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或意识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爭论了那么久,实际就是代代人在爭论,因一时可能那论这论的比较,都是智慧碰撞,但历史现实都证明,把存在作为不依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观点往往是胜利者正确者。当陷入沉思,思考过去现在未来时,存在和意识是统一的,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思维是在二者关系和互动链条中思考,是在验证自身观点的实践中思考,这就是人类面对存在和意识关系时的伟大之处。

意识并不属于大脑的一部分,那意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意识是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

钟振余(宁波大学脑科学研究者)关于意识问题的解释:所谓意识就是某一瞬间大量感知神经活动引起的综合感知状态(或者称为综合感知体验)。没有感知神经的活动就没有意识,深睡眠状态下,所有发送信息的神经元停止工作,感知神经不再受到任何信息扰动,意识活动停止,生命进入安静休息状态。半睡眠状态下,记忆神经元不再安宁,随机发送的各类记忆讯号组合推动感知神经工作,对应感知状态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梦境。

如果脑干部位受到损伤,受损部分的神经接收不到记忆讯号,运动神经缺失了驱动信息,肌体的对应部位自然形成瘫痪状态。同理,如果端脑局部受损,记忆丢失,驱动肢体的信息缺失,同样产生相应部位的瘫痪。如果脑干以下彻底损伤,颅外的所有运动神经接收不到讯号,这就是植物人状态。尽管少数植物人的眼球会动,单独的颅内意识仅仅是中性的镜像感知,颅外意识体验部分不再存在,生命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意识的形成应按神经模块化功能原理进行解释,主要有四大功能模块。同一功能模块中每个神经元按照能力大小承担各自任务,大量神经元集合形成的功能就非常强大。比如,视网膜可对光波中400~760nm之间的波长作出反应,其中一个神经元只能对应一个波长。这是神经元集群形成功能的奥秘所在。这也是生命进化的动力之一。(1)信息采集功能模块:视闻嗅味触分别采集外部信息;(2)信息转换模块:外部采集的信息经各自对应的神经核转换成脑内统一的电讯号;(3)记忆储存模块:整个端脑储存了生命经历过的所有事件,记忆按事件储存,相互关联构成记忆神经网络。

记忆信息按事件方式发送。突触关联会诱发相关的所有记忆信息。(4)神经感知模块:分为颅内神经感知功能和颅外感知功能,颅内感知形成意识镜像,类似于信息显示器,对于外部客观世界形成所见即所得。这种感知是中性的,没有生命自身的任何附加条件。颅外神经感知系统特别复杂,这部分感知主要由运动神经组成。疼痛是最典型的颅外神经感知作用。

现代生活需要有“危机意识”,你理解的危机意识是什么?

人类对生活生存的危机感,是因为有了大自然突发而来的自然灾害,使人类产生了对生活生存环境与生命财产的危机感觉。对于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人坏事,也会对人们有所感到危机四伏的存在。这就是人之常情的自我感觉吧了。但是,危机感?在我国法治严明的今天,绝大部分人民,对治安理证明确,社会工作生活现象良好,对于这些根本就不会有多大的危机感觉!而只是因为大自然的灾害而担心的危机感!这就是必需,必要预防而担忧的危机。

为什么有些人的问题意识特别强烈,有些人则几乎没有问题意识?区别是怎样造成的?

谢谢邀请!为什么有人的问题意思特别强烈,有些人几乎没有问题意识?区别是怎样造成的?这问题简单,这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见识有莫大的关联,例如懂法律的人每做一样事他知知是什么样的后果,负多大责任,或不触及法律,还会奖励,一个不懂法的人对自己做的事不知后果是什么,所以只管去做。这种人阅历肤浅,目光只看见眼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意识  意识是什么意思  问题意识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