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调歌头和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写的吗

是的

水调歌头和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写的吗

2,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是什么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我是李老师,拥有10年教育行业经验,擅长各学科教育,我正在快马加鞭为您整理答案,请您稍候,我会尽快回复给您,祝您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您好,《惠崇春江晚景》分其一与其二两篇。 其一简单诗意为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的简单诗意为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1.亲~真的是非常荣幸为您解答问题。如果我回答得好。请给个赞吧。如果我回答得不好,还请您多多包涵呢~非常感谢您。 2.在这里在下由衷祝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心想事成,天天开心 事业有成,学业进步。 3.茫茫人海之中能够遇到您,真是我的荣幸,希望以后有缘再相逢噢。 4.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一下我的头像,再向我提问噢。非常感谢您的支持。谢谢您。[比心] 更多6条 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是什么

3,惠崇春江晚景诗的意思

1、翻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2、原文:《惠崇春江晚景》【作者】苏轼 【朝代】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诗的意思

4,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是什么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物的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是说竹林稀疏还没细密,桃花没有完全开放,如果竹林密就看不到桃花了,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点明早春季节,江河冰融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意思是说河岸上蒌蒿满地,芦笋开始抽芽。第四句: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是说河豚从大海逆流而上回到江河里。整首诗写了早春季节的美丽景象,通过竹林,桃花,鸭子,蒌蒿,芦芽,河豚等景物来描写大自然的美景。

5,惠崇春江晚景诗题是什么意思

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曾根据惠崇的《春江晚景》的画意题诗,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下附诗题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的诗意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惠崇春江晚景二首⑴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⑵,正是河豚欲上时⑶。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⑷,依依还似北归人⑸。遥知朔漠多风雪⑹,更待江南半月春⑺。 [1] 注释译文编辑 播报词句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一说于江阴)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⑷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⑸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⑺更待:再等;再过。 [1] [2] 白话译文其一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2] 其二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这两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尤其擅长画水乡,《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 这首是题画诗,正是河豚欲上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的作者是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题惠崇春江晚景作者:苏轼 年代: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共两幅,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
作者是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仙之一 一圣二仙 杜甫 李白 白居易
你好!《惠崇》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8,从写月色中看出孤单绝望的诗句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晚景》是写早春景色的诗,从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看出来的,意思是“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惠崇春江晚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滁州西涧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暮云收尽溢清寒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关于花的诗句有哪些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8、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9、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1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1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16、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18、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2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冕《白梅》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2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2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26、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27、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2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2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30、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3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32、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3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0,带花的诗句有哪些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2、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8、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1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1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13、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15、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1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9、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2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2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22、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2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2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2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26、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27、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28、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29、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3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3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3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3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4、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11,村晚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此诗形象描绘了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诗前两句写背景。首句“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借鉴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满”字易“生”字,显出节令的不同。“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次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他骑着牛儿,走向村庄,手中拿着支短笛,随意吹着。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非常生动活泼。牧童骑着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为之耳目一新。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文章TAG: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思惠崇春江晚景  春江晚景  晚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