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语种用英文说有几种

Language, 语种. Foreign Language Classifications 外国语种

语种用英文说有几种

2,小语种学什么最好

小语种比较好的有:德语、法语、韩语、英语、俄语。1、德语德语(德:Deutsch,英:German language),语言系属上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其标准形式被称为标准德语(Standard deutsch),是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博尔扎诺自治省、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和瑞士的官方语言,用拉丁字母书写。2、法语法语,是属于欧洲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独立语言。罗曼语族包括中部罗曼语(法语、意大利语、萨丁岛(Sardinia)方言、加泰罗尼亚(Catalunya)语等)、西部罗曼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与东部罗曼语(罗马尼亚语等)。3、韩语韩语(又称韩国语)是朝鲜半岛的原生语言,据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应用力与影响力调查》,全球约8000万人使用。韩国的官方语言是“韩国语(???)”。韩语属于黏着语,历史上曾用汉字标记,并且将汉语融入其词汇,1443年世宗大王创造出与韩语语法高度吻合的韩文字母。4、英语英语是一种西日耳曼语,在中世纪早期的英国最早被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它是由德国人(Angles)命名的,该部落是后来迁移到大不列颠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之一,称为英格兰。这两个名字都来自波罗的海半岛的Anglia。该语言与弗里斯兰语和下撒克森语密切相关,其词汇已受到其他日耳曼语系语言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北欧语(北日耳曼语),并在很大程度上由拉丁文和法文撰写。5、俄语俄语(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母语使用人数和第二语言使用人数的第四大语言。使用俄语的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5.7%。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斯拉夫语族内的东斯拉夫语支。

