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1.起点高一点。小学语文老师真正该做的是学生诵读的示范者。为此,教师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读,尤其是诵读,背诵。

教育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安排?

教育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安排

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指出:“假如我是语文教师,我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一个读的习惯,一个写的习惯,这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1. 起点高一点。起点,是指教与学的起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他们不一定知道得比老师少。如果教师仍然从零起点教学,必然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语文学科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怎么做到“起点高一点”呢?我们的经验是学习前置,让学生课前研学。

老师事先设计好“研学单”,让学生课前充分地研学,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感悟走进课堂,在课堂和老师平等地对话交流。2. 容量大一点。小学语文课文选文95%以上均是白话文,白话文的特点就是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无须“细嚼慢咽”。而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一篇课文要教两至三课时。其实我们的前辈、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早就探索出一条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别人一学期学20几篇课文,她一学期教95篇课文。

事实证明,这经验行之有效,完全可能!如何容量大一点呢?方法有: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其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3. 难度深一点。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但是,我们语文学科常常忽视这一原则,因此才出现学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不上语文课,都没有多大关系。

好的课堂一定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是符合脑科学的规律的。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有魅力。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当然,难度是相对而言的,大部分同学经过思考,经过碰撞,经过交流,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解决的,就是合适的难度,这就是“儿童的难度”。

为此,教师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4. 视野宽一点。视野宽一点,是指教师的课程内容视野要开阔一些。吕叔湘先生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老师,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既要关注唐诗宋词,也要关注国学经典;既要关注古代神话,也要关注现代绘本;既要关注中国童话,也要关注世界儿童文学……生活的外延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

教师的课程视野,影响着学生思想的视野,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向四面八方打开。5. 教学有趣一点。教学是否有趣味,直接关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学生欢迎度最高的教学是风趣、幽默、好玩、生动。“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好玩。”好玩,就是把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上升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上升到乐学的境界。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安排

谢谢邀请!我有18年教龄,也在学校教导处、局教研、师训部门工作过。角色的便利条件,让我有机会认识并听了许多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课,了解过他们带学生、带班的一些优秀经验。现在,自己的孩子又正好小学二年级。作为家长,出于职业本能,也比较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个问题,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在教学中,而不是课下、课外。

二是仅限于小学语文学科。我把个人的一点经验、心得,拿出来仅供您参考吧:读是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老师不是检查者,而是示范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每一个老师都明白的教学目标之一。必须在教学设计中,给“读”留有充足的时间、充分的练习。课内对字、词、句段的朗读;诗文等体裁的通篇诵读;重点片段的有感情朗诵、反复默读;边读边思考边讨论的回读;形式多样,具体教学中得具体预设。

读得多,语感自然就好;读得好,理解得就透彻;读得厚(指的是量),语文学科的素养就有所提升。阅读和习作这两大难点,也不愁了。这里,我必须强调一点。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读,尤其是诵读,背诵。晨读、自习、课堂上经常有检查,有反馈。如果仅仅查学生,这最多算是认真的老师。小学语文老师真正该做的是学生诵读的示范者。

让学生读好的,背会的,自己都先做到了。跟学生一起读,引领着学生,带动着学生一起读,这才是好老师。尤其是小学阶段,诵读是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环。就像好多名师,课上先什么也不讲,就用充满魅力的朗读,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了课文,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课堂上,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适当拓宽一下读的外延。根据学情、教材有意识地引导一些课外阅读。

课上点拨地好,学生有了兴趣,课下自己就会主动找书读。练一笔好字,并坚持训练下去,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个人就比较重视学生和自家孩子的书写。小学生,模仿能力极强。低年级刚学写字的时候,笔画、间架结构的示范,老师示范的好,全班学生的字普遍都好。所以,教学中,这个环节不容忽视。尤其让孩子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占格。

课堂点评中可以拿学生的定和书上的例字作对比。时间一长,学生自己也就学会字的审美了。不管几年级,只要老师重视写字,在作业批改、反馈中强调,学生就能写得一笔规范、美观的好字。我让自己的孩子6岁学书法,不为成为书法家,就因中国人,就该写好中国字。平时的作业也是比较注重书写。学习方法比学习笔记更重要有些语文老师,尤其是中高年级,要求学生做笔记。

有的是照着老师的板书抄;有的是根据口述或作业要求自己标注、勾画。其实,我个人认为笔记可以适当做,但不是课课都要有。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在告诉学生,为什么这儿要做笔记,加以标注、勾画的目的是什么?教一教,带一带,练一练,让孩子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笔记,学语文。尤其上了中学以后,课文的难度,阅读量和小学的差距非常大。

如果学了六年的学生离开老师,听完一节课,不会自己归纳、总结、做笔记,那就真正被动接受的机器了。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经验,因人而宜。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但只要是对学生好的,都可以试。课上40分钟的引导、示范最为重要。我们当老师的真得用心对待!如果您还有关于教育、育儿方面的话题想探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亦师亦母非专非家”我们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文章TAG: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