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本身热胀冷缩。我们楼面的混凝土最高温度可以达到50~60℃,最低温度可以到零下几度到几十度,混凝土随着温度的不同而热胀冷缩,出现拉伸疲劳自然开裂,产生细小裂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解决办法。虽然说这种情况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增加楼面板的厚度,或者采用双层双向布筋来解决这个问题。2,基础不均匀沉降。

农村自建房因为没有专门的勘测设计,完全就是凭经验施工,导致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一旦基础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墙面裂缝和板面裂缝。而这方面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在基础施工时就做好扎实的准备,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基础,保证一定的埋深和足够的承载力是一个关键。3,楼面布筋不合理。农村自建房的楼面钢筋布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板面负弯矩钢筋没有足够的重视,负弯矩钢筋长度不够、间距过大、不绑扎、或者施工过程中随意践踏导致保护层过厚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楼面后期出现裂缝。

解决办法其实也是非常简单,只要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足量的布筋、严格的绑扎,小心的保护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总结。农村自建房的现浇楼面最容易出现裂缝,其实真的有很多原因存在,在这里我也只是例举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几种,同时对怎么样解决和避免也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议。还有很多没有提到的大家可以留言补充,一起探讨。

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

泸定桥又被人叫做大渡桥、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建成于康熙年间的1706年。康熙当年有感于川藏地区交通不便,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特意颁下谕旨修建了泸定桥。泸定桥全长103米,桥宽3米,整座桥由9根铁索为底,两边各2根铁索作扶手,总计13根铁索组成。这13根铁索一共使用了12162个铁环连接而成,总重量达到了四十多吨,平均每个铁环的重量超过6.7市斤。

如此重的铁索,在那个工程器械并不发达的年代,工匠们是如何将铁索拉过大渡河,将两岸连接起来的呢?当时建造的工匠们本来也为这个问题烦恼,但是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方案,说先在两边建造桥墩,桥墩内设置转盘,然后拉一根粗壮的绳子先连接两边,在绳子上套上一定数量的竹筒。接着把铁索一节节地穿过竹筒,然后对面转动转盘,慢慢地将绳子拉过去,铁索自然也就跟着过去了。

铁索到达对岸之后,再将铁索固定在转盘上,转动转盘,调整铁索的弧度即可。工匠们照着那个人说的做,果然成功了。泸定桥建成之后,康熙皇帝还特意为它题了名,刻在石碑上,立于泸定桥旁边。据说,由于这座桥是康熙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所以当时负责督建这座桥的四川提督岳升龙,对这座桥的质量把控很严格,他命令制造每个铁环的工匠都必须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铁环上,如果今后哪一个铁环出现了质量问题,就要找哪个工匠问责,轻则处罚,重则处死。

所以工匠们自然不敢怠慢,最后保质保量地打造好了每一个铁环。这也是为什么泸定桥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至今依然能够使用的原因之一。与泸定桥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很多。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曾今在大渡河率领三万将士与清军在此交战一个多月,最终石达开没能赶到泸定桥就被清军围困,导致全军覆没。1935年5月29日,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途经大渡河,面对国民党的前后追堵,毛主席下令强渡大渡河。

这个时候,22位英勇的士兵自愿组成突击队,成为飞夺泸定桥的排头兵。后来,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而那22位英雄大多数都葬身在了大渡河。由于当时事发紧急,参入突击队的人员名册都没来得及记录下来。时至今日,我们也只能知道他们其中8个人的名字。其余14人我们连他们是谁,来自哪里都不知道。8个英雄的名字分别是: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泸定桥除了保留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制造技艺之外,也记载了我国革命的发展历史,它不仅仅是一座桥,也是一种不屈服精神的传承!。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主席!毛主席的一首《七律·长征》。写出了红军跨越25000里的漫漫长征路,历经千辛万苦、饱受极寒酷暑,却能够乐在其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天下为公的大无畏精神。而长征路上最为惊险的一幕便发生在大渡河上。这便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勇敢的红军突击队,迎着敌人的炮火和军事封锁,冒着生命的危险一边攀岩着铁锁一边还击着对岸的敌军炮火,愣是跨越了崇山峻岭间的大渡河,彻底的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防塔  老套  枪林弹雨  片子  重力  
下一篇