小语种学什么最好

3,想学外语大语种好还是小语种好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语言类专业是不少文史类考生的首选。语言类专业因为就业等受女生的青睐。不得不说大语种专业在未来的实用性更广一些。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从招生人数选专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五省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个省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招生人数都占到本省参考人数的5%以上;占到文史类招生数量的15%以上。招生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外国语言文学类既包括大语种又包括小语种。下图是以英语为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的招生数量。其实不光是英语,商务英语在近几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增大,对英语类专业人才需要量大,一方面出国、升学、升职加薪,用到英语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新增专业选择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对部分新增专业的统计结果。 相比于大热的人工智能,仅有2所学校新增了语言学专业。分别有1所学校新增了旁遮普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既然学校新增这些小语种专业,就说明市场对这些小语种专业有需求。但是新增专业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就好,一方面由于是新增专业,适应性会比较差。师资力量可能跟不上。另一方面由于未来的应用面窄,在未来就业时可能会受限。被撤销的专业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的部分被撤销的专业(只包含普通专业)。被撤销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紧随其后。有5所学校撤销了英语专业,3所学校撤销了日语专业,2所学校撤销了朝鲜语专业。这些被撤销的专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小语种专业在开设时配备的教师数量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大四教大一的情况,实在无力培养语言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某些语言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学校不得不减少招生名额,以致撤销专业。还有就是某些层次低的学校没有生源,不得不撤销这些专业。总之,在选择专业时,无论是新增还是被撤销的专业都不应该太过盲从,新增一个不代表全部都很好,撤销了部分也代表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想要了解更多录取信息、录取概率等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孙文祥:双博士后,教授,先后在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学习、从教,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七星导学平台创始人。哪个都有前途,所谓前途是指自己未来一切发展的都好,发展的好坏与学习知识没有直接关系,发展好与能力有关。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语言类专业是不少文史类考生的首选。语言类专业因为就业等受女生的青睐。不得不说大语种专业在未来的实用性更广一些。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从招生人数选专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五省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个省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招生人数都占到本省参考人数的5%以上;占到文史类招生数量的15%以上。招生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外国语言文学类既包括大语种又包括小语种。下图是以英语为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的招生数量。其实不光是英语,商务英语在近几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增大,对英语类专业人才需要量大,一方面出国、升学、升职加薪,用到英语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新增专业选择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对部分新增专业的统计结果。 相比于大热的人工智能,仅有2所学校新增了语言学专业。分别有1所学校新增了旁遮普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既然学校新增这些小语种专业,就说明市场对这些小语种专业有需求。但是新增专业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就好,一方面由于是新增专业,适应性会比较差。师资力量可能跟不上。另一方面由于未来的应用面窄,在未来就业时可能会受限。被撤销的专业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的部分被撤销的专业(只包含普通专业)。被撤销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紧随其后。有5所学校撤销了英语专业,3所学校撤销了日语专业,2所学校撤销了朝鲜语专业。这些被撤销的专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小语种专业在开设时配备的教师数量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大四教大一的情况,实在无力培养语言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某些语言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学校不得不减少招生名额,以致撤销专业。还有就是某些层次低的学校没有生源,不得不撤销这些专业。总之,在选择专业时,无论是新增还是被撤销的专业都不应该太过盲从,新增一个不代表全部都很好,撤销了部分也代表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想要了解更多录取信息、录取概率等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孙文祥:双博士后,教授,先后在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学习、从教,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七星导学平台创始人。哪个都有前途,所谓前途是指自己未来一切发展的都好,发展的好坏与学习知识没有直接关系,发展好与能力有关。九大小语种:哪个就业形势最好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最受众的九大外语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语种”,这种称呼未必精确,但我很喜欢,大未必佳,小更让人觉得亲切和有归属感。部分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要不外语学院男女比例也就不会那么失调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就是就业形势了,尤其是把小语种当专业的人,对此更是十二分的关注。哪个小语种的就业形式更好呢?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很冒风险的,谁都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专业看轻了;所谓和为贵,在为它们的排座次之前,先集体表扬一下,来看两条报道: 第一条是关于就业率的:CCTV-1《朝闻天下》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 07年的就业状况,其中涉及本科专业 226个,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 9月初应届本科毕业 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排名前 10。第二条是关于薪水的:据《北京晚报》08年报道,调查显示,本科专业高薪前 10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三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三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九的日语专业 ?这说明,小语种和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处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薪资结构的塔尖。报道很可喜,听上去很鼓舞士气,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政府公务员 2.高校教师 3.新闻传媒机构 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 5.各省市外办 6.外贸公司 7.旅游公司 8.留学培训机构 9.文化传播公司 10.自由职业者。说完了大同来说下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1、 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2、 讲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3、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结合上面三点,说说我所感受的小语种就业排行:1、 葡萄牙语(开办院校 6 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 7 个左右):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排行前 10里面为什么没有葡语,或许因为每年毕业的学生 太少,还不属于“规模专业”吧,如果要给加个塞的话,我会把它放到 0的位置上,葡语当 前的就业形势实在是超好。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 5个。在语言方面,葡语跟西语情同手足,在就业方面, 葡语倒是跟法语亲如兄弟,像法语一样,非洲也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提到葡语 非洲,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他还 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夸张的是 08年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为中国最大 石油供应国,中安之间有多强的经济互补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 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从我们网站上企业自己登记的 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去非洲,起薪会达到 2000-2500美金,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 语种望尘莫及的。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目 前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 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着欧 洲这么一块宝地,让葡语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脚点和根据地。2、 西班牙语(开办院校 20 所,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 20 多个)西班牙语有点像 5年前的法语,讲西语的国家有 20多个,而国内开西班牙语的院校目 前也只有 20多所。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来看,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另一个方面也是市场对西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西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不出所料的话,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会激增,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就业在未来大概不会再有这么明显的优势。3、 法语(开办院校 71 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 40 多个)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为非洲源源不断的输送翻译人才。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国家虽然穷,可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中非一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称其他国家为朋友,称非洲国家为兄弟,这感情色彩显然很不一样,前两年还做东开了个中非合作论坛,兄弟们好好聚了一会。中国在非洲的火热和强势是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非洲问题,越来越成为中西之间的焦点问题,从达尔富尔石油到津巴布韦军火,西方国家即不满又不安,说中国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不管外界怎么评说,客观的情况是,中国公司在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非洲项目,法语专业 毕业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我们班 24个人,毕业后前前后后有 9个去过非洲,7个男 生,2个女生,有一个还在那边开了公司。