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著名十大地理学家

世界著名的十大地理学家世界著名地理学家有哪些?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埃拉托色尼、李特尔、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达·伽马、斐迪南·麦哲伦等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地理学家。其中,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
你好,可以进入问渠心理网的论坛下载心理学书籍

世界著名十大地理学家

2,物理学家有哪些呢

1、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语: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2、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on Ohm,1789年3月16日——1854年7月6日),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了电阻中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即著名的欧姆定律。3、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4、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又译开文迪许、卡文迪什,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5、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艾萨克·牛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亨利·卡文迪许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迈克尔·法拉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乔治·西蒙·欧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克斯·普朗克

物理学家有哪些呢

3,物理学家合影带名字

物理学家合影带名字是:居里夫人、普朗克、洛仑兹、爱因斯坦、泡利、波恩、玻尔、海森堡、薛定谔、小布拉格、德布罗意、狄拉克、朗之万、郎缪尔、康普顿、德拜、理查森等17位物理、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有的人居然一生中还得到过两次。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什么是索尔维会议?那得来说说索尔维,他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经费。物理学家合影带的由来:1927年的这一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因为这次会议中爱因斯坦与玻尔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辩论,所以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并拍下了这张科学史上无出其右的大合照。当然这么亮丽的照片颜色是后期处理过的,让我们加上这些科学大牛的名字一起来看看原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一直出现在学校等地方的榜样墙上,大家一定不陌生。而与会的其他人,可能不是众所周知,但是他们也不是泛泛之辈啊!

