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是不是投档线过了就录取了?高考往往涉及三本线。过了录取线后,不一定能被录取,但是分数比录取线高的,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值得提醒的是,指定批次分为不同的学科,文科、理科、体育、音乐、美术的批次线都不一样。在省招办公布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基础上,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投档线,即过了批次线就不能录取,还需要过了高校的投档线才能录取。

志愿填报时,录取控制线和线差是什么意思

志愿填报时,录取控制线和线差是什么意思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同时,顺便解释一下院校投档分数线,这样便于大家的充分理解:1什么是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各批次各科类的批次线都会不同,科类一般常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等,文史类和理工类又分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批次线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院校一般只能录取所在批次线上的考生,只有投档总分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2什么是录取线差? 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3什么是院校投档分数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又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省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录控线上的考生档案,按招投总分(高考(微博)总分和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自然形成调档线。通常情况下,调档线往往高于批次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调档线等于批次线。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最关键取决于招投总分是否达到了调档线。

投档线与录取线的区别,投档线过了就是录取吗?

投档线与录取线的区别,投档线过了就是录取吗

投档线与录取线的区别,投档线过了就是录取吗?高考录取常常会涉及到三条线:批次最低控制线投档分数线录取分数线。那么这三条线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批次最低控制线:批次线最低控制线又称批次线,是各省招考部门根据当年各高校在该省投放的招生计划总数而划定的一条分数线,分数达到该批次线才能报考该批次的高校。

比如各高校当年在该省理科第一批共计划招生2万人,那么省招办会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再按一定比例划定批次线。一般以2万多一点为基准为确保生源充足招生顺利,如以第2.1万名的学生的分数作为该批次最低控制线,第2.1万名的考生的成绩就是第一批次最低控制线。其它批次也是如此。值得提醒的是,划定批次是分科别的,文科理科体育音乐美术的批次线都不同。

投档分数线:又称投档线调档线提档线,各个省份叫法都不太一样,但是意义是相同的,就是指学生档案投到一所高校所需要达到的分数。在省招办公布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基础上,各高校还有自己的投档线,即过了批次线,还不能被录取,还需要过了高校的投档线才有被录取的机会。这个投档线是怎样确定的呢?根据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

例如一所高校计划在一本批次招收100名考生,但是报考该校的考生有3000人,投档比例为1:1.2,那么省招办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将第120名考生的档案投到该高校,而第120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高校的投档线。目前投档比例一般在1:11:2之间,如果按1:1投档,则招多少人就投多少人。录取分数线:投档线过了,档案投到高校去了,就一定能被高校录取吗?不一定。

前面说了,有投档比例,投档比例在1:11.2之间。所以投档数总是大于等于招生计划,除了投档不足。比如只有一个人打算招10个人。如上所述,招100人,但备案120人。然后院校按照分数优先、志愿优先的原则后,把多出来的20人的档案退回。


文章TAG:什么是投档线和控制线  投档线  控制线  录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