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 1000-1500美金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不过很少有人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业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开设法 语的院校,这 5年间基本是翻了个番,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4、 德语(开办院校 60 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 5 个左右)在我们经营德语网站的过程中,感觉最明显的一个词就是“稳定”,你努力或者不努力,各方面的数据都岿然不动。德语就业排前 10,薪水排小语种第 2,我觉得还是稍微有点乐观了。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 面提到的 10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 业。近三年来,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是略有下降,感觉德语在中国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 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5、 日语(开办院校 227 所,讲日语的国家——日本)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在世界 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我们上学的时候寝室里有两个学日语的,毕业后一个进了高校,一个进了日企,他们班的大部分去的是日企,有的是几个人进同一家公司。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 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6、 意大利语(开办院校 12 所,讲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 10 大领域。如果说不同的话,意语也有一点很个性的地方,培训班里 10来个学生,有一个是出于 工作需要学意语的,是一家知名网站的足球编辑,后来我留意了一下,包括 CCTV体育频道在内的一些新闻媒体,还真是有好几家都招意大利语的做体育编辑。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7、 俄语(开办院校 93 所,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 10 个左右)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这个消息有点让人沮丧,来说个让人振奋的,前几天,我去参加朋友酒吧的开业典礼,遇到了一个法语导游,我问他现在哪个语种导游最稀缺,他毫不犹豫的说是俄语。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不但是在黑龙江新疆一些边境地区,中俄贸易很活跃,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牌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回暖的状态。8、 阿拉伯语(开办院校 16 所,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 20 多个)阿拉伯语国家有 2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给人的感觉就是沙漠和石油。 有些国家因为石油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 80多万的卡塔尔能有那么好的财力举办 亚运会就是石油的功劳。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除了提到的 10个小语行业,阿语毕业生的就业 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 好就业,但要想有较好的发展,女生确实不易。阿语国家缺乏知名企业,学阿语进外企的想法比较不切实际,在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 多是集中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几个国家都是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的国家, 不少公司都配有两个语种的翻译,也算是法语阿语一家亲了。9、 韩语(开办院校 61 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韩语这两年在中国备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学韩语奉为时尚,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韩语的,跟韩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韩企在华分布 有很强的地域性,山东、东北、江浙、广东比较多,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像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莞,工资水平也就较低,月薪 1000多人民币的也会有 人做,小韩企在华设厂,也就是图的人力成本低。在九个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很多企业只要去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学历就成。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二来 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再一个,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 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恐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上面的部分数据来源:各语种的院校开设数来源于“中国大学课题评价组”,实际的各语种开设院校数应该比这个多几所,因为有些院校往往是开了专业两三年才在教育 部备案。各语种的国家数参考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国家和地区概况 部分以及芳思•小语种网站的部分信息。本来想好了一句话用来结尾的,说是“不管学哪个语种,只要学好了,就业都没问题!”,这话听上去非常的英明和富有远见;不过回来头来想想,当时学外语的时候,班上没有谁不想把语言学好的,也没有谁不曾努力过,但末了水平上还是会有不小差别,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以想想这么真知灼见的总结还是留给外交部的发言人去用吧。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如调侃一下,自吟自乐的收个尾:西班牙语的说好就业,葡萄牙语的笑了;葡萄牙语的说用途广,法语的笑了;法语的说要去欧洲,德语的笑了;德语的说很优美,意大利语的笑了;意大利语说地盘大,俄语的笑了;俄语的说要挖石油,阿拉伯语的笑了;阿拉伯语的说要进外企,日语的笑了;日语的说很时尚,韩语的笑了;韩语的说要进大城市挣大钱,学小语种的都笑了 ?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语言类专业是不少文史类考生的首选。语言类专业因为就业等受女生的青睐。不得不说大语种专业在未来的实用性更广一些。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从招生人数选专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五省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个省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招生人数都占到本省参考人数的5%以上;占到文史类招生数量的15%以上。招生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外国语言文学类既包括大语种又包括小语种。下图是以英语为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的招生数量。其实不光是英语,商务英语在近几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增大,对英语类专业人才需要量大,一方面出国、升学、升职加薪,用到英语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新增专业选择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对部分新增专业的统计结果。 相比于大热的人工智能,仅有2所学校新增了语言学专业。分别有1所学校新增了旁遮普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既然学校新增这些小语种专业,就说明市场对这些小语种专业有需求。但是新增专业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就好,一方面由于是新增专业,适应性会比较差。师资力量可能跟不上。另一方面由于未来的应用面窄,在未来就业时可能会受限。被撤销的专业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的部分被撤销的专业(只包含普通专业)。被撤销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紧随其后。有5所学校撤销了英语专业,3所学校撤销了日语专业,2所学校撤销了朝鲜语专业。这些被撤销的专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小语种专业在开设时配备的教师数量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大四教大一的情况,实在无力培养语言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某些语言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学校不得不减少招生名额,以致撤销专业。还有就是某些层次低的学校没有生源,不得不撤销这些专业。总之,在选择专业时,无论是新增还是被撤销的专业都不应该太过盲从,新增一个不代表全部都很好,撤销了部分也代表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想要了解更多录取信息、录取概率等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孙文祥:双博士后,教授,先后在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学习、从教,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七星导学平台创始人。哪个都有前途,所谓前途是指自己未来一切发展的都好,发展的好坏与学习知识没有直接关系,发展好与能力有关。九大小语种:哪个就业形势最好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最受众的九大外语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语种”,这种称呼未必精确,但我很喜欢,大未必佳,小更让人觉得亲切和有归属感。部分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要不外语学院男女比例也就不会那么失调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就是就业形势了,尤其是把小语种当专业的人,对此更是十二分的关注。哪个小语种的就业形式更好呢?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很冒风险的,谁都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专业看轻了;所谓和为贵,在为它们的排座次之前,先集体表扬一下,来看两条报道: 第一条是关于就业率的:CCTV-1《朝闻天下》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 07年的就业状况,其中涉及本科专业 226个,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 9月初应届本科毕业 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排名前 10。第二条是关于薪水的:据《北京晚报》08年报道,调查显示,本科专业高薪前 10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三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三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九的日语专业 ?这说明,小语种和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处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薪资结构的塔尖。报道很可喜,听上去很鼓舞士气,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政府公务员 2.高校教师 3.新闻传媒机构 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 5.各省市外办 6.外贸公司 7.旅游公司 8.留学培训机构 9.文化传播公司 10.自由职业者。说完了大同来说下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1、 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2、 讲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3、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结合上面三点,说说我所感受的小语种就业排行:1、 葡萄牙语(开办院校 6 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 7 个左右):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排行前 10里面为什么没有葡语,或许因为每年毕业的学生 太少,还不属于“规模专业”吧,如果要给加个塞的话,我会把它放到 0的位置上,葡语当 前的就业形势实在是超好。