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2度被占领是哪两次战争中发生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2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北京2度被占领是哪两次战争中发生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标志

1856年,英法联军进犯大沽口,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如果满意请采纳~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标志

3,为何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再与大清发生战争

根本原因:扩大侵华权益。此时的英国已不满足于在中国取得的权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原料商品直接原因:修约被拒。1856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于是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战争
根本原因:扩大侵华权益。此时的英国已不满足于在中国取得的权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原料商品直接原因:修约被拒。1856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于是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实可以避免的,就是由于清政府愚蠢的行为和耍小聪明没有满足第一次鸦战争中所兑现的利益,英国的商品还是没有进入清朝市场,最终用战争的方式正式打开中国的市场,可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说白了就是确保英法列强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这场战争本来可以和谈来解决的,只是由于清政府的愚蠢行为,导致火烧圆明园,给我们的文化造成巨大灾难。第一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了清政府开了五个通商口岸,洋人可以进来做做生意。因此英国驻广州的大使就跟广州地方主官说自己要进入广州城做生意,结果就是广州官员说由于民间反英情绪激烈,为了洋人的安全,还是不要进入城里。而英国大使坚决要求进入城里,毕竟条约规定了有这个权利嘛!于是在进与不进之间,双方是纠结不清。广州的官员以各种理由敷衍英国大使,说可以进但是要上报给皇帝请示,等批复好了就行了。其实清朝政府官员就是死要面子,道光皇帝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心里就是不服气要给洋人好看,打也打不过,只能糊弄洋人啦,就是不批准洋人进城。地方政府官员也知道皇帝的心思,所以才找各种理由敷衍洋人,以达到落了洋人面子的报复感。这些行为很可笑的,明知都输了裤子都没有了,还要死要面子,既然输了,就要知耻后勇,反思自己输在哪里,然后改正学习敌人的技术和方法这才是正道啊!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英国人想进进不来,窝了一肚子的火,搞来搞去,英国人说不谈了,回去得了。广州官员以为自己胜利了,其实英国人就是回去考虑是否再次用战争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期间英法刚好碰上和沙俄打克里米亚战争,没空管清政府的事,因此清政府又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1856年英法已经搞定了沙俄,有空调转枪头对付清政府了。英国大使坚决要求进城,而广州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坚决不让进城,英国决定用更强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刚好这时发生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其实这两件事件都不是很重要,亚罗号是海盗走私船,广东水师扣留是很正常的,英国人就认为这船是挂着英国国旗的,清政府扣留是不对的。而马神甫是传教士,按照法规,马神甫是不能进去内地传教的,他进去了还被人打死了。这两件事件都不重要,英法就是借题发挥,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要求清政府赔礼道歉加赔款。叶名琛不同意蛮横要求,最后就是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几十艘舰船和一万多人士兵进攻广州城,结果两下子就搞定了,问题是进入了广州城,要有人和自己谈判才行啊,没人理洋人,所以弊屈的英法开着船去上海赵两江总督说去,两江总督说不关自己的事,你回去跟广东的官员说去吧!英法彻底愤怒了,你们地方官员糊弄我,我不和你们扯了,直接和咸丰皇帝说去,结果就是英法舰队驶向天津,进攻大沽口炮台,结果英法死了几十人,清朝死了几千人。咸丰皇帝也懵了,地方的官员不是报告说搞定了英法了吗,怎么现在英法一下子打到家门口了,打输了就和谈吧!1858年清政府和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大家也消停了吧,结果在换约过程中,清政府认为都是巴夏礼搞鬼,因此把巴夏礼的谈判使团39人给扣押下来,还整死了一些人,以为用使团作为人质可以逼英法退兵。这种愚蠢的行为最终惹怒了英法联军,英法联军从大沽口进攻,一直推到北京城,最后进攻北京城,火烧皇帝的私人园林圆明园,以其对皇帝的私人报复。咸丰皇帝早就逃跑了,留下自己的亲弟弟应付英法。1860年,清政府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英法终于获得了自己需要的利益,其实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割地不是很多,目的就是英法的商品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罢了。清政府由于自己的愚蠢行为,本来可以避免不发生战争的,结果就是自己作死,让国家承受更大的伤害。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挨打了一次,这时的清政府就应该虚心的向敌人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这样才能避免一直落后挨打啊,结果就是因为清政府腐朽的封建思想还没有转变,结果就承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挨打了嘛!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还没有改正过来,清楚自己哪里落后了,要知耻后勇迎头赶上才是正道啊!清政府后来的洋务运动就是真正认识到了落后,才虚心向西方国家学习嘛,结果都晚了,如果早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圆明园也许不会被烧啦!
