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五年级下册11课晏子使楚 文中第一个水土不同的意思是第

第一个指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不同,第二个指人文的不同,暗讽楚国风气不正使人染上恶习

小学五年级下册11课晏子使楚 文中第一个水土不同的意思是第

2,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怎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总的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确定位置 、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实践活动、整理与复习 三、教改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怎么写

3,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一筐梨按每份2个梨分多l个每份3个梨分多2

17
假设再增加一个就全部刚刚好了。 2、3、5的最小公倍数是30。 30-1=29个

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一筐梨按每份2个梨分多l个每份3个梨分多2

4,求解小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倍数单元应用题短除法急急

巧克力的颗数应该能被6和10整除,6用短除法可分解为2*3。10可分解为2*5,故巧克力的颗数最少是2*3*5=30(颗)(6和10的最小公倍数)则共有学生数最少是30/6=5人,大班是30/10=3人,小班是5-3=2人,所以分给小班,每人是30/2=15(个)

5,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8m3=【 8000】dm3 3.6dm3=【 3600 】cm3 0.2dm3=【200 】cm3 28dm3=【 28000】cm3 740cm3=【0.74 】dm3 21000dm3=【21 】m3 4120dm3=【4.12 】m3 62cm3=【0.062 】dm3

6,五年级下学期分数应用题有哪些经典题型

五年级下学期分数应用题主要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只要掌握好单位“1”的问题,就OK了。
五年级下学期主要是学一些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不难,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小学5年级有关《分数》的应用题训练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10、一根绳长4/5米,先用去1/4,又用去1/4米,一共用去多少米?11、山羊50只,绵羊比山羊的 4/5多3只,绵羊有多少只?12、看一本120页的书,已看全书的 1/3,再看多少页正好是全书的 5/6?13、一瓶油4/5千克,已用去3/10千克,再用去多少千克正好是这桶油的 1/2?14、一袋大米120千克,第一天吃去1/4,第二天吃去余下的 1/3,第二天吃去多少千克?15、一批货物,汽车每次可运走它的 1/8,4次可运走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批货物重116吨,已经运走了多少吨?16、某厂九月份用水28吨,十月份计划比九月份节约 1/7,十月份计划比九月份节约多少吨?17、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边长24米,高是底的 3/4,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8、人体的血液占体重的 1/13,血液里约 2/3是水,爸爸的体重是78千克,他的血液大约含水多少千克?19、修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 3/7后,离这条公路的中点还有1.7米,求这条公路的长?20、光明小学有60台电脑,比五爱小学多 1/5,五爱小学有多少台电脑?21、一所小学扩建校舍,原计划投资28万元,实际投资比原计划节省了 1/7,实际投资多少万元?22、玩具厂计划生产游戏机2000台,实际超额完成 1/10,实际生产多少台?23、一根电线长40米,先用去 3/8,后又用去 3/8米,这根电线还剩多少米?24、某种书先提价 1/6,又降价 1/6,这种书的原价高还是现价高?25、一本书共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第二天看了1/4,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26、光明小学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 1/9,十月份用水72吨,九月份用水多少吨?27、光明小学有60台电脑,比五爱小学少1/5,五爱小学有多少台电脑?28、一袋大米两周吃完,第一周吃了1/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了5千克,这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29、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劳动,男生植了160棵,女生植的比男生的 3/4多5棵。女生植树多少棵?30、新光小学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 4/5,三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 2/3,如果五年级是120人,那么三年级是多少人?3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3/4,乙车行了全程的 2/3,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32、五年级植树120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7/5,五、六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33、修一条12/5千米的路,第一周修了2/3千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3 ,两周共修了多少千米?34、一条公路长7/8千米,第一天修了1/8千米,再修多少千米就正好是 1/2全长的 ?35、小华看一本9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1/4,第二天看了 1/8。两天共看了多少页?36、一本书有150页,小王第一天看了总数的1/10,第二天看了总数的 1/15,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37、学校运来2/5 吨水泥,运来的黄沙是水泥的5/8 还多 1/8吨,运来黄沙多少吨?38、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钱数的比是2 :5。小英捐了35元,小伟捐了多少元?39、电视机厂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2/5。去年生产电视机1/5万台,今年计划增产多少万台? 答案自己去找吧……

7,计划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计划

6:00~8:00 头脑最为清醒,体力也很充沛,这是学习的黄金时段,是记忆的最佳时间,可安排难学习难掌握的内容。 例如,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背课文、记单词和记公式,效果会非常明显,而且记住的东西不容易忘掉。8:00~9:00 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可安排难度大的的攻坚内容。如记诵文言文。9:00~11:00 短期记忆效果很好,进行突击记忆,学习可事办功倍。13:00~14:00 这一阶段是午休的最佳时间。午饭或容易感到疲劳,如果休息调整一下,可养精蓄锐,下午学习的效率会更高。不过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即可,不宜超过1小时。15:00~16:00 休息后精神状态较好,此时长时期记忆效果特佳,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17:00~18:00 这一阶段得头脑再度清醒的时刻,是进行复杂计算和有难度作业的好时间。例如,做几道复杂的数学计算或者几何证明题。晚饭后 到户外活动半小时,调节一下大脑。19:00~22:00 这一阶段是最安静的时刻,也是学习的好时刻,可静下心来学习自认为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给自己安排休息时间。例如,每隔一小时休息十分钟。睡觉前 把当天复习过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面回忆一遍,对巩固和记忆知识是十分有利的。 我读初中的时候成绩就很好,也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现在给你讲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一、首先呢,按到课程安排制定一个学习规划表。二、记得预习第二天课堂上将讲的内容,把不懂的地方做为你听课的重点,听不懂要即时问老师。三、认真听讲,不偏科不偏爱老师,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就要把它完成。四、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闭着眼睛。静静的把当天学习的东西温习一边,这有待提高记忆。 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努力学习,不偏科,少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把时间管理好,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玩。我想你学习起来一定轻松多了。
六年级下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26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5人。从上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都能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做作业不按时完成,并且做完作业后不喜欢检查,特别是计算很不细心;当然还有部分学生不做作业的现象。二、本册教材分析:修订后的西师版六年级下期数学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百分数,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统计,总复习。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1.将“百分数”移至本册。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将“百分数”的内容安排在第十一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 “百分数”移至第十二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加上,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3.增加“综合应用”。(1)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2)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理解成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3、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计算圆锥的体积。4、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5、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整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6、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7、 通过复习、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8、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百分数 14课时圆柱和圆锥 12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 12课时统计 2课时总复习 30课时2011年2月12日

