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哪位大虾告知下世界上哪位科学家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最多

我想应该是伽利略吧,他可是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不明白啊 = =!

目录一览

2,萤火虫为什么回发光

因为它尾部有发光的东西
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荧光素(luciferin)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型式不同,因此在种类之间自然形成隔离。萤火虫中绝大多数的种类是雄虫有发光器,而雌虫无发光器或发光器较不发达。虽然我们印象中的萤火虫大多是雄虫有两节发光器、雌虫一节发光器,但这种情况仅出现于熠萤亚科中的熠萤属(Luciola)及脉翅萤属(Curtos)。因为像台湾窗萤(Pyrocoelia analis),雌雄都有两节发光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雌虫为短翅型,而雄虫则为长翅型。 萤火虫的发光器是由发光细胞、反射层细胞、神经与表皮等所组成。如果将发光器的构造比喻成汽车的车灯,发光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泡,而反射层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罩,会将发光细胞所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出去。所以虽然只是小小的光芒,在黑暗中却让人觉得相当明亮。 而萤火虫的发光器会发光,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使得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荧光素被解除抑制。而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内有一种含磷的化学物质,称为荧光素,在荧光素的催化下氧化,伴随产生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释出。由于反应所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发光,只有2~10%的能量转为热能,所以当萤火虫停在我们的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给烫到,所以有些人称萤火虫发出来的光为“冷光”。 至于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早期学者提出的假设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除了求偶、沟通之外,其它功能只是科学家观察的结果,或只是臆测。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验证了警示说: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 萤火虫于夜晚的发光行为,以黑翅萤(Luciola cerata)为例,就目前的研究发现,多是在日落后,雄虫开始在栖地上边飞边亮;在雄虫开始活动不久后,雌虫便开始出现于栖地周围的高处(雌虫也会发光,但只有发光器一节,雄虫则有两节发光器),从晚上7点一直到11点半左右,在其栖地可以见到成百成千的萤火虫发光,但差不多在晚上11点半过后,成虫便逐渐停止发光。而且雄虫发光的频率也有变化,并非整晚的发光频率都一样。

3,太阳到底是气体固体还是液体

说到这个,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奇怪,但这里有一个很深的门道,首先如果你让你回答,你会给出什么答案?有人会说:它应该是固体吧吗?气体如何聚集成球?不会消失吗?有些人可能会说:它怎么散走?万有引力在太阳质量的尺度下远远超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想象的级别,气体也不会丢失所以太阳应该是一种气体。但是,我很遗憾地告诉这些人这些陈述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太阳的状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众所周知的固液气体的状态,称为等离子态,也称为等离子体。专家表示:都不是,是另一种状态!说到等离子,大家可能会先想到等离子电视(当然,现在是液晶电视),有人可能会说:这太过分了,太阳和电视处于同一状态?是的,等离子电视也使用等离子的原理,但另一种等离子,等离子体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两大类,等离子电视成像使用低温等离子而太阳则是高温等离子。那么,等离子究竟是什么?所谓的等离子体由离子、电子和非电离的中性粒子组成,在太阳的情况下构成太阳的元素主要是氢和氦,我们知道氢和氦通常是气体,气体基本上由分子组成,为什么会出现离子和电子?气体也可以被电离?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例如,氢由两个氢原子分子组成,氢原子之间有一种吸引力形成一个分子,就像一对夫妇在一起,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温度变化,它们也会发生变化,就像在40岁的天气里,再亲密的情侣也受不了抱在一起满身大汗的状态,也要分开吹吹风才行,对于氢原子也是如此,它们之间的吸引力被破坏并且它们被分离成单独的氢原子。当温度较高时,就像这对夫妇无法忍受,他们突然发现身上还有一件“棉夹克”,所以他们脱掉了棉夹克、毛衣、围巾等等对于电子运行的氢原子来说也是如此,离开并且氢原子变成电子和氢离子。这就是等离子态。在太阳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这是非常可怕的,氢原子不能完全忍受并将被电离,因此太阳是这样的等离子体状态。感谢这些恒星,因为它们在宇宙中占据了大量的质量,在可见的宇宙中(抛开暗物质和暗能量)总质量的99%是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状态似乎离我们很远,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质以等离子的形式存在。例如:火!它看起来像气体,但它也是等离子态,还有闪电、极光、计算机芯片等都含有等离子体物质,即使在婴儿的尿布中科学家也引入了等离子体物质来制作防水涂层。有时一些科学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想一想,我们正在利用和太阳一样状态的物质在生活,是不是还有点激动呢?
太阳是气体的,因为它是一个巨大的气团,
就像一个大火球,里面有氢元素在不断地聚变
严格的来说,按照科学解释太阳的是气体的
气体

4,地球的核心温度是多少

此答案为引用贴,非原创。 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 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
英 国 伦 敦 大 学 的 科 学 家 利 用 最 新 的 方 法 , 估 计 地 球 核 心 的 温 度 , 是 高 达 摄 氏 五 千 五 百 度 , 比 较 太 阳 的 温 度 约 低 一 千 度 。 过 去 许 多 科 学 家 都 试 图 估 计 地 球 核 心 的 温 度 , 他 们 的 估 计 差 别 达 二 千 度 ; 伦 敦 大 学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 柏 斯 教 授 (Professor David Price) 指 出 , 知 道 地 底 深 达 六 千 三 百 多 公 里 的 核 心 的 温 度 是 很 重 要 , 因 为 地 下 的 热 能 不 断 地 影 响 地 面 的 变 化 , 例 如 地 震 (earthquake) 和 火 山 爆 发 等 , 此 外 , 热 能 亦 引 致 地 底 下 熔 化 了 的 液 体 铁 (liquid iron) 漩 涡 式 的 转 动 , 从 而 产 生 地 球 的 磁 场 , 知 道 地 底 下 的 温 度 , 可 以 帮 助 了 解 这 些 天 然 现 象 的 成 因 。 首 先 科 学 家 是 找 出 在 巨 大 的 压 力 下 铁 的 熔 化 温 度 , 科 学 家 认 为 地 球 的 中 心 地 带 是 由 固 体 的 铁 和 其 他 矿 物 质 组 成 , 而 中 心 是 被 是 由 熔 化 了 的 铁 包 围 ; 上 图 所 见 , 是 科 学 家 说 明 地 球 结 构 的 图 。 科 学 家 利 用 超 级 电 脑 , 计 算 出 铁 在 地 底 五 千 一 百 多 公 里 下 , 固 体 铁 和 已 熔 化 了 的 液 体 铁 交 界 的 地 方 , 铁 在 高 压 力 下 的 熔 化 温 度 , 科 学 家 估 计 温 度 应 该 是 摄 氏 六 千 五 百 度 , 这 差 不 多 是 太 阳 的 温 度 , 但 是 , 由 於 地 球 核 心 不 是 纯 铁 组 成 , 百 分 之 十 是 由 镍 (nickel) 、 硫 磺 (sulphur) 和 其 他 物 质 组 成 , 因 此 , 科 学 家 估 计 核 心 的 温 度 应 该 是 低 一 些 , 在 五 千 五 百 度 左 右 .
1500w固体内核圈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至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心处温度为 5500 ~ 6000°C。

文章TAG:高引用科学家高引  引用  科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