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你会贯彻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吗?

如何落实语文课的三维目标,语文课的三维目标有哪些

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是指关注每一位学生,包括尊重、关心、牵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时,我会通过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落实课程标准里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教学目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标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每个课时,都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1、备课的深度决定教学的高度。(1)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内容、重点、难点,准确定位情感基调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同时也不过度游离挖掘教材。如设计《最后一头战象》时,嘎羧生命垂危,再次披战甲,重回战场,自掘坟墓等重要情节是课文的重难点。通过披文入境,自读感悟,情感升华等环节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嘎羧与战友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感受到他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阅读故事能够深刻体验到悲壮、凝重的感情基调,英雄的壮举更让人敬仰、赞叹。(2)正确把握每篇课文的写作特色。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课文的体裁也不相同,有说明文、古诗、散文、科学小品等不同的文章。设计每一节课老师都要精心研读,吃透教材,理清思路,捕捉重点,品读语言,才能在教学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达到纵看思路一条线,横看语言成画面的效果。

2、设计的巧妙度保证课堂实效。(1)重整体感悟。学习语文的最佳方法是熟读感悟熟读精思。书忌耳传,学贵自悟。通过解词、想象、媒体辅助等,使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学习时重要的是过程,没有过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自由读、放声读、拓展读等方法,深入学文,体会文章的内涵。

(2)重学科融合。如学习古诗文,给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就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学习写景课文时,结合多媒体图画视频,感受奇山秀水,心旷神怡……语文课充满了情趣,让人回味无穷,这无疑会增加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3)重语言积累。学习语文还提倡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美文将对学生产生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通过量的积累来促进质的飞跃。加强语言积累,丰富语言记忆,提高思维的广度。3.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厚度是提高素质的关键。教师有很强的听说读写训练意识,能准确把握教学,使学生的训练扎实有效。一个见多识广的老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终身受益。结论:在教学设计中,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非常重要。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