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来没接触过科研,想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那只能多读文献了,通过文献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一点点耳濡目染可能会有一定的科研思维的,也可以做临床方面的研究,这样不用做实验,能发文章,应该是最优解了。在临床上提升科研能力?那是不可能的。

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应该如何培养?

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应该如何培养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技术人员,我认为搞科研要具备如下品质:目标、坚持、好奇心、主动性,经验我会在视频里详细的说明,也希望你能够采纳。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tos-cn-p-0000/b624093c58804c78b89aee06e3719b1c。

医学生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

医学生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

这个问题不仅是医学生们需要解决的,也是更多正在工作中的医务人员需要解决的。导致医患之间沟通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最常说的、或者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和家属缺乏医学常识、没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贫穷限制了思维、人性的卑劣、医学的局限、恶人的兴风作浪等等。但是,我们是否考虑到自身的原因呢?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解决许多问题。

我并不是自己如何善于沟通,事实上,作为急诊医生的多巴胺也会常常限于难以沟通的窘境之中,甚至在某些特殊时刻要情绪失控了。但,我要说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医务人员是真的不注重沟通方式,是自己为自己设立了沟通的障碍。如果要展开这个话题的话,需要很多篇幅,这里多巴胺简单的说几点自己的体会吧。1、面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有时候需要简单问题复杂化,有时候需要复杂问题简单化。

2、要设身处地的为病患着想,更要从病患的角度考虑问题,最起码要让病患知道你能够体谅他的处境。3、爱心泛滥绝不是医德,毫无原则更有可能导致犯错甚至犯罪。4、制度要坚守,人情也要考虑到。你要考虑到自己面前被疾病折磨的人有可能是自己的亲人,你也要考虑到自己面前呻吟着的病人有可能将自己告上法庭。5、有些话必须要说,比如可能的风险结局等。

有些话最好不要说,比如当着患者和家属的面说“死”等。6、有些人的话必须要听,比如患者的话,比如为为患者付费家属的话;有些人的话听听就可以,比如那些猫哭耗子的七大姑八大姨等等。7、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自己该说的话。保护好自己,保护好病人,保护好同事。不违背良心,更不违背原则。还有许多话要说,但篇幅有限,而且我还要准备去上夜班了。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如何在临床上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呢?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如何在临床上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呢

在临床上提升科研能力?那是不可能的。临床医生都知道临床思维这一说法,其实还有一种思维叫科研思维。你必须要接触科研,实际操作才能提高。我是科学型硕士,硕士期间主要就是搞科研,自己做实验也发表了文章,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科研思维,所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实验室看看学学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从来没接触过科研,还想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那只能多读文献了,通过文献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一点点耳濡目染可能会有一定的科研思维的,也可以做临床方面的研究,这样不用做实验,还能发文章,应该是最优解了。

现在有些医学生都读到博士,感觉硕士进不了大医院,为什么医院要求学历这么高?

本人医学全日制博士在读,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再过20年后我国大夫看病水平将远远低于现在。我的导师在他25岁时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三级手术,急诊可以独当一面,现在的硕士博士很少能有机会。20年前他们天天研究看病做手术,现在的硕士研究生三年都干啥?出去轮科(规培)+科研(毕业用的)+最后半年准备工作或者考博士,轮科能学到多少东西?有多少机会上手?除了拉钩就是缝皮。

。。最主要还要科研,一年科研算是入门了,最后临床科研都是皮毛。博士研究生三年基本都在科研,全日制的博士基本都在实验室,临床基本学不到啥。博士毕业留在大学附属医院,也就是所谓的“大医院”,还要科研临床一起走,进职称完全和科研相关。为啥都去大医院?因为中国患者就认,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呵呵。医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不是在考研究生就是在做科研,能会看病做手术?天才也够呛,医术就是无数的临床实践+理论的反复提高,现在的体制就是让年轻的医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和医术无关的事情上,无奈,无奈。


文章TAG: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研究生  医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