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的笔触与油画艺术的笔触,是否一样呢?

如果画的油画没有笔触,是不是就不好

一幅大师的绘画作品其价值无限,完全在于艺术大师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精深的用笔功力。在艺术外行人看来,总要在画得像不像之间纠结。忽略了一些跟画作的美更加贴近的元素,比如构图,立意,色彩,明暗,更重要的是,被视而不见的笔墨痕迹或者西画所说的——笔触先看国画的笔墨,“笔”这里应该指的是用笔的方法,其实就是用笔尖还是笔侧。

用多大的力气运笔,一挥而就还是细细慢慢的来描,如何选择摹,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还有用墨的浓淡——所谓墨分五色。作为国画是可以沿着画家运笔的前后顺序仔细观摩,就能够想象出他当时的笔墨痕迹,因为在中国讲书画同源,所以书法最容易看到笔墨、或笔触:国画家如何起笔,如何收笔,先顿后快,一目了然了。

书画中根据字画的起承转合,就能推演出古代作者运笔的姿态,正所谓时间空间的交合。书圣王羲之,最能体会“笔墨”之趣,中锋侧峰,顿笔提笔,舒缓急奏,一切都如此畅快淋漓,如泣如诉。看多了中国古画,经过熏陶的慧眼,只要从国画的笔墨习惯上,就辨认出他的流派和画家。比如黄公望与董源,从用笔的习惯上差别太大了!如果不懂笔墨的话,怎么来欣赏中国画呀!难怪刚刚接触到它的西方人一脸懵逼。

欣赏中国书画,就是看到古代的人复活出来,把书与画创作过程又从始至终地演绎一回。中国笔墨:就是将笔尖与纸媒的接触状况深度,速度,力度,角度,距离,生动地再现。再来看看西画中的笔触欣赏西画是在看作品里的色彩,构图光影,透视……,但自文艺复兴以来拉斐尔等古典主义风格,提倡隐藏笔触。在油画欣赏的同时,油画中特有的笔触透露着绘画语言,传达出作品的美感。

在西画的古典时期,人们崇尚模仿自然、在审美上要求崇高,画家们追求逼真,尽量不留下笔触,而常让画笔来回涂抹,画面自然,接近物体的形貌。他们使用稀薄的颜料,渲染出缥缈的云天和明净的水面,而用浓重的颜料,重复堆砌的笔触塑造出坚硬的岩石和厚实的土地……笔触与物象表面贴切吻合,造成很强的真实、立体感。印象派时期,恰恰相反了,画家们认为把笔触自然的留下来,更能够表达作画时的内心,能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莫奈、雷诺阿等人,通过色点与笔触之间的交织、并置,达到使画面色彩明亮、灿烂的效果。

在表现主义绘画中,笔触又上升了,以最简单化、强烈的色彩、线条和泼辣奔放笔触表达作者的感受、幻觉和激情,画面使人感到刺激和不安。看不到严谨、深入、细腻、柔和、恬静的作风的。很明显,油画作品中笔触的不同体现,不仅是作者个人艺术风格的表达,同时也为作品的审美价值增加了砝码,在它的运用处理中溶入了艺术家的技能素养、心灵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笔触  美术  本质  艺术  美术笔触是什么意思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