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和期刊发行量收缩是肯定的了。要说消亡得看三方面:一,看市场。二,看政策扶持。三看报社杂志社的经营状况。若市场虽小尚可维持,不至于消亡。或难以维持但有政策扶持还不至于消亡。报社期刊社经经营有方,另有创收的渠道来养报纸期刊则报纸期刊也不至于消亡。市场还有保底的量,所以不会彻底消亡。那些小期刊靠博眼球赚钱的,现在互联网,手机越来越方便,因市场收缩赚不到钱而退出市场是必然的了。

通讯社的工作与职能,和报刊、广电媒体相比有哪些区别?

我太太曾经问我同样的问题,因为她是做海运行业的,我用他们行业打比方,说“通讯社和报刊广电的关系,宛如你们海运界船代与货代的关系”。在海运界,船代即船务代理,提供的是货轮、航线、箱位、舱位等海运方面的资源,服务对象是货代;货代即货运代理,提供的是“从哪里运到哪里,能怎么运,要多少钱”这些直接的服务,服务对象是具体的承运人,也就是货主(为什么输入法总给我提供“活猪”这个选项……)。

货主要运货到某个地方,虽然最终要靠船来运,但具体接触的却是货代,只要根据提单上的时间、地点,自己或通知收货人付款接货即可,理论上无需知道到底是哪条船、哪个船务公司承运的。通讯社和报刊广电的关系也是如此。通讯社就是传媒界的“船代”,使命是在工作范围内搜集各种新闻素材,加工成“半成品”发送给报刊、广电媒体这些传媒界的“货代”,后者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客户端等发布出来,读者读到的,是报刊、广电媒体这些“传媒货代”的最终文章,而不会直接接触通讯社。

就像船运界有的船运公司也有货代业务,有的大型货代也有自己船一样,许多通讯社也自办媒体,一些大的媒体也有庞大的派驻记者体系,自己采编许多新闻素材。但兼营货代业务的船运公司,一定会另成立一个货代公司,和自己的船代分开,而拥有自己货船的大型货代也是一样。它们既可以为自己的船/货代服务,也可以接别家的活。同样,通讯社自办的媒体和通讯社本身是分开的两个层面,后者不一定只给前者供稿,而前者也不一定只刊登后者的东西,比如《参考消息》是新华社的旗下媒体,但绝大多数文章新闻来源是海外媒体报摘,而新华社则是非洲很多当地媒体最重要的国际新闻消息来源。

路透社新址比较特别的,是报刊广电媒体这种“传媒界的货代”,其自主的采编网络,也就是驻外记者、特派特约记者网络,往往不会为其它媒体服务,但即便以往,大多数国外记者、特约记者也是自由职业者,未必只和一家媒体签约,自媒体时代就更是如此了。因此在自媒体时代,报刊广电在自主信息源方面,质量并未能和数量、速度同步提升,关键就在于它们已经“养不起”太大的自主采编网络,而相对言,通讯社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任何时代都需要广泛、全面和权威性、专业性的新闻素材,即便自媒体也离不开通讯社,否则绝大多数人只能胡编乱造或整天报道“邻猫生子”了邻猫生子。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你觉得报纸还有存在必要吗,还有人读报纸吗?

我认为新媒体时代,报纸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没必要存在了,被淘汰的可能性大。几年前,大街小巷的报亭主要销售各类报纸和杂志等刊物,生意火爆,经营者利润可观。现在报亭里的各类报纸和刊物,很少见有人买报纸看。我有一位经营报亭的朋友,在报亭里靠卖烟、酒、彩票、饮料、儿童智能玩具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维持正常经营。

过去,小区门口,单元楼梯口,布满了存放报刊、杂志的小木箱,每天下班时,在小木箱里去取报纸和信件是必修课,吃了晚饭,边喝茶边看报,自在悠闲。现在的小木箱已经成为摆设,破旧不堪,没什么用处了。因为现在没有人订阅报刊和杂志了,绝大多数人,多年都没写信和收信了,一部智能手机知天下人和事,一部智能手机瞬间联系天涯海角的人,报纸已经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过去,一个部门定一份报纸,大家抢着看,轮流看,常常为了一张报纸发生争吵,有些单位还明确规定,上班时间不准看报纸,曾经有人上班看报,受到处罚。现在,我不知什么原因,同样的报纸订很多份,人数少的部门,几乎人手一份,每天一大叠各类报纸,翻都没人翻一下,原封不动的交给收废品的人。确实浪费人力、物力和资源。笔者认为,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报纸杂志  报纸  杂志  报纸杂志是什么关系  杂志和报纸是什么关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