物理学家合影带名字

4,物理学家杨振宁有多伟大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在物理学界闪烁着很多光辉的名字:伽利略、法拉第、普朗克、居里夫人、德布罗意、卢瑟福、狄拉克、洛仑兹、瑞利、波尔、费米、费曼、杨振宁、史蒂芬霍金等,他们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如明亮的星星一般永远在科学的天空上。而众星所围绕的,就是三位如同皓月一般的科学巨匠: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各自独立开拓了物理学的一个方向;他们都是数学家,能够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是统一理论家,能够将人们认为不相关的事物统一在一起。牛顿:统一了天上与地下。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色散等。由于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解释了苹果下落和行星运动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大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中。由于牛顿的贡献,人们才第一次弄清楚宇宙万物的规律,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等。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年轻的麦克斯韦就找到法拉第,试图用数学解释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鼓励他说:你不要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更要勇于创新。最终,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写在了一个方程组中,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这标志着经典电磁学的建立。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推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识到牛顿所谓的绝对静止参考系是不存在的,物体的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只可惜,晚年的爱因斯坦专注于研究能够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许爱因斯坦所留下的遗憾,正期待着下一位科学巨匠的诞生。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在物理学界闪烁着很多光辉的名字:伽利略、法拉第、普朗克、居里夫人、德布罗意、卢瑟福、狄拉克、洛仑兹、瑞利、波尔、费米、费曼、杨振宁、史蒂芬霍金等,他们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如明亮的星星一般永远在科学的天空上。而众星所围绕的,就是三位如同皓月一般的科学巨匠: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各自独立开拓了物理学的一个方向;他们都是数学家,能够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是统一理论家,能够将人们认为不相关的事物统一在一起。牛顿:统一了天上与地下。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色散等。由于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解释了苹果下落和行星运动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大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中。由于牛顿的贡献,人们才第一次弄清楚宇宙万物的规律,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等。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年轻的麦克斯韦就找到法拉第,试图用数学解释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鼓励他说:你不要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更要勇于创新。最终,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写在了一个方程组中,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这标志着经典电磁学的建立。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推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识到牛顿所谓的绝对静止参考系是不存在的,物体的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只可惜,晚年的爱因斯坦专注于研究能够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许爱因斯坦所留下的遗憾,正期待着下一位科学巨匠的诞生。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哪个更伟大?好比类似问题空气和食物对人哪个更重要?光和水对植物哪个更重要?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在物理学界闪烁着很多光辉的名字:伽利略、法拉第、普朗克、居里夫人、德布罗意、卢瑟福、狄拉克、洛仑兹、瑞利、波尔、费米、费曼、杨振宁、史蒂芬霍金等,他们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如明亮的星星一般永远在科学的天空上。而众星所围绕的,就是三位如同皓月一般的科学巨匠: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各自独立开拓了物理学的一个方向;他们都是数学家,能够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是统一理论家,能够将人们认为不相关的事物统一在一起。牛顿:统一了天上与地下。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色散等。由于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解释了苹果下落和行星运动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大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中。由于牛顿的贡献,人们才第一次弄清楚宇宙万物的规律,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等。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年轻的麦克斯韦就找到法拉第,试图用数学解释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鼓励他说:你不要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更要勇于创新。最终,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写在了一个方程组中,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这标志着经典电磁学的建立。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推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识到牛顿所谓的绝对静止参考系是不存在的,物体的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只可惜,晚年的爱因斯坦专注于研究能够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许爱因斯坦所留下的遗憾,正期待着下一位科学巨匠的诞生。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哪个更伟大?好比类似问题空气和食物对人哪个更重要?光和水对植物哪个更重要?每个学校的物理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同,有的学校物理学是系(归到理学院),有的是学院。不过大致方向都差不多。所有方向所共通的必修课程先是普通物理课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原子物理(这个有的学校二选一)之后是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平衡态统计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二选一)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导论(二选一),电子线路。(根据你选择的系不同有的课程不用学,这里只是列举出来方便你选择)数学课:高等数学(B类),线性代数(B类),数学物理方法(分复变函数与偏微分方程两个部分)计算机基础课为:C/C++(二选一),算法与数据结构。(你是计算机系C应该学完了吧)本科的物理学院学的是学物理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数学,做科研所需最低限度的编程和电子线路知识,以及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全部的力学框架,描述大量粒子系统的统计力学框架,以及经典框架下(经典力学/相对论)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所以题主要是想搞科研或者自己研究课题,建议毕业之后读研吧。那才是科研的开始,本科学的都是基础。说的有点散哈,汇总一下,四大力学+固体物理:理论力学:看起来似乎还是高中那一套,解小球运动轨迹或者弹簧振子,但其实跟牛顿力学相比,多了好多新思想、新数学,非常精美。它可以在纯经典力学的领域直接推导到量子力学中的很多重要方法和结论,包括测不准原理和共轭量(conjugate variables)的概念。;拉格朗日量(Lagrangian)和哈密顿量(Hamiltonian)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此门课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包括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到欧拉-拉格朗日公式(Euler-Lagrange equation)的推演,变分法和泛函的思想。电动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应用。最后一般要提到洛伦兹不变量(Lorentz invariance),这可以直接推导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且此思想在量子场论中继续深化。数学上很复杂,各种三维微分、积分,各种近似的方法和思想一定要尤其注意。另外还有格林函数,曾经有一个老师半开玩笑讲过一句话:“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区别是,理论物理学家能明白并且推导格林函数。”量子力学:多了很多新符号,算符作用在一个量子态上,能得到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从这一方面来上说重新定义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由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哲思。但其实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继承了理论力学里的好多东西,非常有趣。数学上用了线性代数,因此需要有数学思维上的转换;从实空间拓展到了复空间。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当粒子变得很多很多(10^23)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日常惯用的宏观物理量(压强,温度,体积等)和微观粒子的的物理状态(速度,能量分布等)有什么关系?各种相空间(phase space),熵,自由能的概念,都在之后的科研中很有用。固体物理:虽然并不属于传统中的四大力学,但作为20世纪4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的凝聚态物理中的最大分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一下。这门课首先教一些有周期性边界条件的体系(比如晶体)所常用的数学工具,然后在理想晶体或者绝缘体等极端情况(也是相对容易讨论的情况)中解薛定谔方程求电子结构、能量分布等各种特性,还有半导体、相变等等。有很多20世纪后半叶的“新鲜”研究成果,读来颇令人兴奋。哦,差点忘了你问的“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了,怎么界定当代呢?我给你列举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及贡献吧。先说几个数据,我国物理学家一共就两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是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得奖。其中杨振宁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老先生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有里程碑性的贡献。(PS一下,悟空上很多人在问“杨振宁到底牛不牛”之类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最后看图吧,具体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查一下。(今年物理学奖给了引力波)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在物理学界闪烁着很多光辉的名字:伽利略、法拉第、普朗克、居里夫人、德布罗意、卢瑟福、狄拉克、洛仑兹、瑞利、波尔、费米、费曼、杨振宁、史蒂芬霍金等,他们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如明亮的星星一般永远在科学的天空上。而众星所围绕的,就是三位如同皓月一般的科学巨匠: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各自独立开拓了物理学的一个方向;他们都是数学家,能够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是统一理论家,能够将人们认为不相关的事物统一在一起。牛顿:统一了天上与地下。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色散等。由于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解释了苹果下落和行星运动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大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中。由于牛顿的贡献,人们才第一次弄清楚宇宙万物的规律,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等。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年轻的麦克斯韦就找到法拉第,试图用数学解释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鼓励他说:你不要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更要勇于创新。