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 5个。在语言方面,葡语跟西语情同手足,在就业方面, 葡语倒是跟法语亲如兄弟,像法语一样,非洲也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提到葡语 非洲,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他还 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夸张的是 08年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为中国最大 石油供应国,中安之间有多强的经济互补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 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从我们网站上企业自己登记的 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去非洲,起薪会达到 2000-2500美金,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 语种望尘莫及的。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目 前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 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着欧 洲这么一块宝地,让葡语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脚点和根据地。2、 西班牙语(开办院校 20 所,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 20 多个)西班牙语有点像 5年前的法语,讲西语的国家有 20多个,而国内开西班牙语的院校目 前也只有 20多所。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来看,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另一个方面也是市场对西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西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不出所料的话,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会激增,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就业在未来大概不会再有这么明显的优势。3、 法语(开办院校 71 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 40 多个)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为非洲源源不断的输送翻译人才。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国家虽然穷,可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中非一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称其他国家为朋友,称非洲国家为兄弟,这感情色彩显然很不一样,前两年还做东开了个中非合作论坛,兄弟们好好聚了一会。中国在非洲的火热和强势是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非洲问题,越来越成为中西之间的焦点问题,从达尔富尔石油到津巴布韦军火,西方国家即不满又不安,说中国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不管外界怎么评说,客观的情况是,中国公司在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非洲项目,法语专业 毕业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我们班 24个人,毕业后前前后后有 9个去过非洲,7个男 生,2个女生,有一个还在那边开了公司。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 1000-1500美金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不过很少有人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业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开设法 语的院校,这 5年间基本是翻了个番,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4、 德语(开办院校 60 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 5 个左右)在我们经营德语网站的过程中,感觉最明显的一个词就是“稳定”,你努力或者不努力,各方面的数据都岿然不动。德语就业排前 10,薪水排小语种第 2,我觉得还是稍微有点乐观了。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 面提到的 10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 业。近三年来,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是略有下降,感觉德语在中国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 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5、 日语(开办院校 227 所,讲日语的国家——日本)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在世界 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我们上学的时候寝室里有两个学日语的,毕业后一个进了高校,一个进了日企,他们班的大部分去的是日企,有的是几个人进同一家公司。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 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6、 意大利语(开办院校 12 所,讲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 10 大领域。如果说不同的话,意语也有一点很个性的地方,培训班里 10来个学生,有一个是出于 工作需要学意语的,是一家知名网站的足球编辑,后来我留意了一下,包括 CCTV体育频道在内的一些新闻媒体,还真是有好几家都招意大利语的做体育编辑。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7、 俄语(开办院校 93 所,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 10 个左右)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这个消息有点让人沮丧,来说个让人振奋的,前几天,我去参加朋友酒吧的开业典礼,遇到了一个法语导游,我问他现在哪个语种导游最稀缺,他毫不犹豫的说是俄语。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不但是在黑龙江新疆一些边境地区,中俄贸易很活跃,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牌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回暖的状态。8、 阿拉伯语(开办院校 16 所,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 20 多个)阿拉伯语国家有 2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给人的感觉就是沙漠和石油。 有些国家因为石油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 80多万的卡塔尔能有那么好的财力举办 亚运会就是石油的功劳。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除了提到的 10个小语行业,阿语毕业生的就业 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 好就业,但要想有较好的发展,女生确实不易。阿语国家缺乏知名企业,学阿语进外企的想法比较不切实际,在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 多是集中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几个国家都是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的国家, 不少公司都配有两个语种的翻译,也算是法语阿语一家亲了。9、 韩语(开办院校 61 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韩语这两年在中国备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学韩语奉为时尚,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韩语的,跟韩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韩企在华分布 有很强的地域性,山东、东北、江浙、广东比较多,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像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莞,工资水平也就较低,月薪 1000多人民币的也会有 人做,小韩企在华设厂,也就是图的人力成本低。在九个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很多企业只要去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学历就成。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二来 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再一个,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 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恐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上面的部分数据来源:各语种的院校开设数来源于“中国大学课题评价组”,实际的各语种开设院校数应该比这个多几所,因为有些院校往往是开了专业两三年才在教育 部备案。各语种的国家数参考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国家和地区概况 部分以及芳思•小语种网站的部分信息。本来想好了一句话用来结尾的,说是“不管学哪个语种,只要学好了,就业都没问题!”,这话听上去非常的英明和富有远见;不过回来头来想想,当时学外语的时候,班上没有谁不想把语言学好的,也没有谁不曾努力过,但末了水平上还是会有不小差别,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以想想这么真知灼见的总结还是留给外交部的发言人去用吧。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如调侃一下,自吟自乐的收个尾:西班牙语的说好就业,葡萄牙语的笑了;葡萄牙语的说用途广,法语的笑了;法语的说要去欧洲,德语的笑了;德语的说很优美,意大利语的笑了;意大利语说地盘大,俄语的笑了;俄语的说要挖石油,阿拉伯语的笑了;阿拉伯语的说要进外企,日语的笑了;日语的说很时尚,韩语的笑了;韩语的说要进大城市挣大钱,学小语种的都笑了 ?谢格格183714592网友邀答!您问小语种未来的就业趋势如何?我个人认为未来小语种的就业趋势会比现在更好,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信口雌黄,其理由在于:一是随着中国通向世界的一带一路搭建,与一些小语种国家的经济贸往来会更加密切,小语种应用范围会更广。二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特色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不断丰富物资文化生活,必会更多引进小语种国家的特色产品,小语种会起相当作用。三是随着我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小语种国家的经济往来,文化往来,贸易往来及人材交流会日益增多,小语种会更派上用场。四是随着互相网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小语种会更有一片天地,语言翻译,学术交流,产品推介,历史介绍,艺术欣赏等等一系列领域,小语种会更有用武之地。这只是我主观的认识,是从战略发展趋向中受到的启示,好肯定会好,中间会有一个过程,蛰伏其力,当有所用。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语言类专业是不少文史类考生的首选。语言类专业因为就业等受女生的青睐。不得不说大语种专业在未来的实用性更广一些。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从招生人数选专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五省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个省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招生人数都占到本省参考人数的5%以上;占到文史类招生数量的15%以上。招生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外国语言文学类既包括大语种又包括小语种。下图是以英语为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的招生数量。其实不光是英语,商务英语在近几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增大,对英语类专业人才需要量大,一方面出国、升学、升职加薪,用到英语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新增专业选择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对部分新增专业的统计结果。 相比于大热的人工智能,仅有2所学校新增了语言学专业。