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9年,16岁的康熙,经过精密的布局,擒获了鳌拜,这让康熙后续的执政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至少,没人再有鳌拜一样的权势,影响大清的命数。擒获鳌拜后,康熙的位置渐稳,他的第二个心思来了:如何平定三藩?从1673年开始,历经8年,康熙平定三藩,消除了尾大不掉的隐患。仅仅三年后,康熙又收了台湾。然后,在北边和罗刹国(俄国)打了两丈,并敲定了边界,短时间消除了隐患。

之后,就是平定北方的葛尔丹了。有人说了,康熙连年打仗,对人口发展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康熙扫平周边敌人,清楚了各种隐患,这使得后来的雍正乾隆可以安然度日,这难道不是大功一件?正是康熙的南征北战,消除了各种隐患,才引来了后期人们的安心生产,导致人口的增长。这是原因之一。(2)康熙改革税制,打下一个基础康熙此人,喜欢微服私访,喜欢体察民情。

因此,他见到了太多的民间疾苦,特别是赋税,让百姓焦头烂额。当时的赋税是人头税,不管你是地主,还是贫农,统统按人头把赋税交了。这就产生了极大的不公平,富人钱多地多,交的税还不多。穷人钱少地少,疲于奔命,还交不起税,吃不饱肚子。因此,穷人生不起孩子,不敢多生,生了也养不活。于是,在1712年,康熙提出了一个政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啥意思?除了原有人丁上税,孩子放开生吧,新生的不上税。这一政策,让老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敢生孩子了。(3)康熙鼓励多种作物的种植,又解决了水患问题为了让自己的百姓吃饱肚子,康熙看到了西方引进过来的玉米、马铃薯。于是,鼓励多种这些农作物,存活率高,产量高。特别是马铃薯,营养价值不错,能吃饱肚子,是主食的最有利补充。

从这以后,百姓有了充饥的更多选择,这对养活孩子有了巨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康熙年间,基本解决了黄河水患问题,让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大大稳定了,田地的产量也稳定了,这为人口的增加是有帮助的。不过,尽管康熙做了不少事情,但,离世时国库空虚,朝廷官员极其腐败,这导致了百姓被盘剥,被搜刮。有时候“官患”比“匪患”还厉害,也是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天敌,腐败不除,百姓日子难安。

综合说来,康熙做得还不错,不过,他儿子做得比他好。2、雍正才是清朝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雍正,四爷,九龙夺嫡最后的胜者。有人说,这人是改遗诏了。这话不负责任,雍正对康熙是绝对最有利的补充,他的存在,让康熙死前欠缺的一幕幕,全部做了补充和修正。雍正一定是康熙精心选择的接班人。看雍正的表现,他没有辜负老康熙对他的厚望。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亲贫式  廉洁  全过程  融入  干部  亲贫式增长什么意思  将廉洁教育融入干部成长全过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