最终,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写在了一个方程组中,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这标志着经典电磁学的建立。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推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识到牛顿所谓的绝对静止参考系是不存在的,物体的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只可惜,晚年的爱因斯坦专注于研究能够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许爱因斯坦所留下的遗憾,正期待着下一位科学巨匠的诞生。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哪个更伟大?好比类似问题空气和食物对人哪个更重要?光和水对植物哪个更重要?每个学校的物理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同,有的学校物理学是系(归到理学院),有的是学院。不过大致方向都差不多。所有方向所共通的必修课程先是普通物理课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原子物理(这个有的学校二选一)之后是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平衡态统计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二选一)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导论(二选一),电子线路。(根据你选择的系不同有的课程不用学,这里只是列举出来方便你选择)数学课:高等数学(B类),线性代数(B类),数学物理方法(分复变函数与偏微分方程两个部分)计算机基础课为:C/C++(二选一),算法与数据结构。(你是计算机系C应该学完了吧)本科的物理学院学的是学物理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数学,做科研所需最低限度的编程和电子线路知识,以及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全部的力学框架,描述大量粒子系统的统计力学框架,以及经典框架下(经典力学/相对论)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所以题主要是想搞科研或者自己研究课题,建议毕业之后读研吧。那才是科研的开始,本科学的都是基础。说的有点散哈,汇总一下,四大力学+固体物理:理论力学:看起来似乎还是高中那一套,解小球运动轨迹或者弹簧振子,但其实跟牛顿力学相比,多了好多新思想、新数学,非常精美。它可以在纯经典力学的领域直接推导到量子力学中的很多重要方法和结论,包括测不准原理和共轭量(conjugate variables)的概念。;拉格朗日量(Lagrangian)和哈密顿量(Hamiltonian)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此门课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包括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到欧拉-拉格朗日公式(Euler-Lagrange equation)的推演,变分法和泛函的思想。电动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应用。最后一般要提到洛伦兹不变量(Lorentz invariance),这可以直接推导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且此思想在量子场论中继续深化。数学上很复杂,各种三维微分、积分,各种近似的方法和思想一定要尤其注意。另外还有格林函数,曾经有一个老师半开玩笑讲过一句话:“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区别是,理论物理学家能明白并且推导格林函数。”量子力学:多了很多新符号,算符作用在一个量子态上,能得到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从这一方面来上说重新定义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由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哲思。但其实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继承了理论力学里的好多东西,非常有趣。数学上用了线性代数,因此需要有数学思维上的转换;从实空间拓展到了复空间。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当粒子变得很多很多(10^23)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日常惯用的宏观物理量(压强,温度,体积等)和微观粒子的的物理状态(速度,能量分布等)有什么关系?各种相空间(phase space),熵,自由能的概念,都在之后的科研中很有用。固体物理:虽然并不属于传统中的四大力学,但作为20世纪4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的凝聚态物理中的最大分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一下。这门课首先教一些有周期性边界条件的体系(比如晶体)所常用的数学工具,然后在理想晶体或者绝缘体等极端情况(也是相对容易讨论的情况)中解薛定谔方程求电子结构、能量分布等各种特性,还有半导体、相变等等。有很多20世纪后半叶的“新鲜”研究成果,读来颇令人兴奋。哦,差点忘了你问的“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了,怎么界定当代呢?我给你列举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及贡献吧。先说几个数据,我国物理学家一共就两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是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得奖。其中杨振宁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老先生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有里程碑性的贡献。(PS一下,悟空上很多人在问“杨振宁到底牛不牛”之类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最后看图吧,具体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查一下。(今年物理学奖给了引力波)谢邀!这类排名一般都是个人依据自己的观点或喜好排列出来的,很难有什么完全统一的标准。在前面的问答中,笔者曾经想尽量客观的给出个排名的依据,即按照历史上不同人物对物理科学发展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在物理学革命中的贡献大小来作为标准,最后列举了30位人物。当然也仅仅是个人看法,并不是什么定论。现在列举10位人物,相对应该更加简单。依照前述的标准,以两次物理学革命的灵魂人物为对象,大致就包括了10位物理学家。毫无疑问,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最后形成了经典物理学体系,而将这个体系推向最后顶峰的人物是麦克斯韦。也就是说,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经典科学体系中,产生了5位伟大科学人物,但其中的哥白尼、开普勒很难算作物理学家。所以第一次科学革命中的物理学家,应该就是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三位。而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其一是创立相对性理论的爱因斯坦,其二是量子理论的创造群体。这两部分人加起来,大概有6位,即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如果将现代物理体系中最新进展,比如量子场论、天体物理学等领域考虑进来,个人认为哈勃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十人名单。这十人就是物理学发展至今历史上最核心的人物。最后排名不一定非要按照历史顺序,而按照贡献大小和历史地位来排列,个人认为应该是如下的名单:1、牛顿2、爱因斯坦3、麦克斯韦4、伽利略5、玻尔6、普朗克7、薛定谔8、海森堡9、狄拉克10、哈勃这十人当中,牛顿、麦克斯韦、狄拉克是英国人;普朗克、海森堡是德国人;爱因斯坦曾经是德国、瑞士人,最后是美国人;伽利略是意大利人;玻尔是丹麦人;薛定谔是奥地利人;哈勃是美国人。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在物理学界闪烁着很多光辉的名字:伽利略、法拉第、普朗克、居里夫人、德布罗意、卢瑟福、狄拉克、洛仑兹、瑞利、波尔、费米、费曼、杨振宁、史蒂芬霍金等,他们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如明亮的星星一般永远在科学的天空上。而众星所围绕的,就是三位如同皓月一般的科学巨匠: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各自独立开拓了物理学的一个方向;他们都是数学家,能够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是统一理论家,能够将人们认为不相关的事物统一在一起。牛顿:统一了天上与地下。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色散等。由于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解释了苹果下落和行星运动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大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中。由于牛顿的贡献,人们才第一次弄清楚宇宙万物的规律,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等。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年轻的麦克斯韦就找到法拉第,试图用数学解释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鼓励他说:你不要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更要勇于创新。最终,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写在了一个方程组中,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这标志着经典电磁学的建立。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推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识到牛顿所谓的绝对静止参考系是不存在的,物体的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只可惜,晚年的爱因斯坦专注于研究能够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许爱因斯坦所留下的遗憾,正期待着下一位科学巨匠的诞生。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哪个更伟大?好比类似问题空气和食物对人哪个更重要?光和水对植物哪个更重要?每个学校的物理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同,有的学校物理学是系(归到理学院),有的是学院。不过大致方向都差不多。所有方向所共通的必修课程先是普通物理课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原子物理(这个有的学校二选一)之后是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平衡态统计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二选一)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导论(二选一),电子线路。(根据你选择的系不同有的课程不用学,这里只是列举出来方便你选择)数学课:高等数学(B类),线性代数(B类),数学物理方法(分复变函数与偏微分方程两个部分)计算机基础课为:C/C++(二选一),算法与数据结构。(你是计算机系C应该学完了吧)本科的物理学院学的是学物理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数学,做科研所需最低限度的编程和电子线路知识,以及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全部的力学框架,描述大量粒子系统的统计力学框架,以及经典框架下(经典力学/相对论)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所以题主要是想搞科研或者自己研究课题,建议毕业之后读研吧。那才是科研的开始,本科学的都是基础。说的有点散哈,汇总一下,四大力学+固体物理:理论力学:看起来似乎还是高中那一套,解小球运动轨迹或者弹簧振子,但其实跟牛顿力学相比,多了好多新思想、新数学,非常精美。它可以在纯经典力学的领域直接推导到量子力学中的很多重要方法和结论,包括测不准原理和共轭量(conjugate variables)的概念。;拉格朗日量(Lagrangian)和哈密顿量(Hamiltonian)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此门课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包括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到欧拉-拉格朗日公式(Euler-Lagrange equation)的推演,变分法和泛函的思想。电动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应用。最后一般要提到洛伦兹不变量(Lorentz invariance),这可以直接推导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且此思想在量子场论中继续深化。数学上很复杂,各种三维微分、积分,各种近似的方法和思想一定要尤其注意。另外还有格林函数,曾经有一个老师半开玩笑讲过一句话:“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区别是,理论物理学家能明白并且推导格林函数。”量子力学:多了很多新符号,算符作用在一个量子态上,能得到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从这一方面来上说重新定义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由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哲思。但其实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继承了理论力学里的好多东西,非常有趣。数学上用了线性代数,因此需要有数学思维上的转换;从实空间拓展到了复空间。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当粒子变得很多很多(10^23)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日常惯用的宏观物理量(压强,温度,体积等)和微观粒子的的物理状态(速度,能量分布等)有什么关系?各种相空间(phase space),熵,自由能的概念,都在之后的科研中很有用。