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截瘫的病人怎么护理?

脊髓截瘫会造成身体瘫痪,由于身体不能动,所以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要避免这些问题,就要加强护理。采取的措施1.帮瘫痪在床的人进行瘫痪部位的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多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2.给予合理的营养供应,保证身体营养充足,预防便秘。3.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洗身体,保持下身的清洁,经常翻身拍背,预防肺炎的发生。

石膏绷带、牵引,这些从医基本功你掌握的怎么样

随着各种新型固定器的出现,很多医生好像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比如石膏绷带、牵引技术。虽然现代骨科的手术越来越多,但作为骨科医生,石膏绷带、牵引这些看家本领怎么能忘呢?尽管现在已是钢板、髓内钉等固定物的天下,但传统的固定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还是刚入临床的“后生”,对于石膏绷带固定、牵引这些操作都是必须掌握的。

作为骨科医生,你对石膏绷带固定、牵引这些操作技术还熟练于心吗?石膏绷带石膏绷带(plaster bandage)是将无水硫酸钙的细粉末撒在特制的稀孔绷带上,吸水结晶后硬结成型,十分坚固,是创伤骨科常用的临床治疗技术之一。虽然现代固定技术已不断更新发展,但石膏绷带固定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做好也是需要技巧的。

传统石膏绷带:传统石膏绷带即硫酸钙石膏绷带,相对比较沉重、透气性及X射线透光性差,便宜。高分子树脂绷带 :轻、薄透气性强、可塑性强、 X射线透光性佳、贵。 具体什么时候适合使用石膏绷带?对于上肢、小腿以下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治疗;韧带、血管、神经及肌腱吻合术后;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等情况的患者,建议石膏绷带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以维持比较长的时间。但传统的石膏绷带缺乏弹性,不能自由调节松紧度,且固定范围较大,无法活动关节,容易关节僵硬,需根据损伤情况合理选择。常用的石膏绷带有:石膏托、石膏夹板、石膏管型、躯干石膏、特殊类型石膏等。1、石膏托分为单托、前后托、U型托,简单轻便,但制动能力差,临床常用于临时制动或较稳定的骨折固定。

2、石膏夹是将两条石膏条带分贴置肢体的伸侧和屈侧,用绷带包缠,多用于已有肿胀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防治肿胀影响血运。3、石膏管型将石膏绷带和条带相结合,多用于前臂、上肢、小腿、下肢的固定,一经固定,容积固定,对于四肢创伤急性期应当慎用。在进行石膏固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准确测量长度、宽度(超过肢体圆周2/3)、厚度(上肢8-10层,下肢12-14层)、松紧度(以小指指尖能伸进绷带)、衬垫、功能位。

石膏对患部的固定有一定范围,其原则是将患部上、下两个邻近的关节一起固定 ,如下表:衬垫为什么要用衬垫?主要是因为石膏无弹性,如果不垫以衬垫易引起组织压伤。一般而言,石膏覆盖的部位都应覆以衬垫,在骨隆突处和软组织稀少处尤应加厚,常用衬垫有棉织套筒、棉纸、棉絮垫等。在进行石膏绷带固定时,要注意将肢体关节处于功能位:手与腕关节:--拇指对掌位,其他手指与拇指成对掌位;--整个手的功能位即掌指关节轻度屈曲,手指分开,各指间关节稍许弯曲,拇指内旋正对示指,呈握球姿势;--腕关节背屈15°-30°,向尺侧偏斜约10° (在挠骨下端骨折有移位时) 如执笔姿式;--前臂呈中立位。

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 上臂外展50°-70°,肩关节前屈40°,外旋15°-20°,肘关节屈90°。踝关节:中立位足背伸90°与小腿成直角。膝关节:屈曲5°-10°,幼童可伸直位。髋关节: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不同稍有变动,一般外展10°-20°,屈曲10°-15°,石膏包扎后成“髋人字形石膏” 。