分别有1所学校新增了旁遮普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既然学校新增这些小语种专业,就说明市场对这些小语种专业有需求。但是新增专业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就好,一方面由于是新增专业,适应性会比较差。师资力量可能跟不上。另一方面由于未来的应用面窄,在未来就业时可能会受限。被撤销的专业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的部分被撤销的专业(只包含普通专业)。被撤销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紧随其后。有5所学校撤销了英语专业,3所学校撤销了日语专业,2所学校撤销了朝鲜语专业。这些被撤销的专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小语种专业在开设时配备的教师数量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大四教大一的情况,实在无力培养语言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某些语言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学校不得不减少招生名额,以致撤销专业。还有就是某些层次低的学校没有生源,不得不撤销这些专业。总之,在选择专业时,无论是新增还是被撤销的专业都不应该太过盲从,新增一个不代表全部都很好,撤销了部分也代表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想要了解更多录取信息、录取概率等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孙文祥:双博士后,教授,先后在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学习、从教,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七星导学平台创始人。哪个都有前途,所谓前途是指自己未来一切发展的都好,发展的好坏与学习知识没有直接关系,发展好与能力有关。九大小语种:哪个就业形势最好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最受众的九大外语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语种”,这种称呼未必精确,但我很喜欢,大未必佳,小更让人觉得亲切和有归属感。部分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要不外语学院男女比例也就不会那么失调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就是就业形势了,尤其是把小语种当专业的人,对此更是十二分的关注。哪个小语种的就业形式更好呢?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很冒风险的,谁都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专业看轻了;所谓和为贵,在为它们的排座次之前,先集体表扬一下,来看两条报道: 第一条是关于就业率的:CCTV-1《朝闻天下》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 07年的就业状况,其中涉及本科专业 226个,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 9月初应届本科毕业 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排名前 10。第二条是关于薪水的:据《北京晚报》08年报道,调查显示,本科专业高薪前 10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三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三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九的日语专业 ?这说明,小语种和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处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薪资结构的塔尖。报道很可喜,听上去很鼓舞士气,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政府公务员 2.高校教师 3.新闻传媒机构 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 5.各省市外办 6.外贸公司 7.旅游公司 8.留学培训机构 9.文化传播公司 10.自由职业者。说完了大同来说下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1、 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2、 讲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3、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结合上面三点,说说我所感受的小语种就业排行:1、 葡萄牙语(开办院校 6 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 7 个左右):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排行前 10里面为什么没有葡语,或许因为每年毕业的学生 太少,还不属于“规模专业”吧,如果要给加个塞的话,我会把它放到 0的位置上,葡语当 前的就业形势实在是超好。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 5个。在语言方面,葡语跟西语情同手足,在就业方面, 葡语倒是跟法语亲如兄弟,像法语一样,非洲也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提到葡语 非洲,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他还 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夸张的是 08年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为中国最大 石油供应国,中安之间有多强的经济互补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 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从我们网站上企业自己登记的 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去非洲,起薪会达到 2000-2500美金,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 语种望尘莫及的。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目 前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 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着欧 洲这么一块宝地,让葡语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脚点和根据地。2、 西班牙语(开办院校 20 所,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 20 多个)西班牙语有点像 5年前的法语,讲西语的国家有 20多个,而国内开西班牙语的院校目 前也只有 20多所。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来看,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另一个方面也是市场对西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西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不出所料的话,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会激增,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就业在未来大概不会再有这么明显的优势。3、 法语(开办院校 71 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 40 多个)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为非洲源源不断的输送翻译人才。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国家虽然穷,可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中非一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称其他国家为朋友,称非洲国家为兄弟,这感情色彩显然很不一样,前两年还做东开了个中非合作论坛,兄弟们好好聚了一会。中国在非洲的火热和强势是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非洲问题,越来越成为中西之间的焦点问题,从达尔富尔石油到津巴布韦军火,西方国家即不满又不安,说中国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不管外界怎么评说,客观的情况是,中国公司在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非洲项目,法语专业 毕业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我们班 24个人,毕业后前前后后有 9个去过非洲,7个男 生,2个女生,有一个还在那边开了公司。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 1000-1500美金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不过很少有人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业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开设法 语的院校,这 5年间基本是翻了个番,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4、 德语(开办院校 60 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 5 个左右)在我们经营德语网站的过程中,感觉最明显的一个词就是“稳定”,你努力或者不努力,各方面的数据都岿然不动。德语就业排前 10,薪水排小语种第 2,我觉得还是稍微有点乐观了。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 面提到的 10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 业。近三年来,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是略有下降,感觉德语在中国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 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5、 日语(开办院校 227 所,讲日语的国家——日本)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在世界 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我们上学的时候寝室里有两个学日语的,毕业后一个进了高校,一个进了日企,他们班的大部分去的是日企,有的是几个人进同一家公司。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 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6、 意大利语(开办院校 12 所,讲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 10 大领域。如果说不同的话,意语也有一点很个性的地方,培训班里 10来个学生,有一个是出于 工作需要学意语的,是一家知名网站的足球编辑,后来我留意了一下,包括 CCTV体育频道在内的一些新闻媒体,还真是有好几家都招意大利语的做体育编辑。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7、 俄语(开办院校 93 所,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 10 个左右)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这个消息有点让人沮丧,来说个让人振奋的,前几天,我去参加朋友酒吧的开业典礼,遇到了一个法语导游,我问他现在哪个语种导游最稀缺,他毫不犹豫的说是俄语。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不但是在黑龙江新疆一些边境地区,中俄贸易很活跃,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牌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回暖的状态。8、 阿拉伯语(开办院校 16 所,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 20 多个)阿拉伯语国家有 2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给人的感觉就是沙漠和石油。 有些国家因为石油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 80多万的卡塔尔能有那么好的财力举办 亚运会就是石油的功劳。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除了提到的 10个小语行业,阿语毕业生的就业 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 好就业,但要想有较好的发展,女生确实不易。阿语国家缺乏知名企业,学阿语进外企的想法比较不切实际,在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 多是集中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几个国家都是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的国家, 不少公司都配有两个语种的翻译,也算是法语阿语一家亲了。