固体物理:虽然并不属于传统中的四大力学,但作为20世纪4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的凝聚态物理中的最大分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一下。这门课首先教一些有周期性边界条件的体系(比如晶体)所常用的数学工具,然后在理想晶体或者绝缘体等极端情况(也是相对容易讨论的情况)中解薛定谔方程求电子结构、能量分布等各种特性,还有半导体、相变等等。有很多20世纪后半叶的“新鲜”研究成果,读来颇令人兴奋。哦,差点忘了你问的“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了,怎么界定当代呢?我给你列举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及贡献吧。先说几个数据,我国物理学家一共就两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是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得奖。其中杨振宁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老先生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有里程碑性的贡献。(PS一下,悟空上很多人在问“杨振宁到底牛不牛”之类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最后看图吧,具体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查一下。(今年物理学奖给了引力波)谢邀!这类排名一般都是个人依据自己的观点或喜好排列出来的,很难有什么完全统一的标准。在前面的问答中,笔者曾经想尽量客观的给出个排名的依据,即按照历史上不同人物对物理科学发展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在物理学革命中的贡献大小来作为标准,最后列举了30位人物。当然也仅仅是个人看法,并不是什么定论。现在列举10位人物,相对应该更加简单。依照前述的标准,以两次物理学革命的灵魂人物为对象,大致就包括了10位物理学家。毫无疑问,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最后形成了经典物理学体系,而将这个体系推向最后顶峰的人物是麦克斯韦。也就是说,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经典科学体系中,产生了5位伟大科学人物,但其中的哥白尼、开普勒很难算作物理学家。所以第一次科学革命中的物理学家,应该就是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三位。而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其一是创立相对性理论的爱因斯坦,其二是量子理论的创造群体。这两部分人加起来,大概有6位,即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如果将现代物理体系中最新进展,比如量子场论、天体物理学等领域考虑进来,个人认为哈勃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十人名单。这十人就是物理学发展至今历史上最核心的人物。最后排名不一定非要按照历史顺序,而按照贡献大小和历史地位来排列,个人认为应该是如下的名单:1、牛顿2、爱因斯坦3、麦克斯韦4、伽利略5、玻尔6、普朗克7、薛定谔8、海森堡9、狄拉克10、哈勃这十人当中,牛顿、麦克斯韦、狄拉克是英国人;普朗克、海森堡是德国人;爱因斯坦曾经是德国、瑞士人,最后是美国人;伽利略是意大利人;玻尔是丹麦人;薛定谔是奥地利人;哈勃是美国人。一家之言,欢迎拍砖!按照科学贡献给科学家排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不容易给出一个确切的排名,很多人才乐意讨论哪些科学家的成就高,哪些科学家能够排进前五、前十的位置。物理学是目前最系统化的一门自然科学,按贡献大小对物理学家进行排名是很常见的。幸好伟大物理学家的贡献比较清晰明确,前几个位次上应该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牛顿是当之无愧的排第一位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排第一位的科学家。他给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光学有开创性的研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发明了微积分。虽然爱因斯坦有实力和他一争高低,但牛顿是全才物理学家,理论和实验都非常在行。西方有诗曰“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但没有人说天不生爱因斯坦,万古如长夜。爱因斯坦是能够望牛顿项背的第二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第二伟大的科学家。他给出了狭义、广义相对论、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极大地刷新了人类对时间、空间、质量、物质、引力等的认识。能够望爱因斯坦项背的第三伟大科学家是麦克斯韦。他统一了电、磁、光,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就像牛顿三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那样。另外麦克斯韦还在热力学、统计力学中做出了能够使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贡献,他是统计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前三名排完了,再朝后就不是很容易了。伽利略有实力进入前五,把他排在第四位吧。他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给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引进到科学研究中,并用实验去检验真理。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还注重数学和逻辑。排完伽利略就会发现,已经不可能在第五的位置上安排一位确定的物理学家。有实力争夺这个位置的科学家已经非常多,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卢瑟福、法拉第,甚至近代物理没有诞生之前的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开普勒也有实力争夺这个位子。不论他们坐在那个位子上,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会被人类遗忘。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在物理学界闪烁着很多光辉的名字:伽利略、法拉第、普朗克、居里夫人、德布罗意、卢瑟福、狄拉克、洛仑兹、瑞利、波尔、费米、费曼、杨振宁、史蒂芬霍金等,他们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如明亮的星星一般永远在科学的天空上。而众星所围绕的,就是三位如同皓月一般的科学巨匠: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各自独立开拓了物理学的一个方向;他们都是数学家,能够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是统一理论家,能够将人们认为不相关的事物统一在一起。牛顿:统一了天上与地下。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色散等。由于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解释了苹果下落和行星运动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大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中。由于牛顿的贡献,人们才第一次弄清楚宇宙万物的规律,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等。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年轻的麦克斯韦就找到法拉第,试图用数学解释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鼓励他说:你不要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更要勇于创新。最终,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写在了一个方程组中,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这标志着经典电磁学的建立。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推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识到牛顿所谓的绝对静止参考系是不存在的,物体的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只可惜,晚年的爱因斯坦专注于研究能够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许爱因斯坦所留下的遗憾,正期待着下一位科学巨匠的诞生。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哪个更伟大?好比类似问题空气和食物对人哪个更重要?光和水对植物哪个更重要?每个学校的物理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同,有的学校物理学是系(归到理学院),有的是学院。不过大致方向都差不多。所有方向所共通的必修课程先是普通物理课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原子物理(这个有的学校二选一)之后是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平衡态统计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二选一)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导论(二选一),电子线路。(根据你选择的系不同有的课程不用学,这里只是列举出来方便你选择)数学课:高等数学(B类),线性代数(B类),数学物理方法(分复变函数与偏微分方程两个部分)计算机基础课为:C/C++(二选一),算法与数据结构。(你是计算机系C应该学完了吧)本科的物理学院学的是学物理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数学,做科研所需最低限度的编程和电子线路知识,以及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全部的力学框架,描述大量粒子系统的统计力学框架,以及经典框架下(经典力学/相对论)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所以题主要是想搞科研或者自己研究课题,建议毕业之后读研吧。那才是科研的开始,本科学的都是基础。说的有点散哈,汇总一下,四大力学+固体物理:理论力学:看起来似乎还是高中那一套,解小球运动轨迹或者弹簧振子,但其实跟牛顿力学相比,多了好多新思想、新数学,非常精美。它可以在纯经典力学的领域直接推导到量子力学中的很多重要方法和结论,包括测不准原理和共轭量(conjugate variables)的概念。;拉格朗日量(Lagrangian)和哈密顿量(Hamiltonian)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此门课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包括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到欧拉-拉格朗日公式(Euler-Lagrange equation)的推演,变分法和泛函的思想。电动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应用。最后一般要提到洛伦兹不变量(Lorentz invariance),这可以直接推导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且此思想在量子场论中继续深化。数学上很复杂,各种三维微分、积分,各种近似的方法和思想一定要尤其注意。另外还有格林函数,曾经有一个老师半开玩笑讲过一句话:“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区别是,理论物理学家能明白并且推导格林函数。”量子力学:多了很多新符号,算符作用在一个量子态上,能得到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从这一方面来上说重新定义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由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哲思。但其实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继承了理论力学里的好多东西,非常有趣。数学上用了线性代数,因此需要有数学思维上的转换;从实空间拓展到了复空间。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当粒子变得很多很多(10^23)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日常惯用的宏观物理量(压强,温度,体积等)和微观粒子的的物理状态(速度,能量分布等)有什么关系?各种相空间(phase space),熵,自由能的概念,都在之后的科研中很有用。固体物理:虽然并不属于传统中的四大力学,但作为20世纪4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的凝聚态物理中的最大分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一下。这门课首先教一些有周期性边界条件的体系(比如晶体)所常用的数学工具,然后在理想晶体或者绝缘体等极端情况(也是相对容易讨论的情况)中解薛定谔方程求电子结构、能量分布等各种特性,还有半导体、相变等等。有很多20世纪后半叶的“新鲜”研究成果,读来颇令人兴奋。哦,差点忘了你问的“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了,怎么界定当代呢?我给你列举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及贡献吧。先说几个数据,我国物理学家一共就两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是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得奖。其中杨振宁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老先生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有里程碑性的贡献。(PS一下,悟空上很多人在问“杨振宁到底牛不牛”之类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最后看图吧,具体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查一下。(今年物理学奖给了引力波)谢邀!这类排名一般都是个人依据自己的观点或喜好排列出来的,很难有什么完全统一的标准。在前面的问答中,笔者曾经想尽量客观的给出个排名的依据,即按照历史上不同人物对物理科学发展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在物理学革命中的贡献大小来作为标准,最后列举了30位人物。当然也仅仅是个人看法,并不是什么定论。现在列举10位人物,相对应该更加简单。依照前述的标准,以两次物理学革命的灵魂人物为对象,大致就包括了10位物理学家。毫无疑问,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最后形成了经典物理学体系,而将这个体系推向最后顶峰的人物是麦克斯韦。