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树脂不断滴落,昆虫被一层层包裹,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松脂球不断被冲刷、搬运、沉积,有的甚至在地下被掩埋数千万年,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松脂球慢慢石化,形成罕见的琥珀。其实大多数琥珀都是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而成,因此有人也把琥珀称为“松脂化石”。在琥珀里除了可以看到蜜蜂、蚂蚁等昆虫外,它表面和内部最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也清晰可见,有时还可以见到动植物碎屑以及一些气泡。

琥珀的形状不一,体积一般不是很大,一般来说体积越大、形状越完美的琥珀价格自然就越高。全世界最大的琥珀价值2.5亿,它重达19.2公斤、长59厘米、宽48厘米、厚19厘米。在这块19.2公斤的血珀被发现前,《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记录在册的最大的琥珀重15.25公斤。琥珀种类繁多,绿茶珀、红茶珀、金珀、蓝珀、血珀、花珀、绿珀、蜜蜡等都属于琥珀。

琥珀中的昆虫为什么不会腐烂生物的遗体之所以会腐烂是因为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毫无疑问这一过程必须要有微生物的参与。琥珀中的小生物之所以不会腐烂,就是因为琥珀中微生物根本无法存活。微生物的生存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水和空气。而琥珀中的微生物恰好失去了两种最宝贵的东西。当琥珀中的那些小生物被厚厚的树脂包裹时,它们无疑就与外界的空气隔绝了。

琥珀的主体成分是树脂,树脂的主要成分是松烯、酒精和乙醚,这些成分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它们在挥发时带走了生物体内的水分,从而造成微生物的缺水。因此琥珀中的微生物不仅失去了水分,也隔绝了空气,当然就没有了存活的机会,那么被困在琥珀中的那些昆虫或者鸟类遗体自然也就不会腐烂了。厚厚的松脂包裹住这些小生物,可以让它们千万年不腐,那么古代人为什么不用琥珀为遗体防腐呢?首先,人类的遗体和动物的遗体相比,体型太大人去世后遗体会迅速发生变化。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去世1小时人去世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不能继续产生热能,原有的热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丧失,导致遗体体温持续下降,直至与外界温度接近或略低于外界温度。遗体会慢慢变得僵硬,一些关节区域表现最为明显,逝者的嘴巴无法张开,脖子无法弯曲,四肢也无法动弹,同时肌肉也失去弹性。去世2小时人去世后心脏无法为身体各部位供血,血液处于停滞状态,只能在身体的最低处凝固。

同时因为体内的气血停止了,丧失了排毒和代谢功能,那么身体里的毒素和垃圾就会在皮肤上显现出来。一般来说遗体的背部和臂部皮肤会最先出现暗红色或暗紫色的斑痕。刚开始出现斑痕的面积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斑痕会越来越多。去世3-6小时人去世后体内微生物就开始分解遗体,遗体慢慢腐烂,同时产生臭味。刚开始气味小,几乎闻不到,积攒了三个小时后这些气体会慢慢从口、鼻、肛门等部位散发出来,所以古代有堵“七窍”的习惯,就是为了防止臭味外溢。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守住拒腐防变的五关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到拒腐防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