。

也许这么翻译的人,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要如何翻译这个词,所以随便找了两个直译汉字,作为它的中文翻译。“内卷”的英文单词是“involution ”他的反义词高中生都懂:“evolution”也就是“进化”,如果把这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Evolution”就是著名的《进化论》。因此,involution作为evolution的反义词,在生物学上的定义是退化。

这时也许有人就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这个词后来又被翻译成“内卷”了呢?还是从进化这个词去理解,进化(evolution)的过程,是适者生存。在自然界中的优势个体,像龙卷风一样不断地旋转收割其他弱势群体,壮大自己。内卷(involution)的过程则是进化进入后期阶段的必然产物。相当于自然环境中已经没有弱势群体了。

如果我们把弱势群体比作羊,强势群体比作狼。羊已经被吃光了,剩下的狼想要活下来,没有办法去吃羊,那就只能自相残杀,狼吃狼。能够活下来的狼,虽然是强中之强,但是对于狼群种族而言,却是在自我消耗,不断退化。但是,这个词在翻译的时候,in-作为否定词前缀,被错误翻译成“进入”,volution意思是“漩涡”,于是在中文中就被错误的翻译成了“内卷”。

不过在教育上,“内卷”这个词还是比较形象的:在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早期,每个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均衡。学校里有天然的强者和天然的弱者,所以,教育选拔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模式。这种模式符合“社会达尔文进化论”,选拔出来的高智商、勤奋努力的个体,组成的社会的精英力量。后来各个地区出现了贫富差距,社会精英不断向沿海城市,省会城市,以及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聚集。

精英的后代都是“狼”,在这些城市中,羊却很少,教育资源也不够承载那么多的狼崽。这时,在这些大城市,就出现了狼淘汰狼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内卷”的情况。例举一个简单的数据大家都会明白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初中的内卷非常严重,竞争下沉到中考,中考录取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有将近一半的孩子会被淘汰。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内高班预  内高班  厦门  新疆  内高班预科学什么  厦门新疆内高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