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试答题主说的是重章叠唱的问题吧,这是《诗经》中十五国风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艺术表现后世依然常用,只是主要在民歌和音乐文学中存在。很容易看到,《诗经》中的句子并非都是四言;但不可否认,其中四言居多。语言和文字存在的价值首先是为了合理的表达,反之,你想表达一个意思,自然只能用你所处社会的语言习惯去表达。

什么《诗经》里的诗歌句子都是四个字一句?

不请自来。对于任何说法,都应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换言之,应先明确《诗经》的句子是否都为四言,进而再问为什么。我们按顺序一一回应。首先,《诗经》是否纯然为四言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大雅•生民》首先说明,以上所引,俱常人可见之通行本,不涉及版本及文献学问题。当然,就这三部分来说,本身不涉及文献上的争议。很容易看到,《诗经》中的句子并非都是四言;但不可否认,其中四言居多。

所以题主能有这样的疑问,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鼓励。不懂就问,永远是好习惯。从逻辑上说,否认了题主所谓“《诗经》都是四言”的认识之后,该问题就不攻自破了。但我想题主的疑问可以修改为“为什么《诗经》多四言” ,就可以继续探讨了。下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后世文学独立,人们会进行有意识的文学活动。但春秋以上不然,彼时人们并无有意识的文学创作活动,而只是把现实活动或者本族的往事传唱下来。

文字诞生之前,历史叙事主要靠部落民众的口耳相传,即便到了文字产生并成熟的商周,这种口耳相传的传统依然存在。章学诚说“六经皆史”,甚是。所以不能把《诗经》看做有意识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妨看做周人的史诗。四言诗传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实用性的诉求。但这还不是《诗经》多四言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应该从语言学和音韵学上寻找,也就是要考察上古民众的语言形式和习惯。

语言和文字存在的价值首先是为了合理的表达,反之,你想表达一个意思,自然只能用你所处社会的语言习惯去表达。你总不会说,现在写篇文章,用的确实三千年后的语言,这不现实。稍读古书,就应知道三代的语言风格就是如此,如《尚书》“格尔众庶,悉听朕言”等等。当然,这还涉及到得更为深刻的语言学和古汉语的知识,在这里也没法一一解释,姑不具陈。

战国秦汉,人的语言习惯发生了变化,写四言诗就不太方便了,故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当然,四言诗并非全部绝迹,直到汉末仍有少量,著名的如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等等。总之,文章最重要的、或说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明确传达意思,文学性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可以讨论的事情。而要明确传达意思,就必然是用当时普遍接受的语言习惯。

当然,也只能用当时的语言形式。如果你非要说,后世有些拟古之作,这固然不能回避,但这些作品很少。而且,这对我们讨论《诗经》的语言问题没有冲击,因为拟古这种东西只有处于后时代的人才会生产,商周本就是上古 ,你让他们拟谁的古去?猿人吗?早期智人吗?再简练回答一下题主的疑问,就是《诗经》并非都是四言诗,但以四言居多。

在《诗经》中,诗歌较多的运用重章叠句,但为何后世的诗歌对重章叠句运用较少?

野狐试答题主说的是重章叠唱的问题吧,这是《诗经》中十五国风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几个章节基本相同,只是同一位置的个别字进行变化,同一内容反复吟咏,回环往复,百折千回,抒情性很强。

这是民歌中常见的手法,与音乐的需要的关系。这种艺术表现后世依然常用,只是主要在民歌和音乐文学中存在。唐朝时人们给绝句配乐歌唱,也有反复三遍的情况,“阳关三叠”就是把“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四句诗唱三遍,这是主旋律,三节以此四句为主,前后会有一些变化的唱词,这也是重章叠唱的一种形式。


文章TAG:重章  复沓  诗经  表达  回答  《诗经》的重章复沓特点怎么回答  重章复沓在诗经中怎么表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