也就是说,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经典科学体系中,产生了5位伟大科学人物,但其中的哥白尼、开普勒很难算作物理学家。所以第一次科学革命中的物理学家,应该就是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三位。而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其一是创立相对性理论的爱因斯坦,其二是量子理论的创造群体。这两部分人加起来,大概有6位,即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如果将现代物理体系中最新进展,比如量子场论、天体物理学等领域考虑进来,个人认为哈勃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十人名单。这十人就是物理学发展至今历史上最核心的人物。最后排名不一定非要按照历史顺序,而按照贡献大小和历史地位来排列,个人认为应该是如下的名单:1、牛顿2、爱因斯坦3、麦克斯韦4、伽利略5、玻尔6、普朗克7、薛定谔8、海森堡9、狄拉克10、哈勃这十人当中,牛顿、麦克斯韦、狄拉克是英国人;普朗克、海森堡是德国人;爱因斯坦曾经是德国、瑞士人,最后是美国人;伽利略是意大利人;玻尔是丹麦人;薛定谔是奥地利人;哈勃是美国人。一家之言,欢迎拍砖!按照科学贡献给科学家排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不容易给出一个确切的排名,很多人才乐意讨论哪些科学家的成就高,哪些科学家能够排进前五、前十的位置。物理学是目前最系统化的一门自然科学,按贡献大小对物理学家进行排名是很常见的。幸好伟大物理学家的贡献比较清晰明确,前几个位次上应该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牛顿是当之无愧的排第一位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排第一位的科学家。他给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光学有开创性的研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发明了微积分。虽然爱因斯坦有实力和他一争高低,但牛顿是全才物理学家,理论和实验都非常在行。西方有诗曰“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但没有人说天不生爱因斯坦,万古如长夜。爱因斯坦是能够望牛顿项背的第二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第二伟大的科学家。他给出了狭义、广义相对论、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极大地刷新了人类对时间、空间、质量、物质、引力等的认识。能够望爱因斯坦项背的第三伟大科学家是麦克斯韦。他统一了电、磁、光,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就像牛顿三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那样。另外麦克斯韦还在热力学、统计力学中做出了能够使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贡献,他是统计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前三名排完了,再朝后就不是很容易了。伽利略有实力进入前五,把他排在第四位吧。他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给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引进到科学研究中,并用实验去检验真理。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还注重数学和逻辑。排完伽利略就会发现,已经不可能在第五的位置上安排一位确定的物理学家。有实力争夺这个位置的科学家已经非常多,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卢瑟福、法拉第,甚至近代物理没有诞生之前的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开普勒也有实力争夺这个位子。不论他们坐在那个位子上,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会被人类遗忘。对我们影响深刻是居里夫人,不是她发现什么镭,得了两个诺贝尔奖。是因为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是瑞典科学院院长说,玛丽君里,您是一个伟大的的学者,一个竭诚献身工作,为科学而牺牲的伟大妇女。一个无论在战争和平中,始终为分外的责任,而工作的爱国者。我们向您致敬。是因为她的艰难求学故事。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和强烈事业心。在学习中热爱科学实验,充满的科学幻想,急切渴望探索科学世界的精神。更是爱慕她结识了唉尔居里,能一起有心愿共同为人类造福的意愿相结合美满婚姻。是的,居里夫妇,发现镭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却极端轻视名利,最讨厌那些无聊的应酬,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不想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取成功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要专利,能发大财。他们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研究出来成果该公开发表出来,别人研制不受任何限制,何况镭对病人有好处,我们不能谋利。居里先生不幸车祸去世,居里夫人承受巨大的痛苦中,还是加倍工作,完成共同的科学任务,又接替先生讲课,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写出<放射性专论>。炼制出金属镭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两个在不同的科学领域,获世界科学最高奖,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她一生获得真十项奖金。十六种奖章,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街。还有在他们夫妇指导下,女儿女婿也于一九三五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些成就,世界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绝后。她才是历史上最大的科学家。一位有无私奉之心贡献社会感动世界向她致敬的人,向她学习的科学家。她说,人要有梦想,需要醉心事业,而应大公无私。在她感染下。一代代有志气青年人,为科学研究前仆后继,披荆斩棘为科学事业勇敢前进,不惜一生追求目标。更有很多成名大家,向她一样忧心祖国,牵挂故园,放弃名利,回来报效,为服务祖国死而后已。物理学家出名以元素周期表发明门捷列夫,发现日心说加利略,牛顿定理的牛顿,我国的杨振宁,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都相当有名,但影响世界深远,有永远励志的人物唯居里夫人莫属。她似春风吹开科学世界的花园各个花朵万紫干红。也似顶塔,在黑暗中给追求科学研究学者精神力量。其人格魅力象太阳一样永放光辉。
这张照片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纯粹的文科专业的读者,也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张照片。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的合影,这次会议就量子力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的争论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这届索尔维会议也成了最著名的一次会议。索尔维是一位化学家和企业家,他依靠发明的一种制碱法赚了大笔财富,他用自己的财富举办了多届索尔维会议。下图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前排左三就是索尔维。在这张照片上你也能看到很多大牛科学家的熟悉身影。再回到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我最早是在读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赛格雷的《从X射线到夸克》上看到的这张照片,当时我还几乎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如今对不起几位物理学家了,有几位的名字真的记不住了。那就在能记得的人中找几位八卦一下吧。前排左四是洛伦兹,当时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连接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洛伦兹力吗?还记得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出席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时洛伦兹已73岁,第二年去世。洛伦兹左手边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坐在了正中间,那时他已成为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爱因斯坦的左手边是郎之万,在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中,郎之万也是在爱因斯坦的左手边。喔,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他和居里夫人之间的故事。居里夫人右手边的是打开了量子之门的普朗克,参会时他已将近70岁。第二排左三是小布拉格,他和他的父亲老布拉格一起登上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当时小布拉格25岁,是迄今领奖时最年轻的。有一些材料中说他是沾了老子的光,其实不是。小布拉格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二排中间的是“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这是杨振宁形容的)的狄拉克。第二排的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本可以当他的纨绔子弟,却搞起了物理。他凭借着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排最右的就是玻尔,量子力学的旗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就是因为有了他和爱因斯坦的争论而变得精彩纷呈。最后一排左三是艾伦菲斯特,可能有人不熟悉他,他的学生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名声要大一些。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给出了电子自旋设想后,曾一度感到漏洞太大想停止发论文,而艾伦菲斯特已把论文投出,并说了一句“你们还年轻,有点问题没关系”。后来,电子的自旋成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本可以凭此得诺贝尔奖,可是诺贝尔奖没有给他们,这是诺贝尔奖的遗憾。后排中间是薛定谔,他的方程、他的猫、他的《生命是什么》、他的情史,样样都很有名。就这些吧,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讲完。忽然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当今物理学界举办类似的会议,你认为谁会坐在前排中间?本人的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在物理学界闪烁着很多光辉的名字:伽利略、法拉第、普朗克、居里夫人、德布罗意、卢瑟福、狄拉克、洛仑兹、瑞利、波尔、费米、费曼、杨振宁、史蒂芬霍金等,他们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如明亮的星星一般永远在科学的天空上。而众星所围绕的,就是三位如同皓月一般的科学巨匠: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三位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各自独立开拓了物理学的一个方向;他们都是数学家,能够用数学语言解释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是统一理论家,能够将人们认为不相关的事物统一在一起。牛顿:统一了天上与地下。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色散等。由于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解释了苹果下落和行星运动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大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中。由于牛顿的贡献,人们才第一次弄清楚宇宙万物的规律,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麦克斯韦的主要贡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等。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年轻的麦克斯韦就找到法拉第,试图用数学解释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鼓励他说:你不要局限于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更要勇于创新。最终,麦克斯韦将电场和磁场写在了一个方程组中,使人们认识到电与磁的密切联系。这标志着经典电磁学的建立。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推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识到牛顿所谓的绝对静止参考系是不存在的,物体的时间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只可惜,晚年的爱因斯坦专注于研究能够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的大一统理论,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许爱因斯坦所留下的遗憾,正期待着下一位科学巨匠的诞生。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哪个更伟大?好比类似问题空气和食物对人哪个更重要?光和水对植物哪个更重要?每个学校的物理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同,有的学校物理学是系(归到理学院),有的是学院。不过大致方向都差不多。所有方向所共通的必修课程先是普通物理课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原子物理(这个有的学校二选一)之后是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平衡态统计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二选一)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导论(二选一),电子线路。(根据你选择的系不同有的课程不用学,这里只是列举出来方便你选择)数学课:高等数学(B类),线性代数(B类),数学物理方法(分复变函数与偏微分方程两个部分)计算机基础课为:C/C++(二选一),算法与数据结构。