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并不是指财务人员造假。虽然达到监管认定造假情况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当前市场中有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其实是有水分的。因为很多利益诱惑导致许多公司包括非上市公司有财务造假动机。因此财务造假与识别财务造假是也是在不断升级。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要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财务专家、注册会计师可以识破上市公司造假吗?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1.识破财务造假不仅需要丰富的财税理论知识,而且更需要实践经验,特别是对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没有这些基本功,是很难做到的。2.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国家打击力度的加强,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本。不过即使这样,财务造假问题也是很难杜绝的。因为很多利益诱惑导致许多公司包括非上市公司有财务造假动机。

同时一些公司在财务造假上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也会想方设法提升财务造假“水平”。因此财务造假与识别财务造假是也是在不断升级。3.财务造假即使财税专家发现了涉嫌财务造假疑点,除非非常明显,一般也不会轻易公开质疑,因为如果质疑有误,造成的各方面影响是很大的。不过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来讲,财税专业人士就会尽量避开这样有财务造假嫌疑的股票。

有些上市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财务人员还敢去上市公司工作吗?

题主的本意应该是,已经在这样的上市公司工作,得知公司财务造假后,为什么还坚持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财务造假初期对公司向外招聘员工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这个风口过了,不再是舆论热议的焦点,很多人愿意为了高额薪酬或晋升机会去这样的公司。财务造假并不是指财务人员造假。财务人员最多会利用一下公司管理上的漏洞,占用资金,为自己谋取私利,并不至于到达财务造假这样的一个高度。

多数财务造假是因实际控制人徇私舞弊,带着高管一起隐瞒事实。财务人员很多时候也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在企业当中本来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平时觉得财务没有用,你出事了,财务造假了,就把责任全部推给财务人员是不合适的。大家在阅读上市公司财报的时候,第1页就有一个声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要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但并没有说财务人部门的每个员工都需要对财务报告的三项要求负责。财务人员本来就是一个企业当中的最基层人员,创造不出来收益避不了税,更是被公司的老板所鄙视。很多财务人员根本就看不到企业一项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是是对自己负责的一块,跟账务处理相关的,才比较熟悉。公司的出纳,每笔银行存款的支出都需要公司管理层,主管会计的签字确认。

虽然有些公司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出纳占用了公司的资金,给公司造成损失,但是损失的金额都是有限的。公司的费用会计,根据报销单、发票、合同来做账,工作量大的企业需要把头埋在一堆报销单中,没日没夜的整理,根本没有一些时间去想一些歪点子。公司的成本会计,更是不可能参与造假,做账的时候依据的内容都是公司ERP系统中的数据。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造假概率多大?分析报表购买其股票风险大吗?

从已经被披露的结果来看,财务造假的概率比较低根据监管部门信息查询结果,目前市场上已经被处罚的财务造假公司家数相对较少,报表所公布的情况达到监管界定的造假行为的上市公司占比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当前造假的概率可以认为是较小的。虽然达到监管认定造假情况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但是当前市场中有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其实是有水分的。

毕竟公司要给大众好印象,这就像是有些女孩觉得自己素颜逛街魅力不够好,要化一下妆,再到外面去一样。上市公司为了能够使财务报表数据能够更好,会想方设法务必合理合法地调整财务报表,掩盖一些会给大众负面印象的信息。美化财务报表的手段很多,例如调整统计的方法,以便达到减少或增加费用,收入递延计算、资产折旧等等都可以做到让财务报表更漂亮。

当然,某些诸如獐子岛,拿产品做文章的也很多,只是比较拙劣。扇贝跑了,投入泡汤,立马亏损,跑掉的扇贝又回来了,亏损被弥补上,利润就又上来了。看了财报,至少能筛掉坏公司尽管很多公司的财务报表未必能够完全反应其真实情况,但是要买一个公司的股票,财务报表还是要去看的,从基本面分析的角度,看公司是否有价值,财务报表是必看的。

即使是不太注重基本面上的短线操作,也需要注意简单通过财务数据筛选,避开财务情况很差的品种。不看财务情况,遇上暴雷事件就麻烦了。看审计意见,快速分辨财无报表是否有大问题作为普通投资者,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通过看财务报表具体情况去分辨是否有问题,这时候要快速剔除掉有问题的公司,可以参考F10资料中的审计意见。


文章TAG:近年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包括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