进行石膏绷带固定时,一定要坚持:三点固定原则(术者在肢体的两端用力塑形,第三个点则位于石膏定点的对侧,骨膜和其它软组织一般要求位于石膏夹板的凸侧来增加石膏的稳定性)、水压原则(如果一桶水放在一个坚硬的容器里,容器可克服水自身的重力而保持水的高度不变。在胫骨骨折时,如果石膏强度足够的话,那么在复位固定后,利用水压原则,长度就不会丢失。

)特别提醒在包扎石膏绷带时,需要将患者的肢体保持某一特殊位置,托扶肢体时,要用手掌而不是手指,以免产生局部压迫而发生溃疡。在石膏未凝结坚固时,不应该改变肢体的位置,尤其是关节部位,以免将石膏折断。石膏应当予以垫置,嘱患者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当石膏内某处疼痛时千万不可大意,以防局部压迫引起压疮。石膏绷带包扎完毕后,一定要注明骨折情况和时间。

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疼痛、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运动。如果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嘱患者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牵引牵引作为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主要是给肢体提供持续适当的牵引力、对抗牵引力,用于骨折脱位的整复维持复位、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常用的牵引技术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骨牵引、特殊牵引。

1、手法牵引主要适用于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整复,时间短,力量可按需要加大,比如Colle’s 骨折、肩关节脱位等。2、皮肤牵引用海绵塑料布包压于伤肢皮肤上,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胶布远端扩张板,于扩张板中心孔穿绳在通过牵引架的滑轮装置,加上悬吊适当的重量进行持续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皮肤完好者。

注意,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易伤皮肤,一般牵引时间为2-3周,在牵引期要定时检查伤肢长度,及时调整重量和体位,防止小腿外旋压迫腓总神经。3、骨牵引骨牵引的牵引力量大,持续时间长,效果明显,但必须有对抗牵引,加夹板矫正侧方移位,调整肢体体位可纠正旋转移位,纠正成角畸形。常用的骨牵引有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等。

骨牵引适用于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骨折部的皮肤损伤,部分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患者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做其它固定者;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宜其他固定者。A.股骨髁上牵引适应症: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牵引重量 :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维持量为3㎏。操作要点髌骨上缘作一条与股骨垂直的横线,再沿腓骨小头前缘及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各作一条与髌骨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交点即为针进出点的标记。消毒、局麻后,将皮肤稍上提,由大腿内侧标记点刺人斯氏针直至股骨。注意保护大收肌裂孔附近的股动、静脉及其分支和隐神经,保持针水平位,与股骨垂直,使其由大腿外侧标记点穿出,并使两侧牵引针外露部分等长。

安装牵引弓后进行牵引,同时床脚抬高20cm左右,作对抗牵引。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人的体重及伤情决定,一般为体重的1/7-1/10。B.胫骨结节牵引适应症: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四周软组织少,操作简捷,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

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由外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神经。牵引重量:体重的1/7 约7-8㎏, 维持量为3 - 5㎏。操作要点将伤肢放在牵引架上,助手牵引踝部固定伤肢,以胫骨结节和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作为外侧进针点,其内侧对应点作为出针点。此牵引方法及牵引重量与股骨髁上牵引相同,注意进针应从外侧到内侧,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C.跟骨牵引适应症:胫腓骨折、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初期或辅助性治疗。穿刺部位:内踝尖与跟骨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进针。牵引重量:体重的1/12,约4-6㎏。操作要点踝关节保持于中立位,以内踝尖与足跟后下缘联线的中点,为进针点,消毒、局麻后用斯氏针从内侧标记点刺人到跟骨,保持针的水平位与跟骨垂直,将针打入或钻入,使针穿过对侧皮肤并使牵引针两端外露等长。

一般成人的牵引重量为4-6kg。D.尺骨鹰嘴牵引适应症:肱骨髁上骨折。穿刺部位: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于肘部内侧、尺骨鹰嘴顶点向下3㎝处由内向外进。 牵引重量 :体重的1/20 ,约2-4kg。 操作要点沿尺骨鹰嘴顶点下3cm作一条与尺骨背侧缘的垂直线,在尺骨背侧缘的两侧各2cm处作一条与尺骨背侧缘平行的直线,两线相交点即为进出针标记点。


文章TAG:牵引病人如何观察血运  颈椎病牵引治疗专家共识  牵引  病人  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