根本原因:扩大侵华权益。此时的英国已不满足于在中国取得的权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原料商品直接原因:修约被拒。1856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于是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实可以避免的,就是由于清政府愚蠢的行为和耍小聪明没有满足第一次鸦战争中所兑现的利益,英国的商品还是没有进入清朝市场,最终用战争的方式正式打开中国的市场,可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说白了就是确保英法列强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这场战争本来可以和谈来解决的,只是由于清政府的愚蠢行为,导致火烧圆明园,给我们的文化造成巨大灾难。第一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了清政府开了五个通商口岸,洋人可以进来做做生意。因此英国驻广州的大使就跟广州地方主官说自己要进入广州城做生意,结果就是广州官员说由于民间反英情绪激烈,为了洋人的安全,还是不要进入城里。而英国大使坚决要求进入城里,毕竟条约规定了有这个权利嘛!于是在进与不进之间,双方是纠结不清。广州的官员以各种理由敷衍英国大使,说可以进但是要上报给皇帝请示,等批复好了就行了。其实清朝政府官员就是死要面子,道光皇帝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心里就是不服气要给洋人好看,打也打不过,只能糊弄洋人啦,就是不批准洋人进城。地方政府官员也知道皇帝的心思,所以才找各种理由敷衍洋人,以达到落了洋人面子的报复感。这些行为很可笑的,明知都输了裤子都没有了,还要死要面子,既然输了,就要知耻后勇,反思自己输在哪里,然后改正学习敌人的技术和方法这才是正道啊!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英国人想进进不来,窝了一肚子的火,搞来搞去,英国人说不谈了,回去得了。广州官员以为自己胜利了,其实英国人就是回去考虑是否再次用战争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期间英法刚好碰上和沙俄打克里米亚战争,没空管清政府的事,因此清政府又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1856年英法已经搞定了沙俄,有空调转枪头对付清政府了。英国大使坚决要求进城,而广州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坚决不让进城,英国决定用更强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刚好这时发生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其实这两件事件都不是很重要,亚罗号是海盗走私船,广东水师扣留是很正常的,英国人就认为这船是挂着英国国旗的,清政府扣留是不对的。而马神甫是传教士,按照法规,马神甫是不能进去内地传教的,他进去了还被人打死了。这两件事件都不重要,英法就是借题发挥,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要求清政府赔礼道歉加赔款。叶名琛不同意蛮横要求,最后就是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几十艘舰船和一万多人士兵进攻广州城,结果两下子就搞定了,问题是进入了广州城,要有人和自己谈判才行啊,没人理洋人,所以弊屈的英法开着船去上海赵两江总督说去,两江总督说不关自己的事,你回去跟广东的官员说去吧!英法彻底愤怒了,你们地方官员糊弄我,我不和你们扯了,直接和咸丰皇帝说去,结果就是英法舰队驶向天津,进攻大沽口炮台,结果英法死了几十人,清朝死了几千人。咸丰皇帝也懵了,地方的官员不是报告说搞定了英法了吗,怎么现在英法一下子打到家门口了,打输了就和谈吧!1858年清政府和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大家也消停了吧,结果在换约过程中,清政府认为都是巴夏礼搞鬼,因此把巴夏礼的谈判使团39人给扣押下来,还整死了一些人,以为用使团作为人质可以逼英法退兵。这种愚蠢的行为最终惹怒了英法联军,英法联军从大沽口进攻,一直推到北京城,最后进攻北京城,火烧皇帝的私人园林圆明园,以其对皇帝的私人报复。咸丰皇帝早就逃跑了,留下自己的亲弟弟应付英法。1860年,清政府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英法终于获得了自己需要的利益,其实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割地不是很多,目的就是英法的商品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罢了。清政府由于自己的愚蠢行为,本来可以避免不发生战争的,结果就是自己作死,让国家承受更大的伤害。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挨打了一次,这时的清政府就应该虚心的向敌人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这样才能避免一直落后挨打啊,结果就是因为清政府腐朽的封建思想还没有转变,结果就承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挨打了嘛!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还没有改正过来,清楚自己哪里落后了,要知耻后勇迎头赶上才是正道啊!清政府后来的洋务运动就是真正认识到了落后,才虚心向西方国家学习嘛,结果都晚了,如果早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圆明园也许不会被烧啦! 因为二鸦之后,大清已经“称臣纳贡”,对英国俯首帖耳,不需要打了。关于清朝的真实实力,早在乾隆晚年,英国就有所了解。用马戛尔尼的话说“清朝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看似强盛富庶,实则极其虚弱。英国想要击败它,并不困难。不过,由于当时英军在尼泊尔与廓尔喀军的交战中,吃尽了苦头。而清军尽然能轻而易举的击败廓尔喀军。再加上,东方古国很强这一观念,在西方有很深的影响力。所以尽管马戛尔尼对清朝的评价很低,但不少英国人对清朝的印象仍然是一个人口庞大,中央集权、制度虽不如西方国家成熟,但没有明显弱点、举国军民万众一心、从上到下如臂使指的古典帝国。这种对清朝两极化评价的争论,在英国一直持续了近五十年。直到一鸦片战争后,英军用事实证明,清政府确实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才一锤定音。