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代尊老养老,现代弃老虐老?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我记得五岁那年,我的小腿骨折了。“孩子受伤,爹娘遭殃。”不懂事的我因伤痛日夜号哭,爹娘急得如油煎心,四乡求医。伤筋动骨最少也要一百多天才能恢复原位,我伤养了三个多月,娘就抱了我三个多月,我的伤好了,娘却累瘦了。我读初中时,刚好是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不算富裕。

特别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家里没有经济来源,靠每年养几头猪,家里仍要勤紧裤子过日子,才能供我们兄妹俩上学。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我曾产生过中途辍学的念头,爹娘制止了,并说:“即使会讨饭,我也要把你们完成学业,这是我们父母的责任……。”当时我流泪了,现在我想起,在校期间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我仿佛觉得,那红颜色的分数,是爹娘家中老人的汗汗写成的!有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天复地载之恩。

我想这比喻是颇有几分道理的。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长大成人,其间,当父母的该操多少心!只要我们去认真回忆一下,就会清楚地记起父母哺养和教育我们一桩桩往事。牢记父母教育之恩,把赡养父母、敬重老人作为我们的第一义务,正是天经地义的事。你提到现在弃老虐老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子艾赡养父母,儿女敬重父母,不仅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而且是社会公德提出来的起码要求。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识和履行自己的第一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虐待老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自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说是一个历尽艰苦的寡妇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给儿子娶上了媳妇。哪知媳妇一过门,就对婆婆拳打脚踢,百般虐待。七十多岁的老人终于被赶进了破庙,过着以乞讨为生的生活。母爱的乳汁,换来的竟是辛酸的眼泪!这种忏逆行为,它必然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情节特别恶劣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有的人对老人不好,对儿女却一片痴心。不知这些人可曾想到没有,你们的举动正在为儿女做出样子。你们也许有年老的时候,难到儿女不怕象你们对待父母那样对待你们吗?许多地方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范三的人,对患病们老爹爹很不好。一天,他用筐把爹爹挑进深山,扔在大树下往回走。跟着他一块来的小儿子问:“为什么不让我爷爷回家呀!”范三说:“他光能吃不能干,扔掉他算了。

”儿子说:“那得把筐拿回去。要不,等你老了,我用什么往山里挑你呀?”范三一听此话,深有感触,他又把老爹挑了回家,从此,对爹特别好。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范三的儿子那番话却实在震人心弦。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养老敬老的美德。虽然其中打着封建的烙印,但养敬老的民族传统却不能抛弃。1959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家乡,曾特意把捆成一束的松枝献在父母坟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回到住所后,他还感慨地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朱德委员长曾还写过一篇《母亲的回忆》,充满了他对母亲的尊敬,挚爱和怀念,展示了一颗伟大的赤子之心。面对着老一辈革命家在亲子关系上的高洁德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今天年轻人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怎样尽好子女的第一义务,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孔子所说的“孝”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孔子在解释孝的时候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孝,天下之通孝也”。孔子的这些表述,表明子女对父母所应尽到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尊敬、顺从、赡养、送终、守制等内容。对于孔子孝的思想,应当怎样来理解呢?“反哺”的生华 在动物界中存在着“反哺”的现象,人类的孝在生物意义上来说也是以这种“反哺”为基础的,但是人作为一种“道德动物”,这种“反哺”就具有了较之动物界本能现象远为复杂的意义,并且升华为“孝”的概念。

原始的宗教情感 先民们认为祖先的在天之灵可以福佑子孙,因而对祖先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因此而孝。“家国同构”的情感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社会中,宗统与君统合二为一,孝与忠紧密相连,这也加重了中国人孝的意识。应当说,“孝”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伦理行为,但是在我们国家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应当继承传统孝道中合理的东西,消除和克服“愚孝”、“痴孝”等封建落后的东西,使传统的孝道,变成一种家国情怀,变成一种广博的正能量和积极因素,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文章TAG:现代社会如何实施孝道  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困境  现代  现代社会  社会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