(你是计算机系C应该学完了吧)本科的物理学院学的是学物理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数学,做科研所需最低限度的编程和电子线路知识,以及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全部的力学框架,描述大量粒子系统的统计力学框架,以及经典框架下(经典力学/相对论)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所以题主要是想搞科研或者自己研究课题,建议毕业之后读研吧。那才是科研的开始,本科学的都是基础。说的有点散哈,汇总一下,四大力学+固体物理:理论力学:看起来似乎还是高中那一套,解小球运动轨迹或者弹簧振子,但其实跟牛顿力学相比,多了好多新思想、新数学,非常精美。它可以在纯经典力学的领域直接推导到量子力学中的很多重要方法和结论,包括测不准原理和共轭量(conjugate variables)的概念。;拉格朗日量(Lagrangian)和哈密顿量(Hamiltonian)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此门课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包括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到欧拉-拉格朗日公式(Euler-Lagrange equation)的推演,变分法和泛函的思想。电动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应用。最后一般要提到洛伦兹不变量(Lorentz invariance),这可以直接推导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且此思想在量子场论中继续深化。数学上很复杂,各种三维微分、积分,各种近似的方法和思想一定要尤其注意。另外还有格林函数,曾经有一个老师半开玩笑讲过一句话:“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区别是,理论物理学家能明白并且推导格林函数。”量子力学:多了很多新符号,算符作用在一个量子态上,能得到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从这一方面来上说重新定义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由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哲思。但其实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继承了理论力学里的好多东西,非常有趣。数学上用了线性代数,因此需要有数学思维上的转换;从实空间拓展到了复空间。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当粒子变得很多很多(10^23)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日常惯用的宏观物理量(压强,温度,体积等)和微观粒子的的物理状态(速度,能量分布等)有什么关系?各种相空间(phase space),熵,自由能的概念,都在之后的科研中很有用。固体物理:虽然并不属于传统中的四大力学,但作为20世纪4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的凝聚态物理中的最大分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一下。这门课首先教一些有周期性边界条件的体系(比如晶体)所常用的数学工具,然后在理想晶体或者绝缘体等极端情况(也是相对容易讨论的情况)中解薛定谔方程求电子结构、能量分布等各种特性,还有半导体、相变等等。有很多20世纪后半叶的“新鲜”研究成果,读来颇令人兴奋。哦,差点忘了你问的“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了,怎么界定当代呢?我给你列举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及贡献吧。先说几个数据,我国物理学家一共就两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是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得奖。其中杨振宁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老先生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有里程碑性的贡献。(PS一下,悟空上很多人在问“杨振宁到底牛不牛”之类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最后看图吧,具体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查一下。(今年物理学奖给了引力波)谢邀!这类排名一般都是个人依据自己的观点或喜好排列出来的,很难有什么完全统一的标准。在前面的问答中,笔者曾经想尽量客观的给出个排名的依据,即按照历史上不同人物对物理科学发展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在物理学革命中的贡献大小来作为标准,最后列举了30位人物。当然也仅仅是个人看法,并不是什么定论。现在列举10位人物,相对应该更加简单。依照前述的标准,以两次物理学革命的灵魂人物为对象,大致就包括了10位物理学家。毫无疑问,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最后形成了经典物理学体系,而将这个体系推向最后顶峰的人物是麦克斯韦。也就是说,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经典科学体系中,产生了5位伟大科学人物,但其中的哥白尼、开普勒很难算作物理学家。所以第一次科学革命中的物理学家,应该就是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三位。而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其一是创立相对性理论的爱因斯坦,其二是量子理论的创造群体。这两部分人加起来,大概有6位,即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如果将现代物理体系中最新进展,比如量子场论、天体物理学等领域考虑进来,个人认为哈勃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十人名单。这十人就是物理学发展至今历史上最核心的人物。最后排名不一定非要按照历史顺序,而按照贡献大小和历史地位来排列,个人认为应该是如下的名单:1、牛顿2、爱因斯坦3、麦克斯韦4、伽利略5、玻尔6、普朗克7、薛定谔8、海森堡9、狄拉克10、哈勃这十人当中,牛顿、麦克斯韦、狄拉克是英国人;普朗克、海森堡是德国人;爱因斯坦曾经是德国、瑞士人,最后是美国人;伽利略是意大利人;玻尔是丹麦人;薛定谔是奥地利人;哈勃是美国人。一家之言,欢迎拍砖!按照科学贡献给科学家排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不容易给出一个确切的排名,很多人才乐意讨论哪些科学家的成就高,哪些科学家能够排进前五、前十的位置。物理学是目前最系统化的一门自然科学,按贡献大小对物理学家进行排名是很常见的。幸好伟大物理学家的贡献比较清晰明确,前几个位次上应该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牛顿是当之无愧的排第一位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排第一位的科学家。他给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光学有开创性的研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发明了微积分。虽然爱因斯坦有实力和他一争高低,但牛顿是全才物理学家,理论和实验都非常在行。西方有诗曰“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但没有人说天不生爱因斯坦,万古如长夜。爱因斯坦是能够望牛顿项背的第二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第二伟大的科学家。他给出了狭义、广义相对论、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极大地刷新了人类对时间、空间、质量、物质、引力等的认识。能够望爱因斯坦项背的第三伟大科学家是麦克斯韦。他统一了电、磁、光,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就像牛顿三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那样。另外麦克斯韦还在热力学、统计力学中做出了能够使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贡献,他是统计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前三名排完了,再朝后就不是很容易了。伽利略有实力进入前五,把他排在第四位吧。他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给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引进到科学研究中,并用实验去检验真理。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还注重数学和逻辑。排完伽利略就会发现,已经不可能在第五的位置上安排一位确定的物理学家。有实力争夺这个位置的科学家已经非常多,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卢瑟福、法拉第,甚至近代物理没有诞生之前的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开普勒也有实力争夺这个位子。不论他们坐在那个位子上,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会被人类遗忘。对我们影响深刻是居里夫人,不是她发现什么镭,得了两个诺贝尔奖。是因为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是瑞典科学院院长说,玛丽君里,您是一个伟大的的学者,一个竭诚献身工作,为科学而牺牲的伟大妇女。一个无论在战争和平中,始终为分外的责任,而工作的爱国者。我们向您致敬。是因为她的艰难求学故事。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和强烈事业心。在学习中热爱科学实验,充满的科学幻想,急切渴望探索科学世界的精神。更是爱慕她结识了唉尔居里,能一起有心愿共同为人类造福的意愿相结合美满婚姻。是的,居里夫妇,发现镭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却极端轻视名利,最讨厌那些无聊的应酬,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不想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取成功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要专利,能发大财。他们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研究出来成果该公开发表出来,别人研制不受任何限制,何况镭对病人有好处,我们不能谋利。居里先生不幸车祸去世,居里夫人承受巨大的痛苦中,还是加倍工作,完成共同的科学任务,又接替先生讲课,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写出<放射性专论>。炼制出金属镭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两个在不同的科学领域,获世界科学最高奖,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她一生获得真十项奖金。十六种奖章,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街。还有在他们夫妇指导下,女儿女婿也于一九三五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些成就,世界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绝后。她才是历史上最大的科学家。一位有无私奉之心贡献社会感动世界向她致敬的人,向她学习的科学家。她说,人要有梦想,需要醉心事业,而应大公无私。在她感染下。一代代有志气青年人,为科学研究前仆后继,披荆斩棘为科学事业勇敢前进,不惜一生追求目标。更有很多成名大家,向她一样忧心祖国,牵挂故园,放弃名利,回来报效,为服务祖国死而后已。物理学家出名以元素周期表发明门捷列夫,发现日心说加利略,牛顿定理的牛顿,我国的杨振宁,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都相当有名,但影响世界深远,有永远励志的人物唯居里夫人莫属。她似春风吹开科学世界的花园各个花朵万紫干红。也似顶塔,在黑暗中给追求科学研究学者精神力量。其人格魅力象太阳一样永放光辉。物理学家杨振宁有多伟大?此前,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21日晚在清华大学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获颁“求是终身成就奖”,成为第二位获此奖项的科学家。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获“求是终身成就奖”,奖金300万人民币,杨老是求是科技基金会成立20多年来第2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第1位是周光召。有些人骂杨振宁是机会主义者,在新中国最困难最需要科技人才的时候,钱学森、邓稼先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决然回国,搞出了两弹一星,邓老几十年在西北的戈壁滩上隐姓埋名,甚至因核辐射而过早离世。而杨振宁则是在中国已经富强起了影响力大了才想起回国。个人认为是不公正的,因为那个时代,国内的环境很实验条件达不到,杨振宁从事的是理论物理的研究,回来能干啥呢,在国外至少还可以从事研究,积累资源。另外,国之重请,岂能示人!你懂得!!1973年,杨振宁回国,还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据不完全统计,杨振宁为中国协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60余座,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共筹集约20亿美金的科研经费。他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SCI论文30多篇,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年,为我国在世界科学界争得了巨大荣誉。杨振宁利用自己的影响,推荐1200多名青年学者出国访问、深造,绝大多数都归国成为科学界的栋梁之才。据朱邦芬院士在南开大学讲: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他1997年亲自创办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豪华住宅,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在清华大学,他设立了“杨振宁讲座”,“杨振宁奖学金”,“杨振宁基金会”,并亲自担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基金会主席,贺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95生日。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提供“私域流量构建+社群运营+KOC变现”三大系统化课程,为创业者提供最前沿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助力大众创业梦想,登临事业财富巅峰。免费进头条“蒋老师私域流量朋友圈”,圈子每天更新,进群5堂课程(语音授课)

