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集团为实现高目标业务,率先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与其财务组织的形成及战略紧密相关。根据蒙牛集团的业务特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步建成为全业务模块、全流程同步完成财务核算和资金结算的共享中心,采购到付款、销售到收款、资产核算、成本费用、总账到报表、档案等业务循环同步实现共享。

蒙牛集团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在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监李秀丽看来,基于数字化转型,未来企业将会被分成三大类型:价值提供者、价值整合者和价值放大者。价值提供者是最基础的一种,即直接使用资源创造价值;价值整合者则是通过推动社会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间接创造价值;价值放大者处于最上层,这类企业是通过自有平台撬动大量社会资源,从而大幅创造价值。

▲图 未来企业的类型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龙头企业,有着极长的产业链,生产加工等各环节流程复杂,所需分析的数据众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近年来,蒙牛集团实施了SAP的ERP、CRM,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以及产品质量信息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了产业链上的信息孤岛状态;同时还搭建BI平台和商业智能分析体系,建立数据模型和数据洞察等。

在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作为集团管理的生命线,财务管理的创新转型是集团数字化转型制胜的关键。蒙牛集团为实现高目标业务,率先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与其财务组织的形成及战略紧密相关。李秀丽表示,蒙牛集团对于财务组织的整体定位是三位一体的支柱化结构,即专业支柱——战略财务、支持支柱——运营财务、高效支柱——共享财务。

由共享中心开道,把大量重复的财务工作集中起来规模化、高效化运作,促进业务财务、核算财务的权责分离,真正让业务财务走近业务,为业务发展及战略提供支持。蒙牛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是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典范。在数字化的创新下,蒙牛集团不断实现了质量管控、制造优化、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飞跃式发展。蒙牛集团运用自身平台撬动社会资源,创造价值,树立世界品牌

蒙牛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如何建设和运营的?

蒙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于2015年11月成功上线投入运营。其具有明确的四大定位:人才中心、数据中心、知识中心、服务中心。基于集团国际化、数字化、生态圈建设的发展战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多方位赋能,包括构建大数据共享平台、形成可复制的支撑国际化业务扩展的团队组织,与生态圈的合作伙伴共享交易数据,实现高效共赢。

作为中国乳业第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建设筹备到运营管理,从一个探索者成为乳业乃至整个财务行业的引领者,蒙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路径,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建设的先进性1.实现一步建成、全业务流程同步模式。根据蒙牛集团的业务特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步建成为全业务模块、全流程同步完成财务核算和资金结算的共享中心,采购到付款、销售到收款、资产核算、成本费用、总账到报表、档案等业务循环同步实现共享。

2.采取了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策略。对财务的全部环节进行设计,根据每个环节的规范度陆续纳入共享。李秀丽强调:“是采取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实施的方式,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量。”3.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创新支持。蒙牛集团的管理机制相对先进,有健全的SAP系统、预算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资金系统等。通过设计和实施财务共享综合平台使系统全部连接、全面打通,让数据无缝流转与对接,真正实现了全景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运营的智能化蒙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质量管理、流程优化、服务绩效评价“铁三角”的循环运营机制,整体优化运营,提升客户满意度。▲图 “铁三角”的循环运营机制1.质量方面,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基础,已经实现一定程度的稽核自动化。2.流程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息化作业流程模式,并运用RPA等工具来提升效率;同时,还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工具,内部设置智能化创新奖励机制。

3.绩效方面,通过系统设置实现智能化的绩效管理并持续优化。创新的人本管理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创造价值。1.人才培养方面,蒙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被赋予培养集团财务人才的重任,需要向运营财务、战略财务等输出专业人才,因此在人才的选、用、育、留方面有一整套精细化的管理体系。2.员工晋升方面,蒙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搭建了职业发展的专业晋升通道,每年一评,助力员工的职业发展。

3.团队文化方面,蒙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了包括舞蹈、书法、体育运动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社团,让员工在团队中提升专业的同时也能拓展才艺。李秀丽表示:“要让组织有文化气息,让员工在特定的体系下,能够有所希冀。”技术如何赋能财务共享智能化?全文请订阅《财资中国》杂志2019年6月刊查看。也可以加编辑财资君treasury-westlake进群交流。


文章TAG:波士顿矩阵分析蒙牛集团  分析蒙牛集团有哪些业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