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认真对待的态度。最后是家长们的责怪。家长们根本就不知道音乐还有什么可学的。我前几天回答了一个关于乐感重要还是乐理重要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有音乐感觉跟着唱就完了,乐理不重要。所以说中国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懂的音乐是什么?不知道音乐到底要学习些什么?而且好多家长觉得学习音乐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为什么30年前中师生就可以教小学,现在小学老师都有研究生了?

解放前当老师要求什么学历不清楚,且不论。笔者出生上海郊区,与共和国同龄。上小学时全校只有一位老先生,一人教1一4年级。读3年级时来过一二位先生,教一段时间就走了。上高小也只是一位先生,还是刚出校门的中师生。乡下小学的主要师资补充来自读过小学,辍学后长大了的青年。笔者是文革回乡后经培训入职的老师。严格意义上说还不如30年前选拔优秀初中生读中师后的老师“正统”,尽管笔者也送出过十多位优秀初中生考上中师,他们是哪里来哪里去的,回到我乡都成了小学老师骨干。

这是一批农村小学最好的师资补充。后来入职的大专本科生们,都在这批中师生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平心而论,农村小学的师资,中师生足矣!他们有两个长处,知识储备够了,教育教学方法经过了专门学习,能较快地称职,并取得能力提升。教育,教字当头,育在其中,育比教更重要。现在普遍要求小学老师也要高学历,一方面是高学历者有而且多,另一方面是一个认为高学历才能教好的误区存在,而这个认识误区又契合时下追求高分,只教不育的要求。

小学生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感觉很多时候会被其他老师给霸占?

我是小学从教者,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是提升孩子音乐素养的的地方,可是真正的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几点原因:一.音体美,科学课,道德与法治课,电脑课都是所谓的“皮肤科”,没有严格的考核要求,课堂怎么上,是否尽心上,全凭任课教师的责任心。有的老师不重视乐理教学,学生会唱就行,几年下来学生的乐理知识匮乏,音乐素养提高不大。

二.由于每个班纪律良莠不齐,有的班级纪律涣散,组织课堂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不成,学生知识上的收获可想而知。三.由于学校对语数英有严格的考核任务,辅导学困生,作业不完成的学生补作业,都会放在”皮肤科的“课堂上。经常不上音乐课的学生乐理知识不会,就产生了厌学情绪。自己也不太爱上音乐课,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主科老师在期中、期末的时间段因为学习任务紧,有时也会占用音乐课进行教学辅导,测试。毕竟期末语数英的成绩影响考核结果,音乐课似乎多上一节或少上一节影响不大。正是这样的认知,音乐课就这样被占用了。其实从长远看,教育是个全面培养人的素养和能力的工程,我们培养的孩子不应该成为考试机器,而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欣赏音乐,会体会绘画的美,有强健体魄,美好品质的立体的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音乐课  小学  小学音乐课怎么上  为什么上小学音乐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