9、 韩语(开办院校 61 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韩语这两年在中国备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学韩语奉为时尚,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韩语的,跟韩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韩企在华分布 有很强的地域性,山东、东北、江浙、广东比较多,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像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莞,工资水平也就较低,月薪 1000多人民币的也会有 人做,小韩企在华设厂,也就是图的人力成本低。在九个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很多企业只要去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学历就成。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二来 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再一个,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 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恐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上面的部分数据来源:各语种的院校开设数来源于“中国大学课题评价组”,实际的各语种开设院校数应该比这个多几所,因为有些院校往往是开了专业两三年才在教育 部备案。各语种的国家数参考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国家和地区概况 部分以及芳思•小语种网站的部分信息。本来想好了一句话用来结尾的,说是“不管学哪个语种,只要学好了,就业都没问题!”,这话听上去非常的英明和富有远见;不过回来头来想想,当时学外语的时候,班上没有谁不想把语言学好的,也没有谁不曾努力过,但末了水平上还是会有不小差别,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以想想这么真知灼见的总结还是留给外交部的发言人去用吧。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如调侃一下,自吟自乐的收个尾:西班牙语的说好就业,葡萄牙语的笑了;葡萄牙语的说用途广,法语的笑了;法语的说要去欧洲,德语的笑了;德语的说很优美,意大利语的笑了;意大利语说地盘大,俄语的笑了;俄语的说要挖石油,阿拉伯语的笑了;阿拉伯语的说要进外企,日语的笑了;日语的说很时尚,韩语的笑了;韩语的说要进大城市挣大钱,学小语种的都笑了 ?谢格格183714592网友邀答!您问小语种未来的就业趋势如何?我个人认为未来小语种的就业趋势会比现在更好,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信口雌黄,其理由在于:一是随着中国通向世界的一带一路搭建,与一些小语种国家的经济贸往来会更加密切,小语种应用范围会更广。二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特色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不断丰富物资文化生活,必会更多引进小语种国家的特色产品,小语种会起相当作用。三是随着我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小语种国家的经济往来,文化往来,贸易往来及人材交流会日益增多,小语种会更派上用场。四是随着互相网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小语种会更有一片天地,语言翻译,学术交流,产品推介,历史介绍,艺术欣赏等等一系列领域,小语种会更有用武之地。这只是我主观的认识,是从战略发展趋向中受到的启示,好肯定会好,中间会有一个过程,蛰伏其力,当有所用。德语。初中开始选小语种。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语言类专业是不少文史类考生的首选。语言类专业因为就业等受女生的青睐。不得不说大语种专业在未来的实用性更广一些。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从招生人数选专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五省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个省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招生人数都占到本省参考人数的5%以上;占到文史类招生数量的15%以上。招生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外国语言文学类既包括大语种又包括小语种。下图是以英语为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的招生数量。其实不光是英语,商务英语在近几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增大,对英语类专业人才需要量大,一方面出国、升学、升职加薪,用到英语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新增专业选择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对部分新增专业的统计结果。 相比于大热的人工智能,仅有2所学校新增了语言学专业。分别有1所学校新增了旁遮普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既然学校新增这些小语种专业,就说明市场对这些小语种专业有需求。但是新增专业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就好,一方面由于是新增专业,适应性会比较差。师资力量可能跟不上。另一方面由于未来的应用面窄,在未来就业时可能会受限。被撤销的专业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的部分被撤销的专业(只包含普通专业)。被撤销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紧随其后。有5所学校撤销了英语专业,3所学校撤销了日语专业,2所学校撤销了朝鲜语专业。这些被撤销的专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小语种专业在开设时配备的教师数量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大四教大一的情况,实在无力培养语言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某些语言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学校不得不减少招生名额,以致撤销专业。还有就是某些层次低的学校没有生源,不得不撤销这些专业。总之,在选择专业时,无论是新增还是被撤销的专业都不应该太过盲从,新增一个不代表全部都很好,撤销了部分也代表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想要了解更多录取信息、录取概率等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孙文祥:双博士后,教授,先后在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学习、从教,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七星导学平台创始人。哪个都有前途,所谓前途是指自己未来一切发展的都好,发展的好坏与学习知识没有直接关系,发展好与能力有关。九大小语种:哪个就业形势最好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最受众的九大外语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语种”,这种称呼未必精确,但我很喜欢,大未必佳,小更让人觉得亲切和有归属感。部分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要不外语学院男女比例也就不会那么失调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就是就业形势了,尤其是把小语种当专业的人,对此更是十二分的关注。哪个小语种的就业形式更好呢?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很冒风险的,谁都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专业看轻了;所谓和为贵,在为它们的排座次之前,先集体表扬一下,来看两条报道: 第一条是关于就业率的:CCTV-1《朝闻天下》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 07年的就业状况,其中涉及本科专业 226个,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 9月初应届本科毕业 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排名前 10。第二条是关于薪水的:据《北京晚报》08年报道,调查显示,本科专业高薪前 10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三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三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九的日语专业 ?这说明,小语种和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处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薪资结构的塔尖。报道很可喜,听上去很鼓舞士气,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政府公务员 2.高校教师 3.新闻传媒机构 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 5.各省市外办 6.外贸公司 7.旅游公司 8.留学培训机构 9.文化传播公司 10.自由职业者。说完了大同来说下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1、 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2、 讲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3、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结合上面三点,说说我所感受的小语种就业排行:1、 葡萄牙语(开办院校 6 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 7 个左右):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排行前 10里面为什么没有葡语,或许因为每年毕业的学生 太少,还不属于“规模专业”吧,如果要给加个塞的话,我会把它放到 0的位置上,葡语当 前的就业形势实在是超好。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 5个。在语言方面,葡语跟西语情同手足,在就业方面, 葡语倒是跟法语亲如兄弟,像法语一样,非洲也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提到葡语 非洲,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他还 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夸张的是 08年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为中国最大 石油供应国,中安之间有多强的经济互补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 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从我们网站上企业自己登记的 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去非洲,起薪会达到 2000-2500美金,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 语种望尘莫及的。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目 前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 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着欧 洲这么一块宝地,让葡语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脚点和根据地。2、 西班牙语(开办院校 20 所,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 20 多个)西班牙语有点像 5年前的法语,讲西语的国家有 20多个,而国内开西班牙语的院校目 前也只有 20多所。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来看,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另一个方面也是市场对西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西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不出所料的话,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会激增,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就业在未来大概不会再有这么明显的优势。3、 法语(开办院校 71 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 40 多个)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为非洲源源不断的输送翻译人才。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国家虽然穷,可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中非一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称其他国家为朋友,称非洲国家为兄弟,这感情色彩显然很不一样,前两年还做东开了个中非合作论坛,兄弟们好好聚了一会。中国在非洲的火热和强势是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非洲问题,越来越成为中西之间的焦点问题,从达尔富尔石油到津巴布韦军火,西方国家即不满又不安,说中国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不管外界怎么评说,客观的情况是,中国公司在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非洲项目,法语专业 毕业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我们班 24个人,毕业后前前后后有 9个去过非洲,7个男 生,2个女生,有一个还在那边开了公司。