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地核弹的弹壳非常坚固、呈整体设计、焊缝减少、到达地面时壳体不会被撞裂、钻地弹就可依靠自身巨大动能钻入地下,到达一定深度后随即引爆。为避免在钻地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烧化弹头,钻地弹弹壳内外都有防热涂层,弹壳内部与装药间设有防热衬垫。常规钻地武器受限于装药爆炸当量低的原因,导致在作战效果及威胁作用等方面远不如钻地核弹头。

钻地核弹头的最佳弹坑通常比相同质量的触地核爆炸的弹坑大十几倍,钻地核爆炸对深地下坚固工程的地冲击波破坏效应比相同当量触地爆炸要大几倍至几十倍。地下核爆炸试验数据分析表明,1~2万吨地下核爆炸对深地下工程的地冲击波效应约相当于100万吨触地核爆炸的地冲击波效应。此外则是,多枚弹同时打击深地下工程时,所产生的地冲击应力峰值相较于单枚弹而言高出数倍,由此大大提高了对深地下工程的毁伤效果。

因此,这便是美军为何一直热衷推进钻地核弹研究发展及实战作用的真实原因。矛的快速发展,同样影响着盾的应对能力、地下防护工程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技术问题。如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应力、温度及地下水渗透压将进一步加剧,地质条件与作业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施工难度与建设成本明显加大。此外,如何制造出抗冲击力更强的建筑材料,也是一大难点。

印度在此领域内曾展开过研究,而据印媒早年报道来看,印度军方曾拟定在新德里或是北部及中部地区,修建用于抵御核打击的地下地堡。以此保护军政要员人身安全及充当战略指挥决策机构,而设计指标据说至少要能抵抗当时美制B-61钻地核弹的攻击。如今来看,印度在此领域已掌握部分技术,至于具体效果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但从技术等级上说,绝对要落后于中美俄等国,原因非常简单,从以往印度军事重点研发项目就可见一斑。

比如“光辉”、“阿琼”、国产航母等。因此从这个角度去透视,印媒已将其视为“阶段性胜利”,进而大肆渲染报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基建行动看似如火如荼,但实际完成效果绝非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如在上世纪末,印度政府提出要在中印边境地区修建73条公路,大多数属于军事用途。然而直到两国洞朗事件结束后,据印媒披露称仅仅只完成了27条,且总体质量不如西藏地区的公路。

2010年,印度政府又决定在中国、巴基斯坦及尼泊尔边境地区规划建设27条战略铁路线,其中有14条被认定为对国家安全极具重要战略意义。然而截止到今天,一条都没有开工建设。2018年,印度又决定在边境地区开挖17条地下隧道,总长度达100公里,同样用于军事用途,此外便是修建410座战略桥梁,但开工至今进程非常缓慢。

 7/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时敏  无人机  海战  变革  目标  无人机凭什么推动海战变革  时敏目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