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现美术的活动中培养兴趣和自信。如何培养儿童美术欣赏能力?这是一个操之过急的问题。而应该是如何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喜爱能力。美术、艺术,恰恰是要张扬“个性”。儿童美术基础阶段以系统地美术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家长让孩子学美术有很多原因:1、觉得艺术很高雅,希望从小培养艺术细胞;2、希望孩子能画漂亮的画,展示其聪明;3、大家都会画画,我们也要学。

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专业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美术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无论对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都很重要。不能以丑唯美,虽要做到雅俗共赏,但更要懂得高雅的东西美在哪里!提高审美能力,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学习美学的基本法则,比如比例尺度,色彩搭配,主次取舍等等。它是审美最基本的要素。阅读美学理论书籍,艺术的美除了形式美法则之外,还有超越形式而存在的意象之美,它包括文化、历史已经精神层面的东西。

在前两条的基础之上,细品大家之作。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最后的审判》,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不仅品其形,更要知其意。要把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深挖,才能体会坐着的用意。技法都是为思想服务的。对比,很多名作都不是一气呵成的,从概念的产生到作品完工,几乎都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甚至是推翻重塑。作者可能会因为一点点小问题而不断的从头再来,就为了能够完整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美术鉴赏力?

如何培养儿童美术欣赏能力?这是一个操之过急的问题。如果是培养儿童,就谈不上欣赏能力。而应该是如何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喜爱能力。大多数儿童天性,都喜欢画画。但往往是受教育后,或者接受所谓“培养”后,反而,到让许多孩子渐渐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呢?简单说,这是因为,人从出生后,到接受教育前,这段成长期,儿童是通过本能直觉的方式,来感知世界、认识事物的。

通过图像,来表达对周围环境、事物认知的。甚至早到在咿呀学语阶段,他能抓到笔,小手在胡乱的挥舞中,能让他意识到,这玩意儿能留下痕迹,他便开始在纸上或任何其他能触及到的地方,都会留下他要表达的意思。在那些我们看不懂的横条竖划,圈圈点点中,都是他的开心,不开心,舒服,不舒服的情绪表达……这种图像能力是先于语言能力的。

等孩子渐渐长大点儿,手上的涂鸦,能被家长看懂点后,就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喜欢画画,于是乎,就要对其进行培养了!这其中,不排除有天生擅长图画的孩子。对于这一类孩子,家长要清楚不是去培养孩子对美术的欣赏能力,而是需要爱护、保护孩子喜爱图画的这一兴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盲目对其“培养”,把原本孩子的纯真天性,经过人为的“教育培养”后,就给扼杀了、纠正了、改掉了。

很可能就葬送了孩子对美术的兴趣。说到底,美术之所以称之为视觉艺术,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善于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事物,表现事物,从而实现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但是,目前的教育培养往往是盲目从众,强调群体性,扼杀个性。美术、艺术,恰恰是要张扬“个性”。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呢?本人认为正确的方式是:1,首先,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图画语言,多问多了解,孩子图画的意思,参与孩子的图画表现中,与之互动,多鼓励孩子用图画表达意愿。

现在那么流行创意美术,我就想问下,创意美术到底教些什么?

近年来,创意美术比较流行遍地开花,也得到了很多美术家的提倡。但是到底什么是创意美术?很多人会将美术课等同于画画,甚至将画画等同于艺术修养。家长让孩子学美术有很多原因:1、觉得艺术很高雅,希望从小培养艺术细胞;2、希望孩子能画漂亮的画,展示其聪明;3、大家都会画画,我们也要学。很少家长会考虑,美术要学什么?他们将孩子交给美术老师,只要最后能看到孩子画出漂亮的画就可以。

多数家长认为美术并不重要,但不可或缺。这种思想一方面不能真地讲美术纳入教育的思考范围,简单地认为能画画就好,一方面又将美术放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认为美术必须学,而这种必须学的“美术”未经思考,就直接转为必须学“画画”。美术教育不等同“画画”。美术是思想的视觉展示方式,你可以将画画理解成为一门技术,美术的关键就是学会如何将技术和思想融合为一体。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寻找想表达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表达的技术问题。这其实就是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如何找到内容,是美术学习的第一个重点。这个内容可以是有意识的思考和无意识的感受。人的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不同性别,不同时间都可能不同。学习美术的目的就是学会敏感地找到这些内容,这可以暂时称之为“灵感”。孩子学习美术一共分几个阶段,春雨树创意美术给你们列出来了:幼儿感觉阶段以绘画性游戏为主,激发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

根据低龄幼儿童特点,设计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感知线、形、色的神奇美感。在发现美术的活动中培养兴趣和自信。儿童美术基础阶段以系统地美术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学会用绘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进行构图、造型和装饰进行从三原色到间色的色彩知识与技法训练并带入写生与临摹,帮助儿童从主观表现向较为具象的矩形过渡、欣赏优秀绘画作品,创作充满自信与创意的绘画作品。

通过观摩、欣赏、临摹大量作品,进行多画种、多材料、多技法的探索性实验,组织创作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完整作品,从而巩固少儿的艺术兴趣和志向,全面提高艺术修养。艺术特长阶段学习绘画表现的各种张方法,运用点、线、面的装饰,学习黑白图案画,并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深入浅出的分解教学。真正的创意美术美术教育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让他们学会找到和专注于自己的内容,并将这种内容延展。

请问美术中的“造型”要怎么理解?什么样的画面算造型能力优秀?

