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是什么编制单位

不是,独立机构由国家直接管理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是什么编制单位

2,哪位知道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具体情况想考那里的研究生是隶属

军队院校指挥类毕业学员,不能直接报考或者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而要到军队工作满一定年限、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后,以部队在职干部身份报考。 你就是考也不是考国防生啊。,

哪位知道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具体情况想考那里的研究生是隶属

3,请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隶属那管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简要介绍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www.dsti.net是中国最权威的国防科技信息的专业门户,由国防科技领域六大行业的七家国家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主办。
应该是国防科技大学~~~

请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隶属那管

4,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是部队所属吗

不是,独立机构由国家直接管理
报考国防科大并非有些人说的那么那么遥不可及, 毕竟他仅仅是一所初级类院校,虽然排名很高, 实际上那是因为其实验室比较强悍,而且属于综合类 院校,排名高不等于什么都好,但是在部队报考一般非指 类的很难考,这个是事实。那些指挥类的录取分数和其他军校 的处于同一水平线,特别是步兵〔合训〕指挥和工程兵指挥。 在部队上考,首先要确认报考的当年,这所院校在考生所在军区招生, 反之就没戏了。只有有招生才可以选报,考试分数上400以上就有可能
科研单位,部队中的皇宫....

5,中国有哪些大学有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点

120502情报学 北京大学(2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3)北京师范大学(1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0+10)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30)中国农业科学院(8)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3)中国中医研究院(1)军事医学科学院(4+?+3)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3)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8)山西大学(7)辽宁中医学院(10)吉林大学(17)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12)同济大学(2)上海交通大学(5)华东理工大学(12)华东师范大学(20)上海大学(10)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6)第二军医大学(3)南京大学(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2)安徽大学(15)福州大学(6)山东理工大学(10)郑州大学(8)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10)中山大学(20)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重庆大学(5)西南师范大学(12)四川大学(2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5)第四军医大学(2)兰州大学(1)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6)

6,DoD信息中心是什么机构

DoD信息中心(IACs)是由DoD特许的正式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推广现有的科学和技术信息的应用。是在DoD3200.14文件令下建立的,符合DoD科学和技术项目(注册日期为1997年5月13日)规则和运作机理。 ——IACs的技术人员由富有经验的专门技术领域科学家,工程师和信息专家组成。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维护全面的知识系统,包括:历史,技术,科学和其他的数据和信息收集中心。IACs同时也收集,维护并开发分析工具和包括数据库,模型和模拟器的技术产品。 ——项目经理办公室(DoD 信息中心)在行政上管理13个具有承包合约的DoD IACs,并由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提供资金支持。其他十一个由其他的DoD机构管理。 ——所有的IACs和由IACs发起的许多服务可以通过发送email到dodiacs@dtic.mil.联系到。这是一个专门可以被所有的IACs自动接收帮助的email地址。 IAC的任务 ——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分析,合成并向全世界传播专门领域或科目领域中的科学和技术信息。其次的任务是促进各相关领域的标准化。IACs的一个广阔的任务是通过及时地传播和评估信息来改进国防团体的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和技术员的生产力
DoD信息中心简介 ——DoD信息中心(IACs)是由DoD特许的正式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推广现有的科学和技术信息的应用。是在DoD3200.14文件令下建立的,符合DoD科学和技术项目(注册日期为1997年5月13日)规则和运作机理。 ——IACs的技术人员由富有经验的专门技术领域科学家,工程师和信息专家组成。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维护全面的知识系统,包括:历史,技术,科学和其他的数据和信息收集中心。IACs同时也收集,维护并开发分析工具和包括数据库,模型和模拟器的技术产品。 ——项目经理办公室(DoD 信息中心)在行政上管理13个具有承包合约的DoD IACs,并由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提供资金支持。其他十一个由其他的DoD机构管理。 ——所有的IACs和由IACs发起的许多服务可以通过发送email到dodiacs@dtic.mil.联系到。这是一个专门可以被所有的IACs自动接收帮助的email地址。 IAC的任务 ——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分析,合成并向全世界传播专门领域或科目领域中的科学和技术信息。其次的任务是促进各相关领域的标准化。IACs的一个广阔的任务是通过及时地传播和评估信息来改进国防团体的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和技术员的生产力。