不过,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发起的战役都是点状攻击,并没有深入中国腹地。其对清政府的虚实,仍然不够了解。再加上1839~1842年,英国第一次入侵阿富汗(英国第一次入侵阿富汗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基本重合)时,吃了大亏,约五千名士兵和一万多家属在阿富汗被当地游击队被团灭。这导致英国人对深入东方国家腹地作战,心有余悸。所以,英国在威逼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时,要的东西并不多。除了割地这一条(割让香港岛),让清政府难以接受外。其余条款,都在道光皇帝的可接受范围内。而也是正因为如此,仅仅过了十几年,英国人就后悔了。感觉当年“拿”的太少,想要重新修订新约。法国当时也正有此意。英法一拍即合,组成联军陈兵于珠三角,武力威慑清政府。清政府当然不同意修约了。因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便爆发了。战争开打后,英法联军起初还很保守。只敢在南方沿海活动,跟第一次鸦片战争一样。后来英法联军发现,这个大清,貌似跟十几年前没区别,还是一如既往的烂。于是便联合沙俄、美国一起,壮起胆子直扑天津。并攻破大沽口炮台,占领了天津城。咸丰皇帝听说洋夷陈兵于天津城,并扬言要攻打北京,当即吓尿。慌忙派人去谈判。最后,谈判的结果便是《天津条约》。《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不满意,想重新修约,去掉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内江通商等条款”。英法美俄觉得自己要的还不够多,也想借重新修约,再敲诈清政府一笔。于是,英法联军再次攻打天津。这一战,英法联军先输后胜。先在大沽口吃了亏,然后暴怒,从欧洲调集了23000人增援(英军15000人),连续在大沽口、天津、通州、八里桥大败清军。最后,打得清军全军覆没不说,还吓得咸丰皇帝以北狩为名,携后宫佳丽离京,逃往承德避暑山庄避难。1860年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五天后,火烧圆明园。在占领北京和劫掠圆明园财宝期间,英国人发现——清政府根本就没有能力不惜一切代价动员民众与外患死战到底。官僚和民众也与皇帝根本不是一条心。这个大清的实际是情况是:空有四亿人口和中央集权制度。但其实,皇帝对保家卫国没有任何责任感。官僚和士兵亦不愿意为国死战。至于老百姓,就更现实了。既然国不知有民,那百姓也必然是不知有国。四亿中国人里面,没几个人愿为抵御外辱毁家纾难。什么可怕的古典帝国,扯特么的蛋。大清的虚实,彻底被英国人弄清楚了。既然弄清楚了底细,那就好办了。反正,英国也从未想过灭掉大清,只要控制住了清廷,让它给自己当狗,从而间接剥削中国人,一样可以达到吸血的目的。而既然不妨碍吸血,靠言语恐吓就能解决问题。那干嘛还动刀动枪?费那劲干啥?所以,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也就有近四十年时间没有再以武力入侵中国了。值得一提的是,二鸦战争后,清政府只是给英国当狗,并没有给法、俄、美当狗。至少在清政府自己看来,自己与法俄美是平等的邦交国关系。也正因为如此。1874年,当法国逼迫越南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并照会清廷,通告该约内容,督促清政府承认条约时。清政府的复照是不承认该条约。仍然强调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希望法国不要越界。一方认为越南是自己的藩属。一方坚持要吞并越南。双方谈不拢,只能开打了。这便是“中法战争”的起因。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法国面前也跪下唱征服了。除了放弃越南的宗主权外,还因为与法国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导致西南门户洞开,云南、广西、广东的雷州半岛等地,皆沦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当法国人也拿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后。它也没再打中国了。直到十几年之后,随着义和团的兴起。列强驻北京大使馆被攻击,列强均表示要派兵干涉,它才又与俄美等国,以及英国,再度挑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总体而言。列强武装侵略中国,目的都是为了利益。它们有的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来,比如英美法;有的纯粹是为了抢地盘,比如沙俄;有的是为了逐步吞并中国,比如日本。当它们在某个阶段,拿到想要的利益后,自然会停下侵略脚步,消化既得利益。为下一步的侵略,夯实基础。这便是列强每每与清政府开战后,要隔段时间再来侵略的原因。至于腐朽的清政府,记吃不记打。每次出卖完主权后,以为这就完了,没事了,就开始做起千秋大梦了。这样的朝廷,用革命党人的话说——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这样睡不醒的朝廷,怎么能不死呢?

为何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再与大清发生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标志:英国舰队入侵广东海面)至1842年8月(标志: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
因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发展。
1948
1897

5,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哪一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1840-1842
第一次是1840年~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5个通商口岸,开战国是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860年,签订了《北京条约》。 开战过是英国和法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1840---1842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又稱作英法聯軍之役) 英國人稱「鴉片戰爭」為「通商戰爭」。

文章TAG: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  第二次  鸦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