造型能力一般被归结为是画的够不够像,例如人物画结构形体够不够具体等等,这是普遍意义上的造型,但这样评价造型够不够优秀,是草率的还不够准确。造型其实是相对的,相对年龄,相对艺术风格,相对画家的思想,不同的层面,都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1.相对年龄:孩子与大人对于造型的认识与表现不同。一个小孩子画画造型够不够优秀,取决于大人们的衡量标准,这是固定的趋势,大人比孩子更有话语权,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大人的品评又取决于大人们的自身艺术素养高度,而大人们的视野中已经建立起一定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会促使大人们固定在一定的造型审美上(大多数人不太具备艺术认知能力),因此他们会以像不像、具不具像来总结造型的最终形态。像与不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及大众们最终对于艺术造型的审美标准。而一些小孩子是没有建立那么规整的逻辑思维的,他们的思想是抽象的自由的,不是具象化的。

小孩子以感觉认识这个世界,他们的思维没有大人们那么熟练与严谨,因此天真之中所画出的画,是出于自己最初对于自然与人文社会的认识,他们也许认为自己画的很美,但语言方面又无法充分表达,但大人也许不这么认为所以常会一急之下,若引导不规范,很可能一个小画家就这么给打消埋没了。而如何评价他们的造型呢,当然不能过早的运用大人们的普遍且具象的造型审美去认识他们的作品,而是相对同龄孩子而言,他的作品所表现出了一定的造型能力,虽然还不够具体,但有一点苗头,一个几岁小孩子画出了十几岁孩子才能掌握的造型标准,那么便是天赋异禀了。

那么如何知道小孩子他们画的画已经算天赋的存在,这需要长期的观察,也需要家长与老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选择画画机构,这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对于自己孩子艺术天赋认知方面的不足,让艺术机构培养,会更有方向。当然选择怎样的机构相当重要,这又是另一方面,暂不谈。如果家长自身是画家,或有这方面的艺术素养那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而最关键的是如何保持孩子画画兴趣的同时,以一种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小孩子的造型美感与绘画水平提高,才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与艺术引导的方法。2.相对艺术风格:写实作品与抽象作品造型也不同我们不能把写实作品与抽象作品来做比较,因为写实作品的造型就比较客观与清晰,便是画的结构准不准确,是否传神,例如人像,眼、鼻子、嘴在不在一个比例标准上,在一定造型的标准中又有点传神就又升华了一步。

这里可以引用齐白石的一句话“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太像就媚俗了,不像又是欺骗世人,所以这个度很难把握,往往取决于这两者之间的造型是优秀的,这需要长时间的艺术训练,小孩子若达到了这个程度也几乎已经是大人了,但若小孩子能够很早便能做到,就像毕加索,那的确是天才之表现。较抽象一点的作品,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与赵无极的作品,他们造型表现就不够容易让人从视觉上感受到。

更需要观者联系画家的思想、历史背景与时代影响之后,再联系到他们自身作品上,分析其中的造型。这时候的造型可能在于线条的穿插,一个线条与另一根线条搭配协不协调,色块与色块用色叠压配合的够不够统一,这是线与色的造型。然后从表象再进化到作者的意图上,为何画家这么画这么表现,其意图是什么,这更需要与时代背景与画家思想相结合,就不会陷入对作品画面表象造型的偏见之中。

而实际上他们早期都曾画出了很严谨的素描,都曾经历过严苛的训练,这也让他们的作品更拥有了说服力。只有从所能,才能到达无所不能的状态,这是艺术目前为止业界较为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抽象作品不是单方面表象的造型,实际上更是艺术家情感表达与思想的造型,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社会的造型。3.相对于艺术家的思想:思想决定造型例如安格尔的作品《大宫女》,画家则加长了画面人物的脊柱刻画,多了三块脊椎,突出了人物背部形体的曲线美感,与扭曲的脚却之间看似不协调,又如此协调的统一在一起,使画面达到了也不失为一幅美作杰作的标准。

这个时候就不能以传统像不像的具象审美来进行评价这幅作品了。而是艺术家的思想凌驾于造型所表现的局限,达到了一种思想造型的审美境界。同样写实作品的《大宫女》,便成为了画家以抽象的概念完美诠释“造型并不局限于形体表现”的历史典范之作。造型能力优不优秀,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只是像不像,也需要观者更多的联系画面整体、时代、艺术背景、画家自身等多方面信息来进行品读。


文章TAG: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有个性构图  20210725093442.docx  美术  活动  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