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3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具有明确的公民意识的歌曲,它歌唱的是苏维埃国家、是工人农民的新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新人。30年代,人们对刚过去不久的国内战争记忆犹新,而未来的战争阴霾又时时威胁着苏维埃国土,所以那时的文艺作品对光荣的战斗传统、对国防巩固始终特别关注。20世纪40年代:泣血的歌声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入侵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

自战争一开始,作曲家协会新成立了“歌曲司令部”,由哈恰都梁总负责。歌曲成了祖国保卫者不可分离的亲密战友。作曲家用独特的武器——音乐,参加全民抗战,激励人们的斗志,也给予民众温暖和信心。歌声和人民一起度过严峻的岁月去迎接胜利。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从各个角度唱出了苏联民众艰苦卓绝的抗战和他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激励人们无所畏惧地去夺取最后胜利。

歌曲成了人们生死与共的最亲密的战友,体现了人民群体的共同意志和思想感情。难怪西方有位评伦家十分感慨地写道:“能在如此沉重的、悲剧性的历史时刻创作出如此明朗的艺术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苏联卫国战争歌曲体现着人民意志对于暴君统治的胜利,正义对于邪恶的胜利,光明对于黑暗的胜利,人性对兽行的胜利,生命于对死亡的胜利,爱对于仇恨的胜利。

苏联卫国战争歌曲是20世纪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它们不受国界、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至今仍以爱国主义情操、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激励着世人。最后三十年:对艺术的渴求,对生活的热忱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国内的政治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由此引发了生活领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能不在苏联的音乐生活中、在作曲家的创作和群众的审美情趣中有所反映。政治歌曲,同已往几十年一样,自始至终在歌曲创作中占一定的比重,每逢国内或国外有什么重大事件,歌曲往往率先作出反应。例如1958年苏联提出“向共产主义进军”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建设运动,苏联先进工人和农庄庄员纷纷组织“共产主义突击队”开展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

诺维柯夫的《共产主义突击队进行曲》(哈利托诺夫词)反映了当时苏联民众被鼓动起来的高涨的热情。不过这类歌曲同样缺乏生命力,一时红红火火,时过境迁,它也就寿终正寝了。在“人”已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主宰的今天,使作曲家和诗人感兴趣的是对生活进行个人思考和内心体验的“人”。人的个性、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精神需要受到了重视,在歌曲中得到了积极的并且是有力的表现。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音乐  俄国  明白  快速明白什么是  俄国音乐属于什么音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