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 1000-1500美金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不过很少有人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业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开设法 语的院校,这 5年间基本是翻了个番,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4、 德语(开办院校 60 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 5 个左右)在我们经营德语网站的过程中,感觉最明显的一个词就是“稳定”,你努力或者不努力,各方面的数据都岿然不动。德语就业排前 10,薪水排小语种第 2,我觉得还是稍微有点乐观了。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 面提到的 10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 业。近三年来,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是略有下降,感觉德语在中国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 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5、 日语(开办院校 227 所,讲日语的国家——日本)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在世界 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我们上学的时候寝室里有两个学日语的,毕业后一个进了高校,一个进了日企,他们班的大部分去的是日企,有的是几个人进同一家公司。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 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6、 意大利语(开办院校 12 所,讲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 10 大领域。如果说不同的话,意语也有一点很个性的地方,培训班里 10来个学生,有一个是出于 工作需要学意语的,是一家知名网站的足球编辑,后来我留意了一下,包括 CCTV体育频道在内的一些新闻媒体,还真是有好几家都招意大利语的做体育编辑。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7、 俄语(开办院校 93 所,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 10 个左右)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这个消息有点让人沮丧,来说个让人振奋的,前几天,我去参加朋友酒吧的开业典礼,遇到了一个法语导游,我问他现在哪个语种导游最稀缺,他毫不犹豫的说是俄语。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不但是在黑龙江新疆一些边境地区,中俄贸易很活跃,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牌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回暖的状态。8、 阿拉伯语(开办院校 16 所,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 20 多个)阿拉伯语国家有 2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给人的感觉就是沙漠和石油。 有些国家因为石油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 80多万的卡塔尔能有那么好的财力举办 亚运会就是石油的功劳。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除了提到的 10个小语行业,阿语毕业生的就业 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 好就业,但要想有较好的发展,女生确实不易。阿语国家缺乏知名企业,学阿语进外企的想法比较不切实际,在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 多是集中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几个国家都是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的国家, 不少公司都配有两个语种的翻译,也算是法语阿语一家亲了。9、 韩语(开办院校 61 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韩语这两年在中国备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学韩语奉为时尚,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韩语的,跟韩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韩企在华分布 有很强的地域性,山东、东北、江浙、广东比较多,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像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莞,工资水平也就较低,月薪 1000多人民币的也会有 人做,小韩企在华设厂,也就是图的人力成本低。在九个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很多企业只要去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学历就成。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二来 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再一个,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 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恐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上面的部分数据来源:各语种的院校开设数来源于“中国大学课题评价组”,实际的各语种开设院校数应该比这个多几所,因为有些院校往往是开了专业两三年才在教育 部备案。各语种的国家数参考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国家和地区概况 部分以及芳思•小语种网站的部分信息。本来想好了一句话用来结尾的,说是“不管学哪个语种,只要学好了,就业都没问题!”,这话听上去非常的英明和富有远见;不过回来头来想想,当时学外语的时候,班上没有谁不想把语言学好的,也没有谁不曾努力过,但末了水平上还是会有不小差别,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以想想这么真知灼见的总结还是留给外交部的发言人去用吧。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如调侃一下,自吟自乐的收个尾:西班牙语的说好就业,葡萄牙语的笑了;葡萄牙语的说用途广,法语的笑了;法语的说要去欧洲,德语的笑了;德语的说很优美,意大利语的笑了;意大利语说地盘大,俄语的笑了;俄语的说要挖石油,阿拉伯语的笑了;阿拉伯语的说要进外企,日语的笑了;日语的说很时尚,韩语的笑了;韩语的说要进大城市挣大钱,学小语种的都笑了 ?谢格格183714592网友邀答!您问小语种未来的就业趋势如何?我个人认为未来小语种的就业趋势会比现在更好,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信口雌黄,其理由在于:一是随着中国通向世界的一带一路搭建,与一些小语种国家的经济贸往来会更加密切,小语种应用范围会更广。二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特色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不断丰富物资文化生活,必会更多引进小语种国家的特色产品,小语种会起相当作用。三是随着我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小语种国家的经济往来,文化往来,贸易往来及人材交流会日益增多,小语种会更派上用场。四是随着互相网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小语种会更有一片天地,语言翻译,学术交流,产品推介,历史介绍,艺术欣赏等等一系列领域,小语种会更有用武之地。这只是我主观的认识,是从战略发展趋向中受到的启示,好肯定会好,中间会有一个过程,蛰伏其力,当有所用。德语。初中开始选小语种。题主提出的问题相对宽泛,但总的来说小语种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译”五样基本功。一、听:听力环节是小语种学习的入门关。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多听是吸纳这门语言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途径。在听力环节做到多听勤听认真听,有利于增强语言初学者对一门语言的熟悉度和亲切感,自然而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语言学习者对于这门语言进行学习的信息。初期只需要听好发音、基本单词、简单短语甚至对话即可。而随着日后的深入学习,更高要求的听力可以帮助锻炼学习者的语韵语调,让你的发音更接近native speaker。二、说:有勇气开口说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和最重要的环节。不要怯于张口,不论是简单的重复朗读还是提问甚至和其他人交流,都会锻炼你的语言交流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开口交流,不是吗?三、读:在自学过程中,大量且日复一日坚持阅读想要学习的语言文本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定要坚持,因为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日复一日的积累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石。大量阅读不仅可以让你了解语言对象国家的基本国情,更可以让你掌握最地道的语言表达。四、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头功夫的苦练会增强你的记忆力。在记忆单词环节就可以通过从抄写到默写单词实现记忆,日后也可以由抄写默写短文进阶到完成一份写作。五、译:这部分就是在相对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后,能够诠释得更好的一部分。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翻译的环节其实一直在大脑中进行。自主学习中,也可以主动去按照教材中的联系按课程进度完成。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语言类专业是不少文史类考生的首选。语言类专业因为就业等受女生的青睐。不得不说大语种专业在未来的实用性更广一些。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从招生人数选专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五省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个省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招生人数都占到本省参考人数的5%以上;占到文史类招生数量的15%以上。招生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外国语言文学类既包括大语种又包括小语种。下图是以英语为例,安徽、河北、湖北、江苏、山东的招生数量。其实不光是英语,商务英语在近几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增大,对英语类专业人才需要量大,一方面出国、升学、升职加薪,用到英语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新增专业选择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对部分新增专业的统计结果。 相比于大热的人工智能,仅有2所学校新增了语言学专业。分别有1所学校新增了旁遮普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既然学校新增这些小语种专业,就说明市场对这些小语种专业有需求。但是新增专业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就好,一方面由于是新增专业,适应性会比较差。师资力量可能跟不上。另一方面由于未来的应用面窄,在未来就业时可能会受限。被撤销的专业下图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的部分被撤销的专业(只包含普通专业)。被撤销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紧随其后。有5所学校撤销了英语专业,3所学校撤销了日语专业,2所学校撤销了朝鲜语专业。这些被撤销的专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小语种专业在开设时配备的教师数量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大四教大一的情况,实在无力培养语言类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某些语言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学校不得不减少招生名额,以致撤销专业。还有就是某些层次低的学校没有生源,不得不撤销这些专业。总之,在选择专业时,无论是新增还是被撤销的专业都不应该太过盲从,新增一个不代表全部都很好,撤销了部分也代表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想要了解更多录取信息、录取概率等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孙文祥:双博士后,教授,先后在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学习、从教,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七星导学平台创始人。

