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冷锋当然属于西方价值观中个人英雄主义的范畴,但他永远不是一个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扭转颓势的孤胆英雄,这个人物是坚韧果敢、勇于奉献的人民弟子兵的真实写照,是日益强大的祖国的真实缩影。当民族尊严、家国情怀与一个英雄人物有机的融为一体,就能瞬间引发国内观众的精神共鸣,这也是为何看起来“平白无奇”的《战狼2》,能够荣登国内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英雄电影和西方的英雄电影的异同是什么

中国的英雄电影和西方的英雄电影的异同是什么

差异在于中国的描写英雄的电影不是少,而是因为美国的英雄使观众对于英雄的解释狭隘化了。相比于西方高大威猛俊朗的英雄(如詹姆斯邦德,佐罗,超人或蝙蝠侠等),东方的英雄体现的更多是平凡普通的特点。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其自身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让中国电影中所谓的英雄大多出身平凡,事迹平凡,毫无西方英雄的那些可以拯救世界的功绩。其次,人文环境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这种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这让中国的英雄变得很谦虚,很平和。因此,中国导演们往往另辟蹊径,将重点不再放在大片上,而转为描写一些民族特色的文化。因为中国的地域广,民族多,民俗浓厚。远到《黄土地》和《红高粱》,近到《玛雅的婚礼》,中国导演们将民族独特的原生态之美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厌倦了大片的观众眼前一亮。

这样,中国的有创意的导演们就化劣势为优势,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电影渠道。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

大家有没有感觉吴京的电影都很不错,但是个人英雄主义太强?

吴京的几部“主旋律”电影到底好不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在我看来都很一般,单论电影质量甚至都不如吴京早期的电影。至于为什么很多人反感电影里的“英雄主义”?我先问一下,现在很多人说中文的时候时不时里面夹着几句英文(尤其那种在国外留过学的),表情动作也很“西化”,好像很时尚很高大上的样子,貌似中文不足以表达含义一样(这习惯好像是从香港带过来的,不过香港人这样说话是有她的背景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香港对中文相对比较生疏,这可以理解)。

我想问的是,有多少人对这种说话方式感到反感??为什么反感?因为这不是我们的语法语境,不是我们的习惯,更不是我们的“文化”!只是贻笑大方的东施效颦而已,至于学习交流,是让你学内在而不是学表象!同理,“英雄主义”从来不是我们的民族属性,我们的传统里也是菲见个人英雄主义,我们强调的是群体/集体主义,先不管对和错,至少我们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里面没有这一项,“个人英雄主义”就是珀来品,所以把不属于我们的文化,不属于我们意识形态的东西,强加在电影里面,感到有些别扭是正常的,如同“中式幽默”,在西方电影里面就感觉很尴尬一样。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反感吴京的主旋律电影,是因为电影里面出现的场景发生的故事和现实是相反的,没有“群众基础”和共鸣,只是看着痛快而已。兰博大家看得很过瘾很刺激不尴尬,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表演的就是他们的“生活”,而战狼就有些许尴尬,因为我们是模仿和抄袭别人的电影“风格”,别人的“生活”(现实里有谁随随便便就能摸把枪出来,还胆敢指着军人的头??)。

为什么豆瓣上能接受外国英雄主义电影难以接受中国式英雄主义电影?

感谢支持,大家好我是班班说电影,喜欢看电影的记得关注我然后查看往期视频哦,其实小编是这样认为的,国外的西方英雄都是比较早的,再加上动作和特效上都比国内的要做的好多,所以相对来说大家比较喜欢国外的,但是有一点小编可以肯定,中国的神话故事是世界上都不能超越的,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无论国外的那个英雄人物都不能猴哥相提并论,所以西方英雄和国内英雄大家的喜欢方式都不一样各有千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英雄主义  韩寒  电影  韩寒的英雄主义  什么叫英雄主义电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