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好习惯是经过重复训练,反复纠正,才能形成的长期工程,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从小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出现小马虎、小磨蹭、小懒虫等。他们对学习不用心,做作业敷衍了事,致使学习成绩一差再差。

教师们探讨一下,小学、初中和高中,哪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合适?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好习惯是经过重复训练,反复纠正,才能形成的长期工程,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从小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出现小马虎、小磨蹭、小懒虫等。他们对学习不用心,做作业敷衍了事,致使学习成绩一差再差。那么走到高中,再去有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时已晚了!地基没有打好,怎么能建高楼大厦?具体一点就是,没有学好1,2,3 ... ... 怎么能学好数理化!再说,还有两三年就考大学了,时间也不允许了。

三字经言: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做正字。八岁能写诗,七岁能以棋写作诗文;刘晏七岁就被举荐到朝廷做官,负责修改资料。可见古代一些神童,小小年纪就功成名就了。现在也是如此,有的孩子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就考入科技大学。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学业早成,与他们的天赋有关,更因为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章TAG:蚌埠师范附小开展轻声慢步  如何培养  轻声慢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