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这头名为“博茨瓦纳土司”的雄性山绵羊具有极强的繁殖欲,虽然它由于染色体的关系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但是过度的繁殖欲让它频繁的骚扰雌性山羊和绵羊,最后博茨瓦纳土司在10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化学阉割了。总结山羊和绵羊虽然都是羊,但是它们的亲缘关系也仅限于同科同亚科,从属开始它们就已经分道扬镳了,因此,山绵羊的产生比狮虎兽都要难很多,这一点从山羊和绵羊一起混养是常态,但山绵羊的数量还不如狮虎兽多就能看出来了。

动物史上,存在两个物种没有生殖隔离且生出全新物种的情况吗?

这种情况存在,但不能拿骡子、狮虎兽、灰白熊来举例,这三种著名的杂交动物都不是全新物种。杂交分为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和杂交种化。种内杂交是指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之间进行繁衍,这是没有生殖隔离的,种内杂交有时会产生身体机能更强的后代,称为杂交优势。比如孟加拉虎和东北虎的混血虎就是种内杂交,大多数马戏团和老虎农场(包括南非JV老虎谷)的虎就是孟虎和东北虎的混血。

北极熊和棕熊的关系还存在争议,因为两者分化时间太短,所以两者的生殖隔离不完全,杂交后代可生育,所以有动物学家提议将北极熊列为棕熊的一个亚种。种间杂交是指两个不同物种进行杂交,这种杂交一般是很难成功、后代存活率低或后代无法生育,这都是生殖隔离的表现。骡子是马和驴的后代,但骡子无法生育,所以马和驴有生殖隔离。

狮虎兽是雄狮和雌虎的后代,但其成功率低(1%-2%)、后代存活率低且有缺陷,虎狮兽也是一样的,所以狮子和老虎有生殖隔离。豹属当中的五个物种除了雪豹之外其他四个都能相互杂交,后代就像PS出来的神兽一般。猫科动物之间的杂交现象还有很多。▲美洲豹狮兽,美洲豹和狮子的杂交后代。杂交种化就是题目里所提到的,是指杂交后代可以自交或无性生殖,但无法与亲本物种回交,这种情况就是杂交种成为了新的物种。

这种现象在植物中较常见,研究估计2-4%的被子植物和7%的蕨类是杂交种化产生,在农作物中比例更高。在动物中也有少数昆虫和鱼类的例子。但是杂交形成物种的条件非常高,主要有三个:两个不同的亲本物种发生了杂交行为、杂交种和亲本种之间有生殖隔离、这种生殖隔离是由杂交造成的。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杂交形成的物种几乎都是低等生物,高等生物当中几乎没有,比如非常开放的鲸类,其中的海豚科大仲马宽吻海豚,可以和13个海豚科物种杂交,但是没有产生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全新物种。

原本认为长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出来的细纹原海豚(短吻飞旋海豚)是个新物种,但是细纹原海豚可以和亲本种回交,所以尽管细纹原海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群,但它仍不算是一个独立物种。杂交种化在被子植物、蕨类和农作物当中比例很高,动物界中昆虫和鱼类有少数,就来讲一个昆虫的例子。▲红带袖蝶▲青衫黄袖蝶拉丁美洲的袖蝶属(Heliconius)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家族当中的红带袖蝶(Heliconius melpomene)和青衫黄袖蝶(Heliconius cydno)杂交产生了新物种富丽袖蝶(Heliconius heurippa)。

▲富丽袖蝶富丽袖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它的花纹与两个亲本种完全不同,而且融合了两个亲本种的特点,但是它不会和两个亲本种产生回交,由此形成一个全新的物种。由此可以看出,杂交种化的难度是很高的,但在漫长的生命史上,一定还有不少杂交种化的例子,而种间杂交的例子更为常见,有研究称至少有10%的动物和25%的植物经历了自然杂交,我们现代人就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统。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合子  隔离  包括  什么是合子前隔离  合子前隔离包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