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它们之所以分别成为了第二和第三种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与它们高度的群居性以及跟随的习性有着极大的关系。山羊和绵羊很难繁殖后代是因为生殖隔离什么是生殖隔离?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往往存在着生殖屏障,也就是我们说的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简单的说就是即使同域分布的两个物种也不交配或者极难交配成功的隔离机制。通常生殖隔离可以分为交配前隔离和交配后隔离,其中交配前隔离是指繁殖期不同、分布不同、生殖器官不同、行为不同等造成的两种动物在自然环境下不会交配的隔离机制,通常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都是交配前隔离,比如非洲的细纹斑马和平原斑马虽然经常生活在一起,但是它们两种斑马不会发生基因交流。

而交配后隔离又分为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两种,其中合子前隔离是指两个物种即使交配,精卵细胞也不会结合,而合子后隔离是指两个物种即使杂交形成了受精卵,也会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后代无法正常繁殖或存活。当然,生殖隔离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因为生物学分类越接近的物种,其精卵细胞结合的几率越大,因此也就越容易产生后代。

简单的说就是同属不同种的物种结合后产生后代的几率要多过同科不同属的物种。我们常说的狮虎兽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的亲一代是同科同属不同种的老虎和狮子(确切地说是雄狮和雌虎,雄虎和雌狮产生的后代叫虎狮兽),虽然二者在自然环境下没有交配行为,但是人为地将它们放在一起混养,在发情期,二者就容易交配。但是,交配后只有小概率产生狮虎兽(不足1%)。

同样的狮虎兽身上确实控制生长的基因,会不断地生长、变胖,所以在自然界中它们很难生存。再加上它们身上的染色体来自于两种不同的动物,所以在繁殖时,染色体很难分裂,也很难与狮子、老虎的染色体再次结合,因此狮虎兽几乎不具备生育能力。因此,狮虎兽与我们常说的骡子一样,都是生殖隔离的产物。山羊和绵羊为什么很难产生后代?上面我们说过,生物学分类越接近的物种越容易杂交产生后代,而山羊和绵羊是同科不同属下的动物,二者的基因差异较大,染色体也互相的排斥。

所以,二者即使交配,也很难产生合子。再加上山羊有60条染色体,绵羊有54条染色体,即使勉强结合,产生山绵羊,它们也只有57条染色体(来自山羊的一半30条和绵羊的一半27条),在与山羊或者绵羊结合时,由于其染色体不成对,无法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山绵羊是不具备繁殖能力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知的山绵羊不足5头,最近的两头分别是在2000年出生于非洲博茨瓦纳的“博茨瓦纳土司”以及2008年出生于德国的“丽莎”,这两头山绵羊,第一头是雄性,第二头是雌性(杂交种也是有性别的)。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合子  隔离  包括  什么是合子前隔离  合子前隔离包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