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开始王天下者,即是皇。那么帝又是什么意思呢?帝其实是花瓣的中心,花蒂的象形。蒂与帝本义其实是一样的,是中心的意思。也就说皇帝的本义是,大中心。又大又是中心,就是皇帝。中国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意思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只有“皇”和“帝”才能配得上秦始皇的功业。皇帝之意,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着眼于君主在人间的功业。

中国古代其实也有君主自称“天皇”的。中国古代只有三个皇帝的称“天皇”的,唐高宗李治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其在位之时也称天皇,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朱泚的年号曾用天皇,朱泚在唐德宗时期曾反叛唐朝,自立为皇帝,国号秦,改元天皇。五代之时,南汉高祖刘岩谥号“天皇大帝”,但在位不称天皇。所以严格来讲,只有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有“天皇”的称号。

(唐高宗乾陵↓↓↓)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用天皇?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因为天皇具有神格性,所以人间的君主很少用天皇二字。儒家经典中的天皇就是昊天上帝,《礼》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晋书·天文志》曰:“勾陈宫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道教中的天皇就是玉皇上帝,玉皇上帝,又称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玉帝,俗称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实际领导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天公作美”,这个天公就是玉皇上帝。正因为天皇是神,所以人间的君主一般不敢用这个称号。在祭天礼仪中,皇帝祭祀的就是昊天上帝,也就是儒家经典中的“天皇大帝”。(天坛↓↓↓)中国人祭天,天是具有神格性质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人物形象。并不是抬头仰望天空,那个自然存在的天空。日本的君主为什么用这个带有神格性质的号呢?因为天皇即是人间的领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在神道教中,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因而具有神性,天皇在日本被认为不是普通人,有别于日本的普通国民,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天皇的公民权,天皇也没有姓氏,天皇的姓就是天皇氏。

但是二战以后,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完全放弃了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昭和天皇↓↓↓)在《人间宣言》发表以前,天皇在历史上一直具有神性。日本君主在唐朝以前都是称“王”或“君”,随着各个小邦之间不断形成联盟和大邦,日本君主开始称“大王”或“大君”,认为自己统一全日本以后就称“治天下大王”。公元7世纪之时,圣德太子公布十七条宪法,始有“天皇”的称号。

日本君主正式称“天皇”。但是在晚清之前,中国皇帝是不承认日本君主的这一称号的。(现在的日本皇室成员,佳子公主,被认为是日本皇室颜值最高的公主↓↓↓)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非常清楚“天皇”这个称号的意思。中国皇帝怎么可能承认“天皇”这个称号?前文已经说了,天皇在中国文化中是“昊天上帝”、“玉皇上帝”的意思。

你认为《如懿传》中皇上和如懿感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变化的?

作为一个如懿传认真看过五六遍的人而言,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皇上和如懿的关系潜在破裂是从皇上登基开始的。首先如懿传里的乾隆本来就是个多疑的性子,这与他的原生家庭以及他庶出的身份是分不开的。他的生母是个不受宠的奴婢,甚至不受怎么受父亲待见,后来养育在当今太后的膝下,太后与他也都是表面尊敬,背后不信任,加重了他多疑的性格。

登基后,虽然有儿时的青樱相伴,但是由于身份地位不同,她必须娶他人为妻,也得照顾其他妃子的感受,以巩固朝廷政权。妃子众多,争油吃醋的人也就多了,面对后宫佳丽三千,自己的初心便不同于往日,沉溺在后宫的争斗中,不信任自己的青梅竹马,听别人的挑唆,只要谁是顺服他的,挑唆就会成为事实。如懿一直都是沉稳的人,也是个耐力极强心善之人。

渣龙伤害如懿太多次,真正的破裂也只是从废后开始。不信任太多了,解释太累了,解释不完也不想解释。初始不信任如懿与法师有情;不信任如懿觉得如懿杀害了仪嫔的孩子;皇帝真爱香见眼神就像青梅竹马的爱意;再者后宫没有人能够理解如懿的感情,她把凌云彻视为知己,渣龙再一次怀疑,如懿知己被自己所爱之人斩杀,心中悔恨,这便是又是种子。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合服  夺冠  神威  壮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