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坚持以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需要为导向,曾研制和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第一。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北理工是承担奥运科研项目最多的学校,赵家玉教授团队研制的“动态烟火”技术、丁刚毅教授团队的数字表演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使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流光溢彩、精彩纷呈;孙逢春教授团队研制的新型电动客车,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实现了“零排放”“零故障”目标。

在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的30个装备方阵中,北理工参与了22种装备的设计和研制,是参研最多的高校,包括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主战坦克、两栖突击车、步兵战车、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机动雷达等。在受阅的空中梯队中,北理工参与了两种空中预警机的研制。经过长期的奋斗和积累,北理工在空间自适应光学、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形成了明显优势。

北理工是首批入选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按照研究型大学发展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为了把自己的优势专业建设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水平,北理工制定了“强地、扬信、拓天”的特色发展战略:所谓“强地”,就是继续强化在全国领先的兵器科学与工程学科;“扬信”是在信息化的时代,弘扬前沿的信息类学科;“拓天”是面向人类的未来,怀揣再造一个地球的梦想,去探索宇航、太空的未知世界,在航天领域开展新的天地。

在最近几年的本科生招生中,北理工围绕这些重点制定招生计划,设有信息工程、安全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专业的本硕博贯通培养班,在当年入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学制8年,实行“本科—硕士—博士”三级贯通培养模式和滚动考核机制,将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希望培养出面向国家信息化、工业化、国防现代化的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开办信息工程实验班、数理基础实验班、化学基础实验班,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深厚坚实理论基础,重点培育创新研究能力,学会掌握研究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机会;此外还开办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英文授课专业,基础课中英文教学结合,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使用英文教材,全英文或双语教学,学生在学期间学校提供到国(境)外大学学习的机会。

入学一年后,学习成绩排前10%的学生有自主选换专业的权力。北理工毕业生的就业应该说是不存在问题的,因为其专业不仅理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还带有国防特色,加之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注重与世界著名企业联合办学,所以尽管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北理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留京人数一直排在全国高校前三名,向总参系统输送毕业生排在全国高校首位,向航天科工集团输送毕业生排在全国高校第二位,向航天科技集团输送毕业生排在全国高校第三位。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自动化  北京理工  解读  专业  北京理工自动化学什么区别  自动化类专业解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