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是完全复制指数的,所以更能准确地跟踪行业。第三、手续费低。主动型基金一般都有各种各样的不低费用,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都有3%左右了。而指数基金费用相对较低,ETF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在0.5%到0.65%之间,托管费率一般在0.1%-0.15%,交易费用只有万一,且没有最低5元的限制,总共加起来也不到1%。

第四、可以做短线场外基金都有一条明确规定:持有时间低于7天卖出将收取1.5%的手续费。可能持有收益还不到这么多呢,卖出就要被收取这么多手续费,岂不是赔死。幸好,ETF指数基金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当天买第二天就能卖,和炒股一样。第五、更适合做波段我的基金投资方法就适合波动大,波动越大越能赚钱。优秀的主动基金波动一般较小更需要长期持有,不适合波段操作,而差的主动基金,波动是大了,但是跌下去了真没信心再涨回来,做波段起来心里没底,容易赔钱。

二、随时做好至少10%的下跌A股素来是一个波动大、情绪化占主导地位的投资市场,这与A股中散户占比较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成熟,机构与外资的力量与日俱增,虽然散户参与人数也一再减少,但是人性永不变,A股未来的走势恐怕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先看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上证指数,最近10年来,上证指数单日下跌幅度超过4%的日期统计:最近10年来,单日暴跌6%的情况竟然发生过13次,平均1年会发生至少一次。

银行的利息一年也就3%左右,很多人买基金1年收益也不过6%左右,一天就跌没了,这种恐惧的阴影恐怕很久都挥之不去。我们再来看看指数每年的最大回撤情况是怎样的:指数10年来,每年最少都有10%左右的回撤,最高还超过了40%,平均每年的回撤幅度是20%。行业指数,波动情况将更加剧烈。例如证券行业板块:10年来最大回撤竟然有超过50%的!平均最大回撤竟然达到了28.86%!你可能会对逢低布局这个名词耳熟能详。

很多人包括我,都喜欢在回调到位的时候进行大举加仓,可是这也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就以今年的中概互联ETF为例:它的周线图在我标注的地方,明显是回调到位的信号。但是,行情并没有按预期的方向发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又下跌了25%,直到现在还没有止跌企稳的迹象。所以,我们要随时做好至少10%的下跌准备,控制好自己的仓位。

不仅是为了应对风险,控制回撤,也是为了增强自己的信心,防止市场的大幅下跌影响自己的心态。关于这点,我的做法一般是,在看似合理的买点信号出现后,一般最多只建仓60%,因为我做好了迎接至少10%的下跌准备。还剩40%的仓位,分别等下跌10%,20%的时候补上。三、波段什么是波段?行情的走势无非就是3种,上涨、下跌、震荡。

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涨多了会回调,跌多了会反弹,都是波段式地运行的。震荡是一种波段,下跌的反弹也是一种波段,上涨的回调还是一种波段。只要是上下波动达到足够获利的幅度,就可以称之为波段。如何做波段?具体的交易策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单地来谈谈我的策略,不一定好,就当抛砖引玉了。我的交易方法应用的是周K图,通过裸K和趋势相结合来判断买卖点。

同时通过控制仓位,来减少判断失误带来的风险。通常我会假设自己的买点并不是安全的,当前点位再下跌10%才是真正安全买点,再下跌20%才是是黄金坑,所以我在买点会开始逐步建仓至60%,等再下跌10%加仓到80%,下跌20%才会真正的满仓。以上证指数最近3年来的走势举例:1处和2处是N底,可以买入。3处是上吊线,虽然是个危险的信号,但是没有下跌反而继续上攻,所以不用止盈,继续吃一段上攻的行情利润。

4处是下跌后止跌横盘,5处又是二次探底,6处是横盘震荡筑底。7处是上吊线加下跌开始,明显的止盈信号。8处是下跌快速被收复,假阳线,代表跌不下去。9处又是N底,10处是回调到20日均线附近,都是买入信号。11处假阴线加上吊线是危险的信号需要减仓或者清仓。12处是止跌横盘,可以买入。这只是大致的操作思路,实际情况,还需结合各个行业指数本身走势以及仓位情况进行更加细致化的操作。

做波段收益如何?如果我的方法做波段的话,3年来总共交易也就10几次,且大部分信号都非常准确清晰。假设我们交易的是上证指数,每次我们用的是60%的仓位,3年来总共利润是(粗略估计):0.6*(5 28 6 6 7 5 22 13 5)= 58%。而如果是从18年底定投沪深300至今,收益也只有19%:当然上面我说的操作还是很简陋的,实际操作当然远比这复杂的多,当然收益也能再得到些许增强。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奥拉  易学  回归  四川  文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