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印度的基建能力何等孱弱,此外则是建设工程规模与自身资源极其不匹配,加之“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特色传统,导致这些基建行动不仅招致国外质疑嘲讽,就连一向盛赞印度的印媒也普遍看衰。此外则是成本投入,高海拔地区的基建行动,受制于自然坏境与气象条件、配套基础设施等问题,成本投入较之其他地区只高不低,对一个国家的财政能力是一项巨大的考验。

印度政府的财政收入具体怎么样,想必大家也清楚。尽管给边境地区基建行动大把投钱,但在项目承包商、军方及政府高层之间,仍存在普遍广泛的利益输送,说难听点便是贪污腐败,层层搜刮。所以这些顽疾对于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基建行动而言,一个比一个要命,总之在他们眼中,已经将政府及军方在边境地区的相关项目,视为摇钱树。那么同理可推,印媒高调鼓吹的所谓构建“核盾牌”一事,在成本投入及施工进度上来说,又将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攻坚战,这还是在印度掌握部分技术下所做的乐观估计。

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的确开挖了很多地下工事,如果从身处前线的边防部队来说,即为在地道内铺设直径达1.8米~2.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对身处后方的印度陆军,即为总长度达100公里的地下隧道,但工程总体进展缓慢无比,因此也够呛。从打击前线地区身处地道内的印军而言,完全用不到钻地弹,用配属于西藏军区的300毫米远火即可轻松胜任。

而对打击后方的印度地下隧道而言,这时可以让东风-15C大显身手,但麻烦点在于印度地下隧道工程建设进展实在太慢。换言之,就是我方有矛,但是值得我方去打击的盾太少要么就是没有。 印媒此番所鼓吹的“核盾牌”建设,它是假定对手在使用战术核武器及钻地核弹的背景下而建设的,即为料敌从宽。可是问题在于,先不管我们有没有,印度得先建设出来,那么印度能不能建设得出来,当然能,但是将投入无比漫长的时间,通常以十年为单位。

而后反过来讲我们有没有钻地核弹这个事,研发武器装备在于作战需求,美国搞钻地核弹的初衷即为有效打击假想敌位于深地下防护工程中的重点目标,以此弥补常规精确制导钻地弹威力不足的短板。中国要不要搞,同样取决于作战需求,而非技术瓶颈。如果有军事需求,制造出一款钻地核弹在技术层面绝非难事,尽管美国相较仍有差距,但问题在于确保军事打击中够用就行。

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当“世界警察”,而是捍卫我们的领土完整与国家利益不受侵犯。以中国军工的总体实力及时间观念,同印度拉胯的基建进展相较,请问研制出一款钻地核弹难吗?当然不难。所以印度军方的确是高瞻远瞩,总是瞄准世界军事一流技术迈步发展,可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而且细数下来,印度军方扯着蛋的领域是在太多。而所谓的构建“核盾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又将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但好在印度人脸皮厚已经习以为常。

 8/9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时敏  无人机  海战  变革  目标  无人机凭什么推动海战变革  时敏目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