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是长江下游,主要是从上海到安徽这段。这段的长江水流不再那么湍急,但是水量充足,导致长江非常的宽。以南京附近的长江来说,古代用木船渡过去,要1个小时时间。同时,即便是在小河小湖中练习出来的精通游泳的人,到了长江也得抓瞎,一样会被淹死。同时,自古以来,从安庆直到苏州,都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也是南方政权的核心地带,江防必然强悍。

从这里渡江,虽然比四川、鄂西要容易,但也很难成功。当年淫王完颜亮,就是在这里渡江失败后被部下造反杀掉。第三段,就主要是湖北境内的长江流域。在这里,长江突然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长江水流变缓,而且江岔众多,比较适合大部队渡江。比如武汉东面田家镇,这里的长江急剧变窄,两岸相距只有500米左右。古代就有一种说法,“划船过江十八桨”。

同时,类似这样的地形还有很多,对于防御一方极为不利。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在不掌握制江权,水军又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选择从襄阳一线渡江是比较理智的。同时,如果从江苏或者安徽突破,还没有到长江,就会遇到较为复杂的丘陵地形,河叉纵横。以江苏的中部地区为例,当年新四军就是在这里建立了大量的根据地。这里地形复杂,到处都是河流,不适合大部队前进。

安徽也差不都。至于从四川鄂西突破,更是有大量无边无际的山地,地形比江苏安徽更复杂。但是如果选择从襄阳突破,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从河北大平原向南,经过的河南也是大平原,直到襄阳才会有些复杂地形。在古代的北方入侵者,多是游牧民族,当然会选择这条线突破。骑兵速度快,长驱直入,迅速就可以从河北杀到襄阳城下。至于有人说插入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

孙承宗修筑了关宁锦防线,皇太极如何打进来的?

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里,曾对关宁锦防线有这样的评价:事实上,直到明朝灭亡,它也未被突破。此后,长达十余年时间里,后金军队用手刨,用嘴啃,用牙咬,都毫无效果,还搭上了努尔哈赤先生的一条老命。这是一个科学的、富有哲理而又使人绝望的防御体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弱点。而大名鼎鼎的内务府包衣阿哈阎X年,也曾在他的《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这么盛赞这条防线:孙承宗、袁崇焕主守山海关外的兵略,建成一道坚固的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是他们不会告诉你,正是这条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拖垮了明朝的财政,更是一条既非不可逾越,更没有必要强攻的防线。早在“宁锦大捷”以后,袁崇焕就曾对这条防线颇有微词:若锦失,奴又必以困锦之兵困宁与中右,一路乘胜而下,即及关门!无论是打死努尔哈赤,还是在皇太极即位之初给了他一闷棍,这都是关宁锦防线的伟大;但是,在皇太极转变策略以后,他就收获了新生。

既然明朝举全国之力来维系这一条防线(其实就是今日的辽西走廊),那我换一个思路呢?明朝拱卫北京的四大要塞——宣、大、蓟、辽,两个在山西,一个在河北,还有一个在辽宁。而所谓关宁锦防线,就是要加固辽宁方向的防卫;相应的,河北和山西的防备质量就下来了。之所以会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确实没那么多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直严防死守的蒙古部落此时逐渐衰落了。

如果在明朝鼎盛如洪武永乐之时,估计挥师北上就去抄蒙古人老窝去了;但是在天启和崇祯年间,哪还有功夫对付蒙古人?这下子,就给皇太极提供思路了——你不打蒙古人,我打啊!于是,皇太极利用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半打半拉的把蒙古人拉到了自己这边。此后,满蒙亲善成为了后金乃至整个清朝的主旋律之一,同时也为后金骑兵绕道山西和河北直接进攻北京提供了一扇敞开的大门。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已攻到城下,最后为何大败而归?

莫斯科战役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即由泥泞季节之前的前期合围战和之后的进攻作战,前期的合围战堪称经典,占据着数量和素质优势的德军再度证明他们在机动作战方面的优异能力,德军分别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包围了9个苏军集团军,俘虏了75万名苏军、1200坦克和5400门火炮,这个胜利堪比不就之前的基辅合围战,按照苏联的说法,战役初期莫斯科方向的苏军不过125万人,一战便歼灭掉一半以上的苏军,德军完全有理由相信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已经打开,他们只需要迅速前进以将战役胜利发展为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不过随着这两场合围战的结束,10月份的泥泞季节也到来了,这给德军带来的致命的影响,甚至不亚于12月份冬季的严寒,德军的各装甲集群完全陷入停顿之中,即便没有苏军的抵抗,德军的前进也异常缓慢,这除了导致德军大量汽车等技术装备的损毁外,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的胜利所带给德军的战役优势正在迅速的丧失,利用这20多天的战役停顿,源源不断的新锐苏军被运到了莫斯科,再次重建了莫斯科的防御。

冬季即将到来,缺乏冬季作战装备的德军还有能力再次击败苏军吗?泥泞季过后,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再度开始,不过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行动迅速,很快他们的武器装备都出现许多故障,这些损失无法得到补充,因为德军的后勤已经到了难以运转的地步,必需的燃料和弹药成为最优先补给的物资,甚至连急需的冬装都被放在了后一位,尽管这导致了数千德军士兵被冻死。

德军的进攻早已经失去了机动性,他们的进攻愈发缓慢,而且由于人员、装备和补给的不足,可维持的攻势规模越来越小,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进攻德军可以达成突破,却无法向纵深发展,合围苏军主力,苏军可以从容的进行撤退,在后方建立的新的防线,苏军拥有充足的冬季装备,可以实施更好的机动。战役已经转化为一场阵地战、消耗战,谁拥有更多的预备队和作战物资,谁就能赢得胜利。

在后勤补给这方面,苏军占据的绝对的优势,他们紧靠莫斯科这个交通枢纽作战,从各处运来的军队到莫斯科火车站下车时,几乎是直接开往了前线。此外莫斯科还是一个巨大的工业城市,不断的生产着坦克、火炮等武器弹药以供给给部队所用。反观德军,其前进基地仍设在遥远的斯摩棱斯克,增援和补给到达前线不仅需要长距离的铁路运输,还是需要汽车和马匹进行最后的公路运输,而德军的机车头和汽车由于缺乏防冻液等大量损毁,补给工作实在是糟糕透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攻沙  防线  林志颖  哥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