5,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510个

牛顿 爱因斯坦 法拉第 安培 伏特 欧姆 伦琴 焦耳 泊松 库伦 居里夫人 卢瑟福 贝克勒尔 查德威克 密立根 特斯拉 奥斯特 霍尔 楞次 布朗 卡文迪许
你好!焦耳,居里夫妇爱因斯坦,法拉第,卡文迪许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伽里略,亚里士多得
爱因斯坦,法拉第,居里夫妇,卡文迪许,焦耳,牛顿

6,有一架直升机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另外两个

美国一家著名的杂志社悬赏一万美元,寻找最佳答案。说有一架直升机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美国的著名物理学家,另外两个分别是德国的生物学家和英国的作家。直升机在穿越一峡谷时,发生了意外为了挽救飞机和性命,把损失降到最低,必须把一个人扔下去,那么应当扔谁呢?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兴趣,杂志社收到了来自各地不同的答案,人们各抒己见,侃侃而谈,但绝大数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他们各自的重要性,一时间谁也无法说服谁,公布结果的那天到了,奖金的得主竟是一个年仅8岁的小男孩,他的答案很简单“把那个最胖的扔下去!”
你想问啥???
生物学家
想问什么?

7,世界上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有哪些

物理:麦克斯韦: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经典电磁理论方面。麦克斯韦方程。牛顿: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泡利:瑞士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最重要的贡献是泡利不相容原理。普朗克: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普朗克早年的科学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楞次:俄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库仑:法国物理学、军事工程师。他在1785年根据实验得出了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库仑定律。卡诺:法国物理学家、军事工程师。提出了作为热力学重要理论基础的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从理论上解决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根本途径。克劳修斯:德国物理学家,是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卡文迪许:扭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胡克:胡克定律F=kx 。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三定律。揭示天体运动规律。麦克思韦:电磁理论。法拉第:场概念的提出。居里夫妇:发现物质的放射性,发现新元素。惠更斯:单摆的周期公式。天文:托勒密----地心说的提出者哥白尼---推翻地心说,提出日心说 《天体运行论》一行和尚----测量子午线的先驱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研究星空的先驱 《星使》第谷---天文测量者,他的测量数据为开普勒的研究奠定基础开普勒----行星三定律的提出者 《宇宙的和谐》笛卡尔---宇宙涡旋体系的提出者牛顿----反对宇宙涡旋体系,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曾用经典力学理论研究潮汐,天体进动等现象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哈雷---哈雷彗星运行规律的发现者哈勃---河外星系退行现象的发现者 哈勃定律普拉德雷--光行差的发现者欧拉---月球运动理论的提出者克德罗----阐明地球自转和地球的外形拉格朗日---研究太阳系的稳定问题,研究行星间的摄动现象康德和拉普拉斯---共同提出了星云说赫歇尔---恒星天文学的开创者。发现天王星,发现太阳的自行现象,确定了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者,认为天体之间的互相吸引和绕转现象来自于时空曲率爱丁顿----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者,观测了日全食时星光的偏转 其实天文和物理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天文学家

