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大纛巍巍,吴昌硕是近现代史上文人画抗鼎人物。吴昌硕少时贫困,但他的父亲吴辛甲是一个读书人,喜欢治印,虽然落魄,却一直教儿子读书和篆刻。所以吴昌硕的金石功底从小就开始奠定,并把文人气质和基因在长达几十年的练习中渗透进了艺术生命的血液中。少年成长时期,吴昌硕尚处在封建社会中,他考取过秀才,虽然仅仅做过一个月的官就解甲归田。

以身许国,吴昌硕用了50多年的时间试图去做一个文人士大夫,当此路不通,不得已要以卖画为生时,他的爱国情怀和文人风骨依旧,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金石文化复兴为己任,执着的追求贯穿着整个艺术生涯。 吴昌硕的青少年时代恰逢太平天国动乱时期,饱受丧失骨肉家园之苦。51岁时,吴昌硕还随军北征过一段时间。令人欣慰的是,70岁后的吴昌硕达到了一生的顶峰,虽然大器晚成,但成名速度却令人惊叹。

从60岁自定润格卖画开始,仅仅用了十数年,吴昌硕就成为后期海派开山的鼻祖。  吴昌硕以金石书法笔意入画,自创了金石写意风格,他的大写意花卉作品,笔力遒健,古拙典雅,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在精神品格上内涵丰厚。既有屈子的豪放,也有颜鲁公的高古,还有五柳先生的清雅,问鼎那个时代书画制高点是必然的了。1914至1921年的7年中,吴昌硕的画价倍增,高过张大千、吴湖帆以及溥心畲,日本人来上海求购吴昌硕一幅作品,开价100两银子!他被人们与虚谷、蒲华、任伯年并称为海派四杰,还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

吴昌硕善诗作,也写散文,亦有对前人书画的评论文章。其中以诗见长,特点是奇崛古朴,用典较多,不甚通俗。他苦吟数十年,未尝间断过。以画传情以诗言志,表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高尚情操和率真本色。比如《花卉十二条屏》菊题诗中写到:“秋鞠灿然白,入门无点尘。苍黄能不染,骨相本来真……”遗憾的是,吴昌硕作品中的文人气质和内涵并不为大众所理解和欣赏,也使“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受到了冷落。

齐白石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57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农民出身的齐白石是带着一颗不变的童心在创作着,尤其在衰年变法过程中,很多是童心的再现,他画小鱼围逐钓饵,是少时的儿戏;画《墨猪出栏》,是对70年前放牧生活的记忆;齐白石笔下的那些黑蜻蜓、红甲虫,都是挥之不去的阡陌梦境;齐白石画鱼、画石榴、画桃子,都是来自农民的审美情趣的再现。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吴昌硕  浅析  美学  绘画  思想  浅析吴昌硕的绘画美学思想  吴昌硕喜欢画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