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陶渊明不是真的喜欢隐居,而是为了逃避政乱,躲避朝堂的纷争,在他的诗句中经常看到他在官场和田园中纠结,如《归园田居.其一》中,他写道“守拙归园田”,其中“守拙”的意思是士大夫清高的态度,可以体会到,陶渊明是以士大夫的身份回归田园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徘徊、一种逃避,而非真的想回归田园。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真的喜欢田园生活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真的喜欢田园生活吗

魏晋时代,国家动乱,战争不止,朝堂黑暗,当时的文人时常能经历好几个朝代的变迁,陶渊明作为那个时期的文人,看惯了朝代更迭,政治无常,所以辞去当时的彭泽令一职,选择归隐田园。最初的陶渊明不是真的喜欢隐居,而是为了逃避政乱,躲避朝堂的纷争,在他的诗句中经常看到他在官场和田园中纠结,如《归园田居.其一》中,他写道“守拙归园田”,其中“守拙”的意思是士大夫清高的态度,可以体会到,陶渊明是以士大夫的身份回归田园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徘徊、一种逃避,而非真的想回归田园。

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你更倾向哪一种人生志趣?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真的喜欢田园生活吗

曹操《短歌行》和陶渊明《归园田居》这两种生活志趣我都意欢,但我还是倾向曹操《短歌行》中的生活志趣。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写农耕劳动,与农民交往,写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真意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他的这些作品通过主观的抒情和客观的叙事,描绘出一个美好的生活境界,表现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

他在诗中描绘的景象就是他的理想社会。安居乐业,不闻外事。可他的这种理想社会难以实现。曹操的人生志趣就不一样了,他的《短歌行》主题思想非常明确,慨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抒发了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要求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非常深刻。如本诗以“朝露”比喻人生之短暂易逝,以“明明如月”两句比喻人才之难得,以“月明星稀”等句比喻人才择主未定,以“山不厌高”、“周公吐哺”等句比喻将以博大的胸怀,欢迎投奔他的人才。

这些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总之,《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他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他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你如何评价陶渊明的隐士生活  如何评价陶渊明的田园志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