8,相声台词超短

《人生一世 》 甲:人生一世,转眼就是百年。乙:那可不。甲:到了一定的岁数,世间的事也就看淡、看透了。乙:没错。甲: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人往热水池子里一泡,人生的感悟由然而生。乙:是啊。甲:那天洗浴中心来了一位教授,脱了衣服往池子一躺那叫一个舒坦,张口说了一句话。乙:什么话?甲:“哎——阿基米德不过如此!”乙:嗬,那是位伟大的古希腊物理学家。甲:最后来了一位厨子。乙:做饭的大师傅。甲:伸手摸了摸池水,觉得不够热,下了池子往里一躺没到两分钟皮都烫红了,其他人都看傻眼了。乙:受的了吗?甲:不但受的了而且很舒服,这位大师傅躺在水中说了一句话,比那三位说的都有哲理。乙:他说什么了?甲:“哎——炸油条不过如此。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人生一世 》甲:人生一世,转眼就是百年。乙:那可不。甲:到了一定的岁数,世间的事也就看淡、看透了。乙:没错。甲: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人往热水池子里一泡,人生的感悟由然而生。乙:是啊。甲:那天洗浴中心来了一位教授,脱了衣服往池子一躺那叫一个舒坦,张口说了一句话。乙:什么话?甲:“哎——阿基米德不过如此!”乙:嗬,那是位伟大的古希腊物理学家。甲:最后来了一位厨子。乙:做饭的大师傅。甲:伸手摸了摸池水,觉得不够热,下了池子往里一躺没到两分钟皮都烫红了,其他人都看傻眼了。乙:受的了吗?甲:不但受的了而且很舒服,这位大师傅躺在水中说了一句话,比那三位说的都有哲理。乙:他说什么了?甲:“哎——炸油条不过如此更多16条
甲:人生一世,转眼就是百年。乙:那可不。甲:到了一定的岁数,世间的事也就看淡、看透了。乙:没错。甲: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人往热水池子里一泡,人生的感悟由然而生。乙:是啊。甲:那天洗浴中心来了一位教授,脱了衣服往池子一躺那叫一个舒坦,张口说了一句话。乙:什么话?甲:“哎——阿基米德不过如此!”乙:嗬,那是位伟大的古希腊物理学家。甲:最后来了一位厨子。乙:做饭的大师傅。甲:伸手摸了摸池水,觉得不够热,下了池子往里一躺没到两分钟皮都烫红了,其他人都看傻眼了。乙:受的了吗?甲:不但受的了而且很舒服,这位大师傅躺在水中说了一句话,比那三位说的都有哲理。乙:他说什么了?甲:“哎——炸油条不过如此。”
甲:人生一世,转眼就是百年。乙:那可不。甲:到了一定的岁数,世间的事也就看淡、看透了。乙:没错。甲: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人往热水池子里一泡,人生的感悟由然而生。乙:是啊。甲:那天洗浴中心来了一位教授,脱了衣服往池子一躺那叫一个舒坦,张口说了一句话。乙:什么话?甲:“哎——阿基米德不过如此!”乙:嗬,那是位伟大的古希腊物理学家。甲:最后来了一位厨子。乙:做饭的大师傅。甲:伸手摸了摸池水,觉得不够热,下了池子往里一躺没到两分钟皮都烫红了,其他人都看傻眼了。乙:受的了吗?甲:不但受的了而且很舒服,这位大师傅躺在水中说了一句话,比那三位说的都有哲理。乙:他说什么了?甲:“哎——炸油条不过如此。”
有一天,某人见到了上帝,上帝就跟他说,我今天很高兴,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他说,帝哥,我要世界和平,上帝说,这事,你看,咱们头一次见面,你就让我办,说实话,这事挺难得,你看能不能换一个,后来,这人拿了张某某的照片说,帝哥,你看这张照片,人是张的抽象了点,但是,是我的好朋友啊,你看,能不能让他张的好看的,就在这是,只见上帝的脸都绿了,跟他说,咱们还是聊聊世界和平的事吧

9,世界物理学家排名是怎样

世界物理学家排名是: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普朗克、法拉第、费曼、薛定谔、狄拉克、卢瑟福、海森堡、玻尔、伽利略。1、英国着名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排第一的是牛顿,他的地位相当于经典物理学的“祖师爷”。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十分巨大,他的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而且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整个世界。牛顿是物理学集大成者,他的最重要贡献莫过于提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里大师都是一些开门人,牛顿打开了经典物理的大门,牛顿是现代物理学奠基人,历史第一无可争议。物体宏观运动规律都可由牛顿力学解释,物理学大厦的框架被完整搭建。虽然伽利略在门边进进出出,但他嘴笨,第一个对世界大喊“这有一扇门”的是牛顿,之后除了很多大师都是进入牛顿这扇门之后才有的。2、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下一个是爱因斯坦,他打开了一扇门,于是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催生出一大堆大师,不得不说量子力学是进入爱因斯坦的门后长出来的,爱因斯坦是重建物理学大厦的第一人,历史第二争议不大。爱因斯坦是时空与引力的重塑者,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绝对时空观,不仅是一次物理学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哲学思想上的革命,让人们重新思考关于时间、空间、存在与运动。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3、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4、德国着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马克斯·普朗克是德国着名物理学家,被称为量子理论之父,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在论证过程中提出普朗克常数,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方程常数之一,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5、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法拉第是英国着名的科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发现了磁场,电磁感应,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他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着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6、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理查德·费曼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其在粒子物理学和量子电动力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首位提出纳米概念的人,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7、奥地利着名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埃尔温·薛定谔是奥地利着名物理学家,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建立的薛定谔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还提出薛定谔猫思想实验,是所有科学领域中最精细的思想实验之一,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8、英国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保罗·狄拉克是英国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狄拉克方程,用来描述费米子的物理行为,还与薛定谔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9、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欧内斯特·卢瑟福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10、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沃纳·海森堡沃纳·海森堡是德国着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奠定了量子力学,还提出矩阵理论,其在核物理学的显着贡献,为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学的出现奠定基础,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11、玻尔丹麦物理学家他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玻尔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哥本哈根大学科学硕士和博士,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曾获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金质奖章,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荣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2、伽利略·伽利雷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将定量分析引入物理学,爱因斯坦认为是他开创了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文章TAG:物理学家物理  物理学家  理学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