7,什么是中国国防科技网

中国国防科技网 www.81tech.com 中国国防科技论坛 bbs.81tech.com   《中国国防科技网》是专为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及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集行业新闻资讯、技术、学术、专家、商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网络平台,网站内容具备较高的学术性、专业性和交流性,有着功能强大的B2B平台,可以无偿和有偿为企业提供企业信息产品的发布、推广、展示等综合业务,代发各种企业广告和合作项目,举办全国性的技术交流会、信息装备制造业等大型展览会等,网站、论坛日访问量在20万人次以上,有望2010年初网站注册会员突破100万,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军工门户网站 。   《中国国防科技论坛》 做国防和军事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创建于2005年,是目前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中唯一中文论坛,拥有庞大核心用户群体,主题板块涵盖航天,航空,船舶,核技术,各种兵器和军用电子、UFO探索等六大行业的新闻,科普,技术讨论,图书论文技术标准资料下载4大类型板块。   以上业务均由桂林大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开发,桂林大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是一家服务于国防和军工领域的专业资讯服务机构。公司肩负着以信息化推动国防和军队快速发展的历史使命,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航天、航空、船舶、核工业、兵器、军事电子及相关行业军民领域应用和推广,为军工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有愿望、有能力、有资质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民营企事业单位之间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以有效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互动”的实现。公司旗下的中国国防科技论坛创建于2003年,聚集了大量相关行业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业内公认的知名品牌,成为国防和军事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   公司目前主要经营项目:装备制造业产品发布、展示;大型技术合作经验交流会;网络媒体广告推广;网站设计制作等。   联系方式:商务部(广告、会员):0773-2188821 (2188822) hz@81tech.com(广告、商务合作)   客服部(会员注册、咨询):0773-2188823 kf@81tech.com(会员注册、咨询)   企划部(展会、链接、合作):0773-2188824 qh@81tech.com(会展、会议策划)   技术部(网站、邮件):0773-2188826   信息部(招标信息、展会信息):0773-2188825   图文传真:0773-2188820   人事部:job@81tech.com(招聘)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www.dsti.net是中国最权威的国防科技信息的专业门户。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指导下,由国防科技领域六大行业的七家国家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主办。 通过过快讯、新闻、专题、访谈、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料、电子期刊等多种信息频道,采用全互动的多媒体体形式,集中发布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等国防科技领域最新、最全的国内信息动态。全面的行业覆盖,权威的专题分析,及时的信息发布,为您提供专业和周到的信息服务。

