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妙玉来说,更凄凉,因为她连梳妆打扮也不可能,她是出家人了,红粉跟她毫无关系。所以佳人所住的朱楼也与她无关,她只能住在古殿之中。春天即将逝去本就是令人惆怅的事情,但更惆怅的,就是作为出家人的妙玉甚至没有理由像个正常的女孩子一样去感受春天,流连春尽。这是妙玉在前80回的命运悲剧。其实我们能看到,妙玉并没有彻底的出家,她是代发修行,而且她喜欢宝玉。

所以她的感触和杜丽娘有些重合,甚至和黛玉的感受也重合,在看到春天逝去的时候,联想到了自身。春天会逝去,我也会逝去,这种无可奈何令人惆怅,谁会珍惜春天,谁又来珍惜我?杜丽娘和黛玉的辜负是一种感伤,是求而不得。妙玉则是不敢求,不可求,更不可得。2、妙玉的结局判曲说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对应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两个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妙玉追求高洁,却堕入风尘肮脏,就像一块无暇美玉掉到泥潭之中。判词判曲中都出现了玉陷泥中这个比喻。故而妙玉的结局就是陷入泥中。对于女子而言,什么叫做陷入泥中呢?很多人认为是沦落风尘。这一点说起来也是合理的,女子最不幸就是沦落风尘,这的确是玉陷泥中。但我觉得这个说法太表面,似乎只是为了迎合风尘肮脏四个字,但风尘肮脏并不一定是指沦落风尘。

违心愿又怎么解呢?妙玉的心愿又是什么?只是做个清净的出家人吗?洁固然是指干净,妙玉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她连刘姥姥喝过的杯子都不肯要。因为刘姥姥是俗人,是跑到贾府打秋风的,她瞧不起这样的人。宝玉当时就知道妙玉是嫌脏不要杯子。洁与肮脏的对立应该就在这里,妙玉最后走向肮脏,应该是精神上的肮脏。她自称是槛外人,邢岫烟说她也会自称是畸人。

也就是说,在妙玉心中,她是与世俗不同的人,她是世俗之外的人。妙玉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这种态度,这应该才是妙玉的心愿。所以违心愿就应该是:妙玉成了一个大俗人。她曾吐槽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我想这句话到后来也会落在妙玉身上,一个自视甚高者,最终成为她最厌恶的俗人,这才是大悲剧。而玉陷泥中则可以有另一种解读,李白有诗: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玉之不幸,是不被人理解,就像最初的和氏璧,人们不知它是白璧,从而诋毁她。这也是妙玉判曲中所说的: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按着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规律,妙玉会被毁灭,这种毁灭毁灭的是她的精神,她所坚守的轰然倒塌。那么为什么偏偏是泥中呢?诗经《式微》中说道: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如果不是因为君王,谁会在露中?如果不是因为君王,谁会在泥中?巧合的是,妙玉唯一的诗中也写到的露与泥。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她在露中行走,在沼旁徘徊。这句诗后面接的一句更令人深思: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赑屃是负碑之兽,罘罳是防御屏障。赑屃在破晓之光中负重前行,罘罳在清晨之露中坚定戍守。这分明有所指。振林千树鸟对应着食尽鸟投林,啼谷一声猿对应着树倒猢狲散。

这已经很明显,这是贾家败象。而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直接表明这两处无恙,所以在贾府被抄时,栊翠庵和稻香村是被放过去了,原因是: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但歧熟就很古怪。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但不问就很古怪。我个人认为妙玉用了不可说的办法保全了栊翠庵(有可能也包含稻香村),但这个不可说的代价是巨大的,她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遭受非议还是其次,主要是她自己,她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自己的心愿,变成了一个俗人,然后苟且活在世上。

红楼梦原著,贾宝玉的酒宴上咏唱的《红豆曲》有映射吗?如果有,映射的是谁呢?

谢邀请!我认为贾宝玉在冯紫英邀请的酒宴上咏唱的《红豆曲》有映射,映射的应该是林黛玉。在酒宴进行中,贾宝玉觉得光喝酒没意思,提义玩行酒令喝酒,行酒令里得说出悲、愁、喜、乐四字,却还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贾宝玉的行酒令是:“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此句可能说的是园里的众姐妹,已到了待嫁的年龄了还未出嫁。

“女儿愁,愧教夫婿觅封候”;这句应该说的是传统的女性,所应有的共性。“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这句应该是待在闺中女儿最应该炫耀的资本,因还年轻美貌而心喜。“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这句应该是说还未出嫁的闺女应该快乐,可又想到了葬花的林妹妹,所以下面和的一曲,意思都是对林黛玉的思念,《红豆曲》诞生了--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忘仙曲  哀音  大曲  网页  盛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