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农村中学留不住优秀的老师?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农村留不住优秀教师,大部分都往城市跑,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中小学老师职称下来的名额少,还有学生的家长进城务工,留守的爷爷奶奶管不住孩子,孩子的学习差,有的家长反而责怪老师书没教好等。这一现象所折射的问题却是值得教育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重视的——为何农村的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

如何看待中国乡村小学的急剧消失?

如何看待中国乡村小学的急剧消失

大量工业化,商业化,住宅城镇化,是乡村小学急剧消失的主要原因。过去农民都分散在农村务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深入,工业化,商业化不断发展,大量农民弃农入城打工或经商,人口不断从乡村拥入城镇,造成城镇人口大增,乡村实际人口不断减少,有的小村寨几乎都迁移搬空无人了。我一九八四年从师范出来,分去大山脚下一村校中的分校,分校是村中之一片,有十多个小自然村寨,散落在大山各个角落里,有农民千多人。

当时分校里有一百多学生。早两年,我回老家见到那里的人,问下那里的情况,那校现在仅有十多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了。凡有点条件能力的都搬迁了,没有几人甘愿任在山旯旮里。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比,实在差大了,农民也不甘落后,不想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千方百计的想迁离山村,想让孩子到城镇就学,所以就得在城镇有工作,有房住。

怎么看待一些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

怎么看待一些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

这是一个很悲凉而又很暖心的场景,也是中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尴尬和无奈。偏僻的山村,能看到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一方干净的小院落,一栋洁白的小楼房。绿树成荫,花草成畦。仅容一师一生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宽敞,温馨……。这样的画面我们看了无数次,每看一次,使人不禁潸然泪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山村里条件差不多的家庭,大多都把孩子转到了山外交通发达的地方去上学。

而剩下的寥寥无几的留守儿童,不得不留在村小继续求学。只要有学生,就得有学校,就得有教师在此坚守。有人说,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国家花钱盖起了校舍,还得每年花几万块钱安排一个教师。就为了这么一个,或者是几个学生,这个学校就要年复一年地办下去。这是我们中国教育沉重的担当,看到这场景,我们无疑是暖心的。但同时,也说明了地域广阔而导致的师资力量在配置上的不均衡。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教育的重点放到了校舍的改造。这项全国工程持续了十几年才告一段落。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又不断加快。人口逐渐地向城市拥挤。加之人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一股逃离农村的潮流汹涌而去。于是,就出现了偏远地区资源闲置浪费的窘况。学生能走的走了,教师也纷纷调离。这些正是中国教育发展亟待破解之局。

乡村教师地位在提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到农村教书?

乡村教师地位在提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到农村教书

我认还是二种原因吧!一、农村学校这几年有了很大改观,学校软硬件设施与城里学校一样,配备标准齐全。可能环境、交通不如城市好。有的学生毕业前已谈好对象,若一方留城,另一方必然千方百往城里跑。二、我认为还是思想问题,这不是唱高调。为什么七十年代前,没有这种思想呢?那时的学校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到位,人人向雷锋学习,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当一颗革命的镙丝钉,拧到哪那里就在哪里发光。

农村教育规模萎缩,你认为是先流失优生,还是先流失优秀教师?

农村教育规模萎缩,生源锐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外迁。如今农村中产以上的富裕家庭,基本都在城镇安家,有的随着子女的选择,举家去了省城或更大的城市。学生少了,教师自然而然也就留不住。近些年,农村学校成了新任教师的实验田,来了走、走了来。来的都是初生牛犊,走的却是优质师资。到底是先流失优生,还是先流失优师?我觉得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反正走出去的都是优质、优秀的。

农村生源流失多,老师有没有无岗可上的尴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本地区,不论小学还是中学。缺老师!缺老师!缺老师!最缺的是老教师,中年老师。个别临退休老师,不想走,熬几年退休。 不多的几个中年教师,多数是领导,走不了 。其余的,约百分之八十是教龄不到五年的年轻教师。年轻老师流动性大。1.五年可以考调进城,陆陆续续走了。2.熬不过五年的,辞职,考公务员、城里编制去了。

3.年轻教师百分之九十是女教师,一胎二胎请假生育了。所以,虽然每年都招聘新教师,但年轻人不愿来。这样来的少,走的多,年年都缺。农村学校生源少,编制也少,有些是学科性缺编,当连临时代课的也招不到时,就有了语文老师教化学的新编笑话。所以,题主所担心的无岗可上的尴尬,是不存在的。新学年校长最愁的是哪里找老师,代课的也行,退休的也要,不分学科,有人就好。

现在一个农村学校能剩多少学生,你怎么看待农村学生流失的现象?

现在一个农村学校还剩多少学生?你怎么想呢?这个真的不好说,因为一个农村学校就剩几个学生了,还有几个学生也想让老师来教室。中心小学的校长没有办法,只能把那些只有几个学生的村子的学生和老师带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因为一个镇上的中心小学还有几百个学生。在每个乡镇的最底层,原来的村子很小,现在都关门了。为什么农村生源流失这么严重?首先,农村经济不是植根于形式。农民每年除了足够养家糊口的粮食,没有其他收入,所以大部分家庭选择外出打工。现在政策是在市里的企业工作,他们的孩子可以在附近的学校读书。所以很多外出打工的家庭都把孩子带到城里的学校,大人可以方便照顾。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