8,开设有图书馆学硕士点的学校有哪些我想要最新的谢谢

新增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1.南开大学  2.山西大学  3.黑龙江大学  4. 华东师范大学  5.上海大学  6.南京大学  7.南京理工大学  8.浙江大学  9.郑州大学  10.中山大学  11.四川大学  12.云南大学  13.重庆大学  1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5.第二军医大学  16.南京政治学院  新增的图书馆学硕士点:  1.天津师范大学  2.安徽大学  3.曲阜师范大学  4.河南科技大学  5.华中师范大学  7.广西民族学院  8.西南大学  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新增的情报学硕士点: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北京理工大学  3.天津理工大学  4.河北大学  5.山西财经大学  6.中国医科大学  7.苏州大学  8.河海大学  9.江苏大学  10.安徽财经大学  11.南昌大学  12.山东大学  13.山东科技大学  14.青岛科技大学  15.新乡医学院  16.湘潭大学  17.华南师范大学  18.西南科技大学  19.上海社会科学院  20.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新增的档案学硕士点:  1.河北大学  2.福建师范大学  3.南昌大学  4.湖北大学  5.湘潭大学  新增的图书馆学博士点:  吉林大学  中山大学  新增的情报学博士点:  南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新增的档案学博士点:  云南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  新增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  已有的:  图书馆学硕士点: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山西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东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武汉大学 湘潭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含分支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政治学院上海院区 第四军医大学  情报学硕士点: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福州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上海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含武汉文献情报中心、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EDA与网络信息中心、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献中心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  中国中医研究院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院区 第一军医大学科研部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  第二军医大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图书馆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档案学硕士点:  1.中国人民大学  2.武汉大学  3.南京大学  4.中山大学  5.云南大学  6.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7.辽宁大学  8.吉林大学  9.浙江大学  10.四川大学  11.广西民族学院  12.安徽大学  13、南开大学  14、山东大学  15、苏州大学  16、黑龙江大学  17、上海大学  图书馆学博士点:  北京大学、中科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情报学博士点:  北京大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联合,中科院,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档案学博士点:  中国人民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图书馆学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你好!网上找,很快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9,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看看08年的招生简章就会清楚了。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2008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edu.QQ.com 2007年09月06日17:28 腾讯教育 评论2条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中心简介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成立于1959年3月,是国家级综合性科技信息机构。经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心规模不断壮大,业务不断拓展,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已成为集科技信息研究与咨询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网络建设与网络信息服务、技术与项目管理以及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特色与优势鲜明,研究力量雄厚。   1986年中心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情报学、军事装备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北京大学、军械工程学院等单位联合培养情报学和军事装备学博士研究生,具有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防科技信息人才培养基地。   中心位于北京西三环,毗邻玉渊潭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设施齐全,研究生部教学条件完备,为研究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保障。   二、研究方向   1.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情报研究   跟踪国外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发展动向,研究探讨新形势下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对军队建设和军事的影响,参与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2.情报理论方法研究   研究情报学基础理论方法及其在科技信息工作中的应用,开展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服务与利用、以及科技信息工作发展与管理研究。   3.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   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重点开展信息资源及其获取技术,信息加工与组织、知识组织系统(KOS)、信息集成服务与个性化服务,以及服务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4.装备发展研究   研究武器装备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跟踪国外武器装备发展动向,探索武器装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5.装备保障研究   根据国外装备技术保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装备保障的原则和方法、装备力量建设与合理使用等。   6.装备管理与政策研究   综合应用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分析和掌握军事装备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客观规律,研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装备管理工作特点的政策法规体系、运行机制及决策与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等。   7.军备控制研究   综合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等领域的需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重点研究军备控制理论与形势、外层空间及核军控、军援军贸、地区安全和军事外交等。   8.装备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以科技、经济和法律为手段,运用系统工程、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国防知识产权和国防科技成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及无形资产评估和科技成果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9.网络信息服务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互联网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应用服务等相关技术。以工程技术特色的全文检索系统和大型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开展信息构筑与知识管理技术的研究。   10.数据资源的处理与管理   面向特定需求的群体,针对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应用服务,研究大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架构技术,开展信息处理、挖掘与融合,信息可视化以及数据校核验证技术的研究。   11.计算机网络安全   基于多年实施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体系构建、系统开发和安全工程实施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设计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焦点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   三、考生须知   (一)招生对象   我中心招收军队、地方院校毕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推免生和国防生)、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学位的军内在职干部。地方院校毕业生以理工类为主,军事装备学专业不招收地方考生(国防生除外)。   (二)报名考试地点   推荐免试生可在报名前与我研究生办联系,经我中心同意并经学生所在院校推荐和省(市、自治区)教委审批后,直接将报考材料寄送我中心研究生办;参加全国统考的北京地区以外的考生,在所在省(市、自治区)教委指定的报名点报名、考试;北京地区的考生在我单位指定的地点报名、考试。   (三)身体条件   考生身体健康,符合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具体如下:   1.身高:男不低于1.62米,女不低于1.58米;   2.两眼无色盲色弱,矫正视力每眼在0.8以上;   3.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肝功能正常;   4.无畸形及其它类型传染疾病。   (四)培养经费   1.应届生录取后其培养经费由我中心承担。   2.军队在职干部培养经费由考生和我中心共同承担。   (五)毕业分配   研究生毕业后,根据有关规定和中心工作需要,部分留在中心工作,其他人员参加统一分配或回原单位工作。   注:需要了解详细信息,欢迎来电来函咨询。   生人数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10情报   学120502   1.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情报研究(包括动态情报研究)   2.情报理论方法研究   3.信息资源(包括声像)建设与服务   1.英语   2.政治   3.数学二   4.军事学基础(研究方向1)   5.信息管理基础(研究方向2、3)   军事   装备学110803   1.装备发展研究   2.装备保障研究   3.装备管理与政策研究   4.军备控制研究   5.装备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1.英语   2.政治   3.数学二   4.军事学基础(研究方向1、2、4)   5.管理学(研究方向3、5)   计算机应用   技术081203   1.网络信息服务技术研究   2.数据资源的处理与管理   3.计算机网络安全   1.英语   2.政治   3.数学一   4.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   参 考 书 目   1. 信息管理基础:   《信息管理基础》(岳剑波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张尧学、史美林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编,科学出版社)   3. 军事学基础:   《军事学基础》(国防大学研究生院)   《军事装备学》(国防大学出版社)   4. 管理学:   《管理学》(乔中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招办   通讯地址:北京122信箱研究生办   电话:010-66358022 010-66358408   邮编:100036

文章TAG: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是什么编制单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