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的,如果能面批效果会更好!在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仅仅靠课堂上的点拨、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通过和学生一起审题分析,指导,然后学生习作,接着批改(有无错别字,词语运用得当与否,语句通顺与否,标点符号是否恰当,修辞运用如何,文章结构如何安排的,是否会移花接木,是否围绕中心了,中心是否突出了,文章的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清楚……)如果做不到面批的话,就要在学生作文的旁边做好批注,让学生针对性地去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做到面批,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改,面批比批注更具体、全面,更有针对性。

语文老师改作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语文老师改作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个人观点: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老师批改作文获得的体验和人民艺术家、作家老舍先生写《养花》一文中获得的体验是一致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班里50来个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批改一类文,也就是批改优秀生的作文时,常常是让我眼前一亮,看着学生清秀的字体,通顺的语句,分明的层次,突出的中心,心里无比喜悦,禁不住边批改边向同行炫耀,还不时地把文中精彩的句子读给老师们听,大家听了都啧啧称赞!当批改中等水平学生的作文时,就没有先前的激动和喜悦了,但这些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作文练习,字数虽然不多,也勉强可以过得去,错别字比较少,用词也恰当,语句通顺,唯有中心思想表达的不是那么突出。

这一类学生,只要老师进一步指导,我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达到一类文水平是没问题的。因此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批改三类以下作文,也就是批改学困生的作文,让人心里沉闷,替他们捏一把汗,中心是否突出暂且不说,单单是错别字就有一大把,让人头疼,让人担忧!句子不通自然更不必说了。个别学生竟然思想有问题。曾经教过一年四年级语文课,那次作文题目是《记一件高兴的事》尽管讲了要写有意义的开心的事,可以一个男孩,在作文中写到:我最高兴的事是生病,因为生病了,会有好多好吃的。

就这一句话,还出现好几个错别字。从这个孩子的作文中我看出孩子思想有问题,令人忧虑重重。我及时联系他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孩子家长在外做生意,很少照顾孩子,孩子跟着奶奶生活。一次孩子生病了,父母才回来照顾了几天,还买了好多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学习方面,家长更是没时间辅导。因此,看了这个孩学生的作文,我除了担心外,更多的是心疼,心在流泪。

同一个老师教,大家享受着相同的教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那么大呢?详细分析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孩子成长背景有关,与孩子享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与孩子课外阅读水平有关,与孩子的见识多少有关,与孩子学习习惯有关等。因此,批改学生作文,会有不同的体验,让我感到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对于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只要下苦功夫进行指导,加上家长的配合,孩子自己努力,作文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能提高的。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用吗?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用吗

肯定有的,如果能面批效果会更好!在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仅仅靠课堂上的点拨、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通过和学生一起审题分析,指导,然后学生习作,接着批改(有无错别字,词语运用得当与否,语句通顺与否,标点符号是否恰当,修辞运用如何,文章结构如何安排的,是否会移花接木,是否围绕中心了,中心是否突出了,文章的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清楚……)如果做不到面批的话,就要在学生作文的旁边做好批注,让学生针对性地去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做到面批,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改,面批比批注更具体、全面,更有针对性。

有的学生作文甚至需要修改好几次的。我认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批改和修改也是重要的环节。长此以往,如果老师坚持这样引导着审题,批改(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要从各个方面来批阅),修改,学生再誊写到作文本上,渐渐地,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因为学生在下一篇写作中就留意了在上一篇习作中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篇习作,老师仔细批阅下来至少需要10分钟,一个班50左右学生,一周一小作,两周一大作,只是语文老师的批改工作量很大的,不要说老师还要备教材,备课,更不要说学校有什么检查呀,什么活动呀,或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呀,所以大家一定要支持、理解一下我们语文老师!!如果学生经常习作,不点拨,不批改,就像一棵树苗任其生长,在关键时候还必须施肥,浇水和园丁修剪的[呲牙][呲牙]。


文章TAG:学生改作文的要求  如何指导学生改作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