8,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试卷冀教版

寂寞中的等待 求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生物,地理,历史的期末复习资料,我… [学习帮助] 已回答 寂寞中的等|0个回答·8人浏览·1小时前手机发送5猫忘了鱼尾纱 太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跪求答案 [外语] 已回答 猫忘了鱼尾|0个回答·11人浏览·1小时前20杰心 小学六年级教学新思维检测卷总复习4数学答案 [学习帮助] 已回答 杰心|0个回答·8人浏览·2小时前星空 阳光 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自查答案 求… [学习帮助] 已回答 星空 阳光|0个回答·7人浏览·1小时前急微笑**~~~·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试卷(冀教版) [数学] 回答 微笑**~~~|0个回答·7人浏览·1小时前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30 × 1 = 30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________叫做它的表面积。2、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________。3、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__个面,__个顶点和__条棱。正方体是_____的长方体。4、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电视机的体积约50_____。一颗糖的体积约2_____。一个苹果重50_____。指甲盖的面积约1_____。一瓶色拉油约4.2_____。一个橱柜的容积约2_____。5、把8个棱长2 cm的正方体摆成长方体,它的体积是_____ cm3。6、底面周长为4 dm的正方体,它能装水_____ L,折合_____ ml。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500 ml = _____ dm3 = _____ L960 cm3 = _____ dm3 = _____ L400 dm2 = _____ cm2 = _____ m2100 ml = _____ dm3 = _____ L0.0195 cm3 = _____ L = _____ m31 m3 = _____ L = _____ cm38、2个表面积为6 dm2的正方体拼成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_____ cm3。9、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10、长方形的地长50 m,宽80 m,高20 m,这块地的面积是_____ m2。二、判断题。( 10 × 1 = 10 )1、一个长方体中,最多有8条棱完全相等、6个面完全相同。……( )2、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 dm,那么它的表面积是216 dm2。( )4、一个物体的容积一定比体积小。………………………………( )5、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与体积之和都不变。……………………………………………………( )6、3x=x?x?x,x3=x+x+x。………………………………………( )7、容积的计算方法是把物体外面的长、宽、高测量出来,再相乘。( )8、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9、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10、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三、选择题。( 10 × 1 = 10 )1、用长64 cm的铁丝可焊一个长10 cm,宽4 cm,高( )的长方体框架。A、1 cm B、2 cm C、3 cm D、4 cm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A、2 B、4 C、6 D、83、棱长1 m的正方体可以切成( )个棱长为1 cm的正方体。A、100 B、1000 C、100000 D、10000004、体积为8.1 dm3的石块放进棱长3 dm的水槽里,水面会上升( )。A、2.7 dm B、0.9 dm C、3 dm D、9 dm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从4.5 cm增加到6 cm,那么表面积增加了( )。A、27 cm2 B、94.5 cm2 C、216 cm2 D、124.875 cm26、750 cm3( )0.7 L,4600 ml( )5 L,5 m2( )500 ml,3.8 L( )3800 ml,0.72 dm3( )72 cm3,850 cm2( )8.5 L。A、> B、< C、= D、无法比较四、计算题。( 3 × 8 = 24 )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 m14 cm 3.5 dm 2 m3.5 dm 5 m4 cm 3.5 dm 2 m3 cm 12 m五、应用题。( 2 × 4 + 3 × 6 = 26 )1、王叔叔要做2个长、宽、高分别是3.6 dm、25 cm、0.4 m的无盖长方体铁皮水桶,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2、小明要给电视机做一个布罩,电视机的长是5 dm,宽是45 cm,高是32 cm,做这个布罩需要布多少平方分米?3、一块棱长0.9 m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一块长9 m,宽3 m的钢板,钢板厚多少厘米?4、一个包装箱的尺寸是50 × 80 × 60,求它的体积。5、求苹果的体积。要答案吗??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总面积 2、容积 3、6,8,12,特殊 4、dm3,cm3,g,cm3,L,m3 5、64 6、1,1000 7、0.5,0.5,0.96,0.96,40000,4,0.1,0.1,195,0.195,1000,1000000 8、2000 9、100 10、1000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选择题。1、B 2、B,D 3、D 4、B 5、D 6、A,B,A,C,A,B四、计算题。〔评分标准:公式、算式、得数、单位各2分〕1、S表 = 220 cm2,V = 168 cm32、S表 = 73.5 dm2,V = 42.875 cm33、S表 = 180 m2,V总 = V长 + V正 = 120 + 8 = 128 m3五、应用题。〔评分标准:1~2题每题4分:公式、算式、得数和单位、答各1分3~5题每题6分,公式和算式、得数和单位、答各2分〕1、115.6 dm2 2、83.3 dm2 3、2.7 cm 4、0.24 m3 5、128 cm3

文章TAG: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