想学外语大语种好还是小语种好

4,语种英语是什么意思

我们国家有高中学的外语是俄语(或者其他),这类考生进入大学根本就没法跟上大学的英语教育,所以招生是要求该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便于大学教学。

5,英语语种是什么

外语
是指高考“外语”学科科目为“英语”。 高考科目中不说“英语”而说“外语”,因为“英语”是“外语”的一种, 还有非英语的考生,学的外语是日语、法语、德语、俄语等。
语种详细点说,就是语言的种类,我们常见到的外语是英语,所以你才会奇怪。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就不会了,因为他们除了英语之外,还有不少其它外国语言,比哈说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

6,语种英语是什么意思

在英语传播过程中,不同区域在接受的同时,为了适应当地文化历史而产生相应的语言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新发音,新单词,新语法等的产生。当这种现象建立在原有的语种基础上时,我们称之为语种英语现象。经典的语种英语例子是:long time no see这种将英文单词按照汉语语法组合的现象就是语种英语现象。古代时语种语言现象在不同文明的征服与被征服中普遍体现(参见诺曼征服中法语在英国的传播),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语种语言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但所体现的基本语种趋向单一,语种英语是当今最主要的语种语言现象。

7,世界上有多少种语种

据联合国教科组织的调查报告说,世界上有2759种语言。一般认为,世界上的语种在2000~3000之间。有1400种以上的语言,或是根本没有被承认为独立语种,或是行将消灭的语种。有不少语言原先是广泛使用的,现在已渐渐变成次要语种,还有约20 种语言几乎无人会说了。在独立语言中,约有500种语言得到人们较为充分的研究,占全世界三分之二强的语言仍然没有文字。 世界上使用人数超过5000万的语言有13种:汉、英、俄、印地、西班牙、德、日、法、印尼、葡萄牙、意大利、孟加拉和阿拉伯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的是沃德语,只有50个人使用。
1种......

8,语种是什么意思

小语种就是除了英语以外的其它外语的统称。因为英语是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种,人们习惯上把它当成 “大语种”,除此之外的外语因为使用的人口和区域相对不如英语广泛,自然成了“小语种”了。 高考小语种当然就不考英语,而是考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韩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等。
08年高考招生目录有的专业下面有"外语语种:英语"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你要报考的那个专业所考察的语言种类为英语。一般来说,高考中的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其中外语考试中你所考的语言类型就是你的外语语种,一般都是英语。大学里的大多数专业所看考生的外语成绩也一般是英语成绩,但一些外语专业例外,比如你以后要读外语学院中的法语专业,那么你的外语语种就是法语。但一般情况下,一般专业所对应的外语语种都是英语。 你们目录下的这些文字只是一般说明,不用太紧张。 另外,你今年参加考试吧?祝你成功

9,世界上的主要语种有多少种

语种几乎无法计算啦首先你可以了解一下语言的层级: 语系 > 语族 > 语支 >(语群)从一个基础语分化出来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若干“语系”,“语系”内部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再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以下再分为若干语支。如:汉语按照谱系分类法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藏语按照谱系分类法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一般认为世界语言可以分为九大语系(也有其他说法的)。使用人口最多的两大语系: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中除汉语族外,还有三大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族包含中国境内汉民族使用的多种语言)大概框架就是这样。再举例:法语、英语 同属印欧语系,但前者属于拉丁语族,后者属于日耳曼语族。
一. 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 是最大的语系,下分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印度、伊朗、等语族。世界上除了亚洲(不含南亚各国)外,各大洲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使用人数大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70%。 印欧语系可分为: 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 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 斯拉夫语族:有俄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塞尔维亚语等。 波罗的海语族包括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等。 印度语族包括梵语、印地语、巴利语,达罗毗荼语支(印度南部的语言都属于这一语支)等。 伊朗语族包括波斯语、阿富汗语等。 高加索语族 这一语族的语言分布在高加索一带,主要的语言有格鲁吉亚语、车臣语等。 乌拉尔语族 下分芬兰语支和乌戈尔语支。前者包括芬兰语、爱沙尼亚语等,后者包括匈牙利语、曼西语等。 二:. 汉藏语系 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种。使用人数大约15亿。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还包括阿尔泰各语族,如西阿尔泰语族、东阿尔泰语族。前者包括突阙诸语言以及前苏联境内的楚瓦什语,后者包括蒙古语以及前苏联境内的埃文基语。 三: 非太语系:包括除欧亚语系、南北美洲以外其他各国的语言。非洲及太平洋诸国采用这种语言。 尼罗—撒哈拉语族:主要是非洲北部及西部各国语言, 尼日尔—刚果语族:主要是非洲中部各国语言,如尼日尔语,刚果语,斯瓦西里语等。 科依桑语族:主要是非洲南部及东部各国语言,主要有霍屯督语(纳米比亚),布须曼语(南非等),散达维语(坦桑尼亚等)。 闪-含语族(闪米特-含米特语族)。主要应用于中东地区。下分闪语族和含语族。前者包括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后者包括古埃及语、豪萨语等。 南岛语族:主要有东南亚及太平洋各岛国语言,如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爪哇语,斐济语,毛利语等。 南北美洲印第安语言。如玛雅语,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等。 澳大利亚洲土语语言。 四. 人造国际语系 各国语言的差异成为人们互相交往的一个不可克服的障碍。古往今来,人们就渴望有一种共同语言。特别是在信息化的今天,更需要有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实现人们的互相交流。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得较大影响的人造语,是由德国教长施莱耶(Schleyer)于1879创造的沃拉普克语(Volapuk)。 1887年波兰人柴门霍夫创造世界语(Esperanto)。世界大同语(Mondlango)。除了沃拉普克语,大同语和世界语之外,其它影响较大的人造语还有:伊多语(Ido),西方语(Occidental),诺维亚语(Novial),英特林瓜语(Interlingua),格罗沙语(Glosa),欧盟语(Atlango)等。
语种几乎无法计算啦 首先你可以了解一下语言的层级: 语系 > 语族 > 语支 >(语群) 从一个基础语分化出来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若干“语系”,“语系”内部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再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以下再分为若干语支。如:汉语按照谱系分类法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藏语按照谱系分类法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一般认为世界语言可以分为九大语系(也有其他说法的)。使用人口最多的两大语系: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中除汉语族外,还有三大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族包含中国境内汉民族使用的多种语言) 大概框架就是这样。 再举例:法语、英语 同属印欧语系,但前者属于拉丁语族,后者属于日耳曼语族。
5651种【我也是网上搜的,都是这么说,希望能